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大學是屬於哪一種教育?

近年来,由于老年人口数量年年提升,许多相关议题也逐渐浮现。例如:关于银发族的教育以及许多关于终身学习概念的提倡,“活到老,学到老”的口号,近来不绝于耳。而社会教育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开拓一个新的天地让民众提升其知识水准,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同时又能兼顾邻里情谊。因此政府在许多国中小校园,藉其场地、师资成立夜补校。而在许多人士的推动下,社区大学这样的教育机构也纷纷设立。这类的教育机构更是成了社区的中心,以及连结社区与学校之间的桥梁!社区方面开始倡导“社区总体营造”,陆陆续续许多社区营造运动在各社区人士的积极参与下,正在蓬勃运作当中。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为了回应时代的变迁,社会所产生的新需求,“社区学院”的规划应运而生。1995年、1996年间,政府推动的“中华民国教育白皮书”以及“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同样提及了许多有关“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的概念。期望能开展一个符合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以及终身教育目标的新学习空间。

社区学院设置条例草案(立法院已无限期搁置此条例草案)编辑

1999年4月19日,行政院将《社区学院设置条例草案》送交立法院审议,第一条就写到“社区以促进国民中深教育,提供人文素养与技术职业专业知能,充实生活内涵,培育社区发展人才,从事社区服务,提升社区文化水准为宗旨”;而在第五条、第十六条以及第十九条写到“社区学院设学程应具多元化、实用化以及生活化特色,以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甚至对其修业资格与期限作下列详细的规章制定:

  1. 二年制学程:提供相当于大学院校前两年或专科学校二年制程度之教育。招收高级中等学校毕业或具同等学力者入学。修习期满,修毕应修学分,成绩合格者依学位授予副学士学位。
  2. 短程学程:办理人文与通识教育、技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以及休闲教育,提供适合社区民众之课程。入学得不受学历限制。另外,修习各项短期学程之学生,其修习学分经采认符合转读二年学制资格者,得转任相关二年制学程。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得应规定核发修业证明、学分证明或其他证明文件,并得经由认证取得相关层级的学历或资格。

而第二十三条指出,“社区学院”应就学生能力、性向、兴趣以及特殊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导及措施,以协助其学习以及适性发展。

定义与功能编辑

综合上述,“社区学院”在台湾是一种两年制或者短期制,并具有学分、学位承认的课程制度。介于高级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招收学生除一般正规学生由高级中等教育机构进入外,更着重于一般大众的成人进修教育。涵括了技术职业教育、补救加强教育、通识博雅教育、多元整合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的概念。将以往非正式的进修、推广课程纳入一般的正规教育体系当中。因此“社区学院”其具备以下功能:

  1. 增加入学管道:“社区学院”介于高级中等教育之后,包含衔接至高等教育的课程以及针对职业辅导的技职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另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不论是要继续升学或者是要就业,都能舒缓学生的升学以及求职压力。
  2. 成人补救教育:短期制度里不以学历作为招生的限制条件,让“社区学院”具有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也让许多从前无法顺利求学的成人们,得以有机会补救他们的教育历程,或者获得一份更好的学历,有助于自我发展。
  3. 满足老龄化社会:台湾也和美国、日本一样迈入了人口老化的高龄化社会。生活周遭的年长者越来越多,作为一个学习者,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也不比青壮年少;而作为一个教育者,如何将他们所学的技艺知识以及经验传承给给下一代,也同样是需要关切的。而“社区学院”在地化的人力、学习资源取用,达到终身学习与教育的目标,更是满足了高龄化社会的需求。
  4. 促进社区发展:“社区学院”这种在社区耕耘、培育人才的学习组织,很容易就能凝聚起在地人的力量,使得社区居民得以学习到公民参与,同心协力的投入。
  5. 学习资源有效利用:由于“社区学院”是一种多元化的学习场域,提供除了一般正规课程的内容还有如技职体系的课程以及成人的进修、补救课程。多数是已经了解自己不足之所在的学生,对于珍贵的学习资源这些学生具备更多的学习热忱,当然有就能提高使用效率。

简言之,“社区学院”将教育和社区结合在一起,把教育和社会资源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社区学习的典范。除此之外,其补充高级中等教育的不足,甚至能替代大学前两年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社区学院”实现了许多民众希望就读高等教育梦想。

社区学院的学生,通常来自学校当地,一般获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在1960年代,終身學習才開始被制度化,1965年12月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第三屆國際成人教育會議首度倡議「終身學習」一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的委員長法爾(Faure),也在1972年的《未來學習》報告書中指出「學習應為社會全體共享,是個體終身所需的歷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推動下,改變了全球對終身教育的和終身學習的重視[1]。

在台灣,社區大學是依立法院所制訂的終身學習法所設立執行[2],並有民間的社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協助辦理[3],座落於台北市的文山社區大學,成立於1998年9月28日,是台灣的第一所社區大學[4],另外,1999年9月,在台北縣永和市也成立了永和社區大學[5]。

致遠管理學院及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由於招生嚴重不足,於2008年9月奉教育部核准,開始轉型為以招收非應屆畢業生及社區人士為主的社區實用型大學[6][7]。

香港的社區學院是主要開辦高級文憑、副學士及毅進文憑課程的院校,部分社區學院附屬於認可大學。因為學生人數減少,2011年起部分主力開辦副學士課程的社區學院被逼停辦[8]。

開辦副學位或毅進課程的院校[编辑]

已經停辦副學士的院校[编辑]

已經關閉的院校[编辑]

近年來,由於老年人口數量年年提升,許多相關議題也逐漸浮現。例如:關於銀髮族的教育以及許多關於終身學習概念的提倡,「活到老,學到老」的口號,近來不絕於耳。而社會教育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開拓一個新的天地讓民眾提升其知識水準,有利於社會風氣的改善與進步,同時又能兼顧鄰里情誼。因此政府在許多國中小校園,藉其場地、師資成立夜補校。而在許多人士的推動下,社區大學這樣的教育機構也紛紛設立。這類的教育機構更是成了社區的中心,以及連結社區與學校之間的橋梁!社區方面開始倡導「社區總體營造」,陸陸續續許多社區營造運動在各社區人士的積極參與下,正在蓬勃運作當中。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為了回應時代的變遷,社會所產生的新需求,「社區學院」的規畫應運而生。1995年、1996年間,政府推動的「中華民國教育白皮書」以及「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同樣提及了許多有關「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概念。期望能開展一個符合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以及終身教育目標的新學習空間。

社區學院設置條例草案(立法院已無限期擱置此條例草案)[编辑]

1999年4月19日,行政院將《社區學院設置條例草案》送交立法院審議,第一條就寫到「社區以促進國民中深教育,提供人文素養與技術職業專業知能,充實生活內涵,培育社區發展人才,從事社區服務,提升社區文化水準為宗旨」;而在第五條、第十六條以及第十九條寫到「社區學院設學程應具多元化、實用化以及生活化特色,以應終身發展以及社會發展需求」;甚至對其修業資格與期限作下列詳細的規章制定:

  1. 二年制學程:提供相當於大學院校前兩年或專科學校二年制程度之教育。招收高級中等學校畢業或具同等學力者入學。修習期滿,修畢應修學分,成績合格者依學位授予副學士學位。
  2. 短程學程:辦理人文與通識教育、技術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社區教育以及休閒教育,提供適合社區民眾之課程。入學得不受學歷限制。另外,修習各項短期學程之學生,其修習學分經採認符合轉讀二年學制資格者,得轉任相關二年制學程。修業期滿,成績合格者,得應規定核發修業證明、學分證明或其他證明文件,並得經由認證取得相關層級的學歷或資格。

而第二十三條指出,「社區學院」應就學生能力、性向、興趣以及特殊需求,提供適當的輔導及措施,以協助其學習以及適性發展。

定義與功能[编辑]

綜合上述,「社區學院」在台灣是一種兩年制或者短期制,並具有學分、學位承認的課程制度。介於高級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招收學生除一般正規學生由高級中等教育機構進入外,更著重於一般大眾的成人進修教育。涵括了技術職業教育、補救加強教育、通識博雅教育、多元整合教育以及終身教育的概念。將以往非正式的進修、推廣課程納入一般的正規教育體系當中。因此「社區學院」其具備以下功能:

  1. 增加入學管道:「社區學院」介於高級中等教育之後,包含銜接至高等教育的課程以及針對職業輔導的技職課程。對於學生來說是另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不論是要繼續升學或者是要就業,都能舒緩學生的升學以及求職壓力。
  2. 成人補救教育:短期制度裡不以學歷作為招生的限制條件,讓「社區學院」具有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也讓許多從前無法順利求學的成人們,得以有機會補救他們的教育歷程,或者獲得一份更好的學歷,有助於自我發展。
  3. 滿足老龄化社會:台灣也和美國、日本一樣邁入了人口老化的高齡化社會。生活周遭的年長者越來越多,作為一個學習者,他們對於知識的渴求也不比青壯年少;而作為一個教育者,如何將他們所學的技藝知識以及經驗傳承給給下一代,也同樣是需要關切的。而「社區學院」在地化的人力、學習資源取用,達到終身學習與教育的目標,更是滿足了高齡化社會的需求。
  4. 促進社區發展:「社區學院」這種在社區耕耘、培育人才的學習組織,很容易就能凝聚起在地人的力量,使得社區居民得以學習到公民參與,同心協力的投入。
  5. 學習資源有效利用:由於「社區學院」是一種多元化的學習場域,提供除了一般正規課程的內容還有如技職體系的課程以及成人的進修、補救課程。多數是已經了解自己不足之所在的學生,對於珍貴的學習資源這些學生具備更多的學習熱忱,當然有就能提高使用效率。

簡言之,「社區學院」將教育和社區結合在一起,把教育和社會資源結合在一起。是一種社區學習的典範。除此之外,其補充高級中等教育的不足,甚至能替代大學前兩年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社區學院」實現了許多民眾希望就讀高等教育夢想。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是國內第一所社區大學,成立迄今剛滿一年,社區大學的推動設立已在全國各地獲得廣大迴響,各地方政府均表現出高度的籌辦意願。目前,社區大學在各地的發展模式,均是以公辦民營的方式,由縣市政府提供場地(國中或高中)與經費,委託民間團體經營。社區大學的推動設立,是要創造一個新的大學形態,建立一個屬於平民大眾的高等教育場域,迎向公民社會的來臨。社區大學在台灣是一個全新的經驗,我們毋需用特定的模式來框限它的發展;讓社區大學的推動設立成為一個開放的公共領域、一個長期而持續的社會重建議題,進而凝聚改革力量,以重建一個新的社會、新的文化。

教育改革絕非呼喊口號就能達成。事實上在教師培育方式未調整、分數至上的風氣未歇之下,對於校園內的第一線教師之挑戰是巨大的;因此若以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若真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成為「終身學習者」,更是需要匯聚眾人之力。

幸好,在臺灣發展民主化的過程中,由多位大學教授、社會有識之士在 30 年前催生的「社區大學」理想,目前於全國大大小小的 20 多個縣市,已有近 90 所蹲點在地、花開遍地的「社區大學」出現。多年來,這些社大早已練就一身與在地溝通互動、積極參與社會再造、倡議各式自主行動的功夫,將成為幫助達成 108 課綱理想的重要力量。

社區大學是屬於哪一種教育?

圖/劉政暉 提供

打開包羅萬象的各社大簡章,舉凡語言學習到運動健護課程,以及以「地方學」為主體出發的廟宇文史深究、陣頭文化訪查、傳統技藝的手工藝,或是關於地方水土保持、環境保護之課程,逐漸在各地區成為凝聚地方「人情味」、形塑「認同感」的基礎。

在 2020 疫情之下,帶有些許「觀光」性質卻能「寓教於樂」的「走讀課程」,更是成為各社區大學極受歡迎的主題。本文將以高雄市鳳山社區大學的「小旅行」課程為例,舉出社大課程中諸多被低估、卻可能對下至高中生、上至社會人士,產生「共學」綜效的正面力量。

找回「地方本位教育」的價值

「地方本位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於 1990 年代被提出。臺灣教育學者吳清山對其定義:「將地方社區及其環境做為課程與教學的起點,並強化學校與社區聯繫,以培養學生關懷社區、欣賞自然環境,以及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建立公民參與能力。」在全球化競爭日趨白熱化、臺灣整體社會正在建立國家意識的時間點下,強化這個概念顯得更為重要。

為期一學年的鳳山社大「人.閱讀.城市:高雄小旅行」課程,為了強化「地方本位」概念、建立學員對於「高雄」較為完整的印象與概念,安排了包含鳳山、左營、半屏山、哈瑪星、鹽埕、旗津、橋頭等地區的走讀活動。

在台灣歷史上舉世無雙的「左營鳳山雙城」,或是有著日本人印記的砲台、街道與糖廠,在適逢蘇格蘭攝影師約翰・湯姆生到訪高雄 150 週年、小說鉅作《大港的女兒》甫出版的時刻,這些實際的踏查旅程更像讓人實際走入時光隧道般,時時感動又感慨著。

社區大學是屬於哪一種教育?

社大學員正講解著果貿社區的由來。圖/劉政暉 提供

而關於現代都市發展下的人文景緻之保存,高雄市第一社大在旗津經營的「旗津tha̍k冊」、出版《時速五公里之前的城市》的林宛蓁建築師團隊,讓大家看見高雄在歷史人文上無比的特殊性與發展潛力。但在此同時,課程也領著大家看見了一棟棟被拆除、深具歷史意義的橋頭老屋,以及在經濟發展掛帥下即將消失、發展多年的有機農業區等。

這些實際透過親身視覺、嗅覺、味覺、觸覺深刻感受的點滴,也匯聚成為學員們下一步「行動方案」的養分。

走讀課程:提供高中生更寬廣的學習可能

108 課綱下影響最大的學生,莫過於臺灣的高中生們。各校教師在學科教學時數被大幅減少下,還被要求開設更加「多元」的微課程,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都是希望提供學生不同的試探機會。

而像是社大的走讀課程,因為授課時間彈性、內容亦可真正「跳脫出」學科框架,反倒在陪伴高中生的學習成長上,更能有所發揮。

社區大學是屬於哪一種教育?

社大的旗津獨立書店之旅。圖/劉政暉 提供

以前述的「人.閱讀.城市:高雄小旅行」課程為例,全部學員在討論之後,選定了人文歷史深厚且擁有美景的「左營」,作為他們將對外開放報名、並由其擔任導覽員的第一個區域。

事實上對於高中生來說,口頭報告並非難事,但這一次他們將化身成為「導覽員」;除此之外,他們要面對的聽眾,可是來自四面八方,年紀、學經歷更是五花八門,要能將故事有所深度、清楚,還能夠有趣生動且吸引人,可就是一門學問了。

負責導覽「左營果貿社區」的兩位中山附中的男孩,因為介紹的地方可是別人的住宅區域,所以每次他們站上國宅中間的大石頭上開講時,都會引起不少居民的注目,也因此他們所準備的內容勢必就得精確、真實且帶有包容性。當中對於「政治」頗有興趣的學生,也挑戰介紹了這兒因外省族群聚集而產生出的特殊「政治傾向」,具脈絡卻不帶價值觀判斷的方式,點出了「中華統一促進黨」將黨部設於此的原因。

而熱愛美食的鳳山商工觀光科學生,也與另一位大學生學員找到了有著十多年歷史、目前於左營老宅中販售的「杏仁豆腐」店,將這間帶有「社會企業」理想的小故事,作為連結左營的過去與未來的證據。

社區大學是屬於哪一種教育?

開在左營古宅中的杏仁豆腐店。圖/劉政暉 提供

當然,炎炎夏日下的冰涼杏仁茶,更是讓報名小旅行的朋友們,也一同用味覺品嚐了左營的美好。

左營高中的學生,也將他們學校所開設的微課程所學,一同帶入社大課程之中,讓這段位於外省與本省人間的「西陵街」光陰故事,讓整個左營的形象更加立體。

而來自台東、身為外省與排灣族混血的台東均一高中學生,透過這個走讀機會,深入了解過去她較少接觸的爺爺奶奶遷台史。在導覽過程中,她還挑戰自己,選擇了蓮池潭周邊的「本省人」信仰中心「元帝廟」作為主題,成功地讓每個人眉宇跟著玄天上帝、潭中高聳的北極亭的故事高高低低起伏不以。

在多年來講求「效率」的高中教育下,社大課程反而能提供另一種「溫暖人心」的創新學習機會。

社區大學是屬於哪一種教育?

社大學員正講解著玄天上帝的故事。圖/劉政暉 提供

跨齡學習,成為彼此的典範

社區大學與一般學校最大的不同,除了課程內容之外,便是「學員組成」了。像這門「人.閱讀.城市:高雄小旅行」的課程,學員可就從高中生、大學生、社會人士到屆齡退休的朋友都有。

當然在這樣子的不同學經歷背景之下,對於帶課程的老師會是個挑戰,但也因為如此,反倒在學員們籌劃「小旅行」時,有機會讓彼此之間看見優點進而互相學習。

為了這一次在 4 月中的「左營小旅行」,社大先安排週六的「親友場」,邀請親友們先讓學員們帶一輪,在週日的「正式對外場」前還能有修正的機會。結果週六晚上,有幾位大人們為了調整內容、準備到半夜,更有人緊張地整夜未眠。結果翌日他們一上場,那玉樹臨風、知識滿點、生動活潑的講解,可讓高中生學員看得傻了眼,畢竟,薑還是老得辣呀!對於高中生來說,這群「成人同學」直接成為 108 課綱中所希冀他們可成為「終身學習者」之典範。

在這個過程裡,成人學員和學生學員間,在生活經驗與體力上得以互補。像是在帶領小旅行車隊時,高中生可以遊刃有餘地引導著大家,但在安排果貿社區的餐點時,成人學員們才能兼顧購買的食物品項和大家的品嚐感受,讓這些 30 多位參與小旅行的各國民眾,更能舒適地投入小旅行的行程中。

社區大學是屬於哪一種教育?

騎在眷村裡的小旅行隊伍。圖/劉政暉 提供

一位長於左營「舊城」的年輕獸醫,終於知道了自己每年過年都要隨家人走訪元帝廟的原因。另一位在德國留學後返台的屏東年輕人,也開心自己對於臺灣這塊土地的了解又更深了一點。

社區大學的存在,讓全臺灣 319 鄉鎮的土地變得更黏、更香、更美好了。108 課綱正如火如荼地推動著,我們可別忘了這群一直默默耕耘、擁有滿肚子精彩故事的社區營造者們,他們正張開雙手、期待一同讓臺灣教育變得更好。

下一站,六月,鳳山社大「人.閱讀.城市:高雄小旅行」課程的學員也將回到鳳山,準備好滿滿的精彩「新城」故事,帶給有興趣的朋友們。就讓我們一起成為「終身學習者」吧!

執行編輯:吳玲臻
核稿編輯:林欣蘋

  • 教育
  • 課綱
  • 社區大學
  • 終身學習
  • 共學
  • 世代

關聯閱讀

  • 他們,還是相信美國夢──洛杉磯免費社區成人學校教我的事
  • 她年近60,二度就業成為卡車司機──競爭力與年齡無關,重要的是終身學習

作品推薦

  • 【最接地氣的國際觀教育】「師法盲人」的體驗教學:讓孩子用心感受比逼他死背有用多了!
  • 看見「都市原住民」的真實故事:苦勞締造臺灣經濟奇蹟,卻被「過河拆橋」的無名英雄們

參考資料

TOP

社區大學是屬於哪一種教育?

劉政暉/Nuevaidee.新點子

曾赴德國、印度、澳洲留學,擁有兩個商學碩士,足跡達世界六十餘國,闖蕩企業、政府被當成外星人,終於在南太平洋漂浪後決定投身教育,目前移動於島嶼的西南與東南邊。持續跨域成人教育、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以衝撞傳統的觀念,激起新生代無界限的想像。曾出版《學校最該教什麼》、《魔幻中南美》、《追隨澤木耕太郎的足跡:屬於我的歐亞特急》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