電子書 和紙 本書 比較

其一,未來出版品應朝向「EP(紙電)同步」發展,不要因為害怕紙本書的銷量受到排擠,而延後電子書上市時間;其二,電子書的定價過高,應降至紙本的五折,對讀者而言更有吸引力。然而,因媒體報導誤將致詞內容「電子書定價過高」陳述為「紙本書定價過高」並入標,繼而引發出版圈的熱切討論。經何先生本人於臉書上澄清後,媒體修改標題,網路上的喧鬧方才告一段落。

不過,一波熱議之後,這件事是否留下比較有意義的討論?或者,從何先生對電子書定價的意見當中,可以看見哪些推廣閱讀的瓶頸或限制,甚或其他不同層次、不同產業位置的觀點?

從「紙本書太貴」的炎上談起

這條新聞之所以瞬間「炎上」,肇因於「紙本書太貴」的錯誤標題。這縱使不是何先生的本意,也可能未必是最關鍵的問題,卻是很多讀者心中的糾結,甚至是降低購書支出的被動理由。因此,我們仍得先從「書價高低」開始討論。

舉個例子,最近適逢世界各國陸續推出「哈利波特」20週年紀念版,有熱心讀者比較發現,台灣版定價居然從20年前的250元躍升到420元。儘管令人驚訝,但這並非個案,而是台灣大多數紙本書價格默默上漲的現實。

紙本書變貴,固然受到20年來物價上升的普遍影響,但讓書籍定價上漲的原因,仍是20年間總體出版量銳減,導致書籍單位成本變高。在維持利潤的前提下,書籍定價策略勢必也要調整——當然其中也包括為人所詬病的「泡沫定價」現象,即因應折扣削價競爭而刻意提高定價的作法。

此外,為了追求與電子載體不同的閱讀和使用體驗,書籍裝幀設計的精緻化,以及品質提升的趨勢,也變相增加了書籍的製作成本。因此,在出版環境持續低迷,且出版從業人員待遇偏低的現況下,「紙本書太貴」的錯誤標題引起業內多大反應,完全不難理解。

電子書 和紙 本書 比較
讓書籍定價上漲的原因,是20年間總體出版量銳減,導致書籍單位成本變高。 圖/歐新社

電子書的現況與未來可能

再從上述這個基礎討論電子書定價的問題。到底電子書的市場應該從何談起、怎麼定價,全世界出版業都同樣傷腦筋。很多人會以國外電子書市場的紙電定價為例,認為台灣也應該跟進。甚至早在去年5月,亞馬遜(Amazon)繁體中文電子書店就已上線,並標榜低於其他電子書通路的誘人價格搶市。

但亞馬遜的低價策略除了有利於海外華文讀者,對於培養本地電子書讀者,以及對本土出版市場的整體影響如何,似乎還需要一段時間觀望。退一步來說,直接將國外電子書的狀況套用在台灣市場,實際上也忽略了台灣本土出版消費市場本身的脈絡與條件。

台灣的電子書定價平均為紙本書的六到七折,倘若紙本書價格偏高,電子書價自然也稍高。但在紙本書幾乎沒有降價空間的現況下,單獨討論電子書的降價(降到多少)實有困難。因為電子書雖少了實體印刷、倉儲與物流等階段,但前置編輯作業與後端管理依舊需要成本,且目前的電子書收益可能有攤提紙本書製作成本的部分效益。

如果我們想遠一點,將電子書與紙本書脫鉤,視其為一個獨立的品項,加上各電子書商平台提供的服務與附加功能,在可預見的未來,電子書的製作非常有可能迎接一個和紙本書不同的全新階段或生產邏輯(例如有聲書和其他多媒體之間的連結與整合)。屆時,出版社就必須投入人力物力,進一步優化電子書的製作程序並提高品質,甚至重新思考電子書的製作方式,以及與紙本書的互動關係。

此外,資深出版人顏擇雅也於臉書表達反對意見,認為目前紙本書與電子書的連動與排擠效應,會讓紙本印量減少、再刷速度減慢、絕版速度變快,進而影響電子書版權存續時間,同時也對實體書店造成相當打擊,影響作家的版稅收益。

以此觀之,現階段太過粗糙無據地主張電子書有降價空間,是否真的有益於整體書業,以及台灣本土電子書產業的未來發展,確實值得深思。而數位閱讀真正遇到的困難或亟待突破成長之處,也並非只是價格高低的問題而已。

諸如培養使用電子閱讀器的習慣或情境,以及電子書和紙本書相較之下,很顯然不是「擁有具體的物件(書)」,而是「使用平台服務」。雖然一樣都是「書」,但物權概念不同,確實會影響讀者展開數位閱讀、購買電子書的意願。

電子書 和紙 本書 比較
去年5月,亞馬遜繁體中文電子書店就已上線。圖為亞馬遜的實體書店「Amazon Books」。 圖/歐新社

「內容有價」才是硬道理

再回到折扣問題,現階段基本款的電子書,扣除紙本書的運銷與印刷紙張成本,定價比紙本書低已是普遍共識,沒有人否認。但要追問的是,定價再低,低到什麼程度才是「合理」的?

某個角度來說,定價高低或折扣多寡可能是個假議題——我們當然無法抵抗貨比三家的消費者心理,更別說書並不是社會大眾的「硬需求」。但是,當紙本書一路從新書79折(舊書反而比較貴)走到更低的折扣時,整體出版市場規模是擴大,還是縮小?

答案非常清楚。至少目前的台灣市場,低價並不會吸引到所謂「新的讀者」;低價只能持續餵養早已習慣低價的消費者,還被迫和其他免費內容競爭。讓出版通路繼續這場削價競爭的惡鬥,對內容產業幫助甚微。

反觀在電子書定價爭議出現之後,作家朱宥勳在臉書上提到,在現行的定價條件下,作者透過電子書分到的版稅反而會比實體書還多;在其文章與電子閱讀器社團的相關留言,都透露出一股「我還不買爆」的正向氛圍。

而目前電子閱讀的社群逐漸成長,廠商提供的服務也會越來越多元,在強調「互動」和「體驗」的時代裡,甚至是放眼當前全球疫情未歇的極端情況下,電子書的需求和市場成長趨勢相當顯著,這些難道不是推廣數位閱讀的正向手段嗎?

幾乎所有的媒體平台和創作者,都在面臨網路時代免費內容的挑戰和擠壓。但是,在其他媒體不斷嘗試付費訂閱、贊助、延伸體驗與其他可能性的當下,我們對出版產業的期待,就只能是「比低還要更低」的定價或折讓,而不是付出多少心力追求和其他媒體不同的內涵與意義,或者嘗試其他透過授權變現的積極策略嗎?還是這些出版界的昏黃榮光,終究只能建立在出版人的自我剝削當中?

雖然這是一句陳腔濫調、講了很像熱血笨蛋的台詞,但「內容有價,合理付費」實在是所有媒體、內容產業的共同心聲。怎樣創造合理的產業環境和消費市場,我們都還在尋找答案。如果一開口就要降價,那還是先「小等一下」(Sió-tán--tsi̍t-ē!)吧。

疫情期間,圖書館沒有開,書店相繼倒閉,又不方便出門口,要看書怎麼辦?不少人想到電子書。而電子書往往必須配備電子閱讀器。但電子閱讀器是否好選擇? 下文將介紹電子閱讀器和對環境的影響,讓大家做出精明的選擇!

免費下載綠色減廢指南

電子書新推出的時候,不少人看好電子書能夠取代實體書,可是數據說明了一切。美國已經是電子書最大的市場[1],而美國出版商協會指出2018年電子書只佔收入13個百份比,實體書卻佔了六至七成[2]。實體書擋得住電子書這個後起之秀,擋不住社會、消費模式的轉型和新冠肺炎的來襲,大眾書店,甚至有百年歷史的辰衝實體書店也輕輕的走了。

現在疫情一直尾大不掉,民眾自覺減少出外,而且圖書館的開放日期又遙遙無期,倒是給予電子書東山再起的機會。國際知名書業研究諮詢機構Rüdiger Wischenbart Content and Couseling新出版的《The Digital Consumer Book Barometer》,特意標記2020年第一個季度也就是被疫情籠罩着的時期,加拿大的電子書銷售量驟升至接近20%。

電子書 和紙 本書 比較
泥炭地森林遭受印尼造紙巨擘PT Riau Andalan破壞。 © Ulet Ifansasti / Greenpeace

電子墨水屏往往是閱讀電子書的利器:運用電子墨水技術,使得屏幕看起來像閱讀實體書般舒適。屏幕與屏幕之間是由數百萬細小的電子墨水微膠囊組成,膠囊內有負電荷的白色粒子和正電荷的黑色粒子, 透過正負相吸的原理,電場接通後,白色粒子與黑色粒子會浮上膠囊對應的位置,只要使用者在充足光線下使用,就會看到黑白粒子經過排列後的畫面。由於電子墨水屏本身並不會發光,有別於一般電子產品靠液晶顯示屏等背光技術,不會投射出藍光,對眼睛損害更少;同時也更加省電,充電一次可以使用數周。

一般而言,電子閱讀器十分輕巧, 便於攜帶。市面上也出現了一些高端產品,提供閱讀論文和上網功能,或主打電子紙的概念,提供手寫功能。不過,由於價格昂貴的關係,Kindle依然獨領風騷。在美國,Kindle閱讀器的市場佔有率達82.6%[3]。

認識裸買重用回收

指南內含裸買地圖、重用與回收貼士,幫助大眾培養環保生活新習慣!

免費下載環保指南

電子書與綠色未來

電子閱讀器連接龐大的電子書資源,為人津津樂道往往是讀者用少量的金錢就能閱讀成千上萬的書籍,但容易被人忽略的是,這同時有助減少碳排放。從製造到到達消費者手中,一本書平均產生約7.46公斤二氧化碳,而製造Kindle會產生168公斤二氧化碳,閱讀22.5本電子書能夠抵銷製造一部Kindle的碳足印[4]。換句話說,如果你使用Kindle,一年內每月看大約2本書之後,就可以宣告正式開始「零碳閱讀」。如果每月看三本電子書,四年則可節省1,074公斤二氧化碳(根據吃一塊牛排相等於排放20公斤的二氧化碳,即等於食少近54塊牛排!)。

再者,電子閱讀器減少了造紙業對森林的破壞。有調查隨機抽取美國兒童故事書,然後送往實驗室分析紙張的纖維,發現最少每三本書就有一本書是與印尼毀林行為有關,反映圖書印刷業是破壞印尼雨林的原因之一[5]。電子書如果能實現無紙化的未來,這將為森林帶來莫大的褔音。

電子閱讀器的致命傷

電子書 和紙 本書 比較
小朋友在廣東省汕頭市貴嶼鎮電子垃圾場的環境下長大。 © Greenpeace / Natalie Behring

似乎電子閱讀器能面面俱到? 事實卻不似預期。電子閱讀器生產商不保證電子閱讀器由安全和對環境友善的物質組成,也就是說電子閱讀器可能會含有PVC(聚氯乙烯)等對人體和環境皆有害的物質[6]。

另外,回收問題更是電子閱讀器的致命傷。不是每個品牌的電子閱讀器都有回收服務,即使可以回收,某些零件的回收成本之高,會被視為沒有回收價值,最終變成電子垃圾污染環境。而且有些所謂的回收也就是賣給發展中國家,再由工人在沒有防護裝備下,以原始的方式例如「洗板」、「燒金」等拆解電子廢物,提取其中的貴價金屬,而所有含水銀、鉛、鎳等有毒重金屬的廢棄電子垃圾如電池等,不但危害工人個人健康,若沒有妥善處理,更會污染當地環境。

紙類向來回收率較高,反映紙類較易回收,並可多次循環使用,而電子產品要收復失地就必須做到循環經濟。現時我們處於直線經濟當中,商家生產物品只考慮如何讓消費者買下,很少考慮如何處理被棄置的電子產品,以致電子產品的命運就是被製造來成為垃圾。要做到循環經濟,商家必須考慮如何使用更環保的物料,如何延長產品壽命,如何回收等等。以下影片展示了電子產品悲慘的一生和另類的命運……

企定定 諗一諗

回到電子閱讀器與實體書的環保對決環節, 一般而言,兩者高低之分取決使用者的習慣和產品壽命。如果,使用者喜愛閱讀,並且不會貪新厭舊,用幾年就買一部新的閱讀器, 這樣電子閱讀器才能發揮其減少碳排放的作用,否則還不如買實體書。但要注意的是,墨水屏的局限是屏幕刷新次數越高,壽命就這越短。如果電子閱讀器越多功能,刷新越快也就越不耐用,所以最好使用封閉式的電子閱讀器(不能瀏覽網站的那種),才能長久地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