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特別企劃1:移工

我們身邊的新台灣人

走過40年,有哪些政策或事件,對台灣產生深遠的影響?
「進步的軌跡」年份策展已走過1981~1990,
接著由「獨立評論@天下」團隊進行3次主題策展。
邀請3位在移民、教育、媒體三大領域深耕的作者,
由小歷史放眼大時代,看看台灣社會如何改變,年輕人又如何展望未來?

本週由深耕移民工議題多年、現為中央廣播電台總台長的張正,
回顧這30年來台灣與東南亞移民工政策的流變與發展。

4月3日起,我們將進入90年代,繼續看台灣「進步的軌跡」......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民國78年,西元1989年,影響世界格局的是冷戰結束、柏林圍牆倒塌、蘇聯東歐解體的「蘇東波」,以及中國北京的「六四天安門」事件。

不過對我來說,從穿制服的高中生變成不用穿制服的大學生,才是最大的改變。

直到很後來才知道,那也是台灣引進移工的第一年。

Story 1

「外勞」的出現

彼時,不論他們來自何方,一律通稱為外籍勞工,簡稱「外勞」。

台灣政府在1989年專案引進海外移工,投入大型建設工程,立法院接著在1992年通過《就業服務法》,允許民間產業也能合法聘僱海外移工。自此,大量被定義為「補充性勞力」的東南亞籍移工進入台灣,一方面替自己尋夢,一方面也替台灣築夢。
突然出現的非華人勞工,難免對台灣社會造成衝擊,也引起輿論關注。不過移工浪潮勢不可擋,人數一路攀升。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與移工政策同步展開的,是著重在經貿投資的「南向政策」,鼓勵台商前進東南亞。不難理解政府這樣的決定:因為外交困境,因為經濟轉型,因為避免過度依賴中國大陸。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回想當時年輕的我,竟然完全不記得曾經聽聞這些事,生活裡應該也沒遇過東南亞移工。身邊勉強可以算是「外國人」的人,大概只有「僑生」同學。關於跨海工作,認知停留在有人「跳機」歐美,或者以觀光名義去日本打工。

負責審核外籍勞工申請的勞委會職訓局就業輔導課,每天要處理上千件申請案。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雖然我個人後知後覺沒有受到影響,不過當時的台灣,確實已經默默將視線轉向南方。例如1996年淡江大學成立東南亞研究所、1997年暨南大學也成立東南亞研究所。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隨著跨國婚姻蔚為風潮,社會開始逐漸重視婚姻移民融入台灣的問題。

Story 2

跨國婚姻

大約與移工來台同一時期,被稱為「大陸新娘」、「外籍新娘」的跨國婚姻移民大量出現,政府從民國78年起開始統計「外裔配偶歸化(取得)國籍」的人數,熱炒攤常見的「福山萵苣」,也被帶有貶義的「大陸妹」取代。

1995年,當時還是博士生的世新大學夏曉鵑教授注意到了這點,在高雄美濃鄉間創辦「外籍新娘識字班」,希望透過中文學習,「促成這群透過婚姻而移民台灣的東南亞女性形成互助網絡,並進一步組成團體,為自己發聲」。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對遠赴異鄉的外籍配偶,熟悉的宗教往往成為心靈慰藉。

我在1996年進入《台灣立報》當記者,總算和時事脈動比較貼近,也跟著《台灣立報》關懷弱勢的左派視角,看到了處於台灣社會底層的移工和婚姻移民。
當時《台灣立報》的反應,是開設了專門的「南洋版」,報導、翻譯東南亞相關訊息,認為台灣主流社會應該多多認識移工移民的故鄉。至於如何維護移民移工的權益,我們暫時還沒想到該怎麼做。怎麼辦?我先去唸了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也跟著老師在埔里當地的「外籍新娘識字班」當中文志工。
雖然有零星的新聞,不過,跨國婚姻的現象尚未正式登上檯面。受限於中文方塊字的「跨國婚姻移民」們,還在國中國小夜間補校裡掙扎。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Story 3

新台灣之子

終究是「母以子為貴」,因為「新二代」大批到達就學年齡,政府、媒體不得不正視。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曾登上《天下》雜誌封面的新二代小女孩長大了,得意的拿著自己的封面照片。

2003年一月,271期天下雜誌以「台灣變貌」為題,開始談論跨國移民及其二代,並將之命名為「新台灣之子」,掀起風潮。

對於新二代的母親們,政府陸續籌措經費、設立單位,展開一連串的「照顧輔導」。2004年,時任行政院長的游錫堃宣布設立為期10年、為數30億台幣的「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也就是後來的新住民發展基金。2007年,內政部移民署成立,將移工管理與新住民輔導的業務合而為一。

在縣市層級,台北縣跑得最快。在李鴻源副縣長的指示下,教育局在2008年成立「新住民文教輔導科」,並將原本只是在新莊區試辦推動的「新莊區新住民火炬計劃」,擴大為「台北縣新住民火炬計劃」,編列經費推廣東南亞文化、培育新住民人才;隨著李鴻源晉升為內政部長,2012到2014年,該計畫更拓展至全國範圍。

關注新住民以及新二代的民間組織,也在2000年之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幾乎每個縣市都有新住民相關協會。其中較著名的包括以協助「混血兒」起家的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2000年起專注於新住民家庭子女;2003年從美濃「外籍新娘識字班」發展到全國的南洋台灣姊妹會;2008年社團法人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成立。來自柬埔寨、原本是中部新住民組織「臺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理事長」的林麗蟬,更在2016年成為第一位新住民立委。

在各界風起雲湧地重視新住民之際,躲在南投埔里唸暨大東南亞研究所的我,學了一點越南語。2006年,曾經在異鄉受過移民之苦的我的老闆、已故《台灣立報》社長成露茜,決定發行移民刊物《四方報》,恰恰成了我的安身之處。《四方報》從越文月刊一路發展到越、泰、印、菲、柬、緬6文字分別發行,在那個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的日子裡,填補了眾多移民移工的思鄉情懷。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Story 4

面向東南亞

雖然蔡英文政府在2016年高舉新南向大旗,確實激發了政府與民間的南向能量。不過在文化、教育等方面,馬英九政府後期已經動了起來,包括前述的「火炬計畫」,以及2015年起行政院成立的新住民事務協調會報,各縣市政府也陸續成立包括新住民委員在內的新住民事務委員會。而商人們更是眼明手快,早已全面布局東南亞。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在教育方面,暨南國際大學於2014年成立全台第一個東南亞系,長榮大學、政治大學、台北教育大學、高雄師範大學、成功大學等校,也從2017年起風起雲湧地設立東南亞學程。而108學年度起,國中國小學童也能在學校上到東南亞語言文化課程。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2015年的外婆橋團隊,跟著媽媽回到緬甸的孩子,畫下自己看見的外婆家。

各界對於新住民、新二代的重視,也反映在相關活動的成功上。2011年起由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四方報》共同發起的「外婆橋計畫」,每年甄選團隊,全額補助新住民、新住民之子、以及新住民之子的老師在暑假時返鄉,意外獲得廣大迴響。而後包括許潮英慈善基金會、國泰慈善基金會、移民署、新北市政府都舉辦類似計畫,資助、鼓勵新二代前往世界各地「外婆家」。

2013年公共電視獨立特派員拍下當年外婆橋團隊的故事「星願」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外籍勞工在台灣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也引發許多人權團體憂慮。

Story 5

正義工程

相較於受到萬千寵愛的經貿商務以及新二代,台灣的移工政策就牛步得多了,這是讓我一直很不舒服的地方。我們不是說好要「人權立國」的嗎?

1997年訂下的基本工資15,840元,要到2006年才調整為17,280元,但可怕的是,數以萬計替台灣人盡孝道的外籍看護,卻要等到2015年,薪水才勉強調高至17,000元,卻還總有人抱怨給她們太多了。

另外,要等到2016年,在立委林淑芬等人冒著生命危險發表「不自殺」聲明的緊繃狀態下,移工每3年必須出國一次、被仲介剝皮一次的惡質規定,才終於廢除。至於肉眼視線範圍之外的海上外籍漁工人權,也得靠著國際團體的壓力,慢慢改善。

在替移工這群「外國人」爭取平等權利的路上,具有普世關懷、宗教背景的團體始終佔有一席之地。1997年於高雄成立的海星國際服務中心,基於天主教信仰,將原本對於各國船員的關心,聚焦於越來越多的外籍移工;同樣在1997年成立的天主教新竹教區旗下的希望職工中心,推動移工相關各項法令及政策改革,處理移工、移民與僱主間的勞資爭議。2005年由越南神父阮文雄成立的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除了站上第一線協助移民移工,更因為積極倡議人權價值,成為惡質仲介們的眼中釘。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除了宗教團體之外,具有工運背景的前台北市勞工局長鄭村棋,也是爭取移工權益的標誌性人物。2001年,鄭村棋在台北市勞工局之下成立「台北市外勞文化中心」,他任內推動的「台北,請聽我說!」外勞詩文比賽,更是台灣移民工書寫的先驅,可視為2006年《四方報》、《印尼之聲INTAI》等移民工母語刊物的啟蒙,2014年移民工文學獎的先聲。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與鄭村棋同一脈絡的工運人士,於1999年成立了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Taiwan International Workers’ Association,他們從台灣勞工運動為起點,串聯各個移工權益的宗教團體,成立「台灣移工聯盟」(MENT),每兩年舉辦一次移工遊行。同樣是工運背景的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也從原本服務本勞轉向服務外籍移工。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在藝術圈裡,東南亞也成了熱門關鍵字。除了從一開始便試圖透過音樂現場、論壇、影片,接合台灣與東南亞的文化斷層的「流浪之歌音樂節」,而後藉由文化部推出的「東南亞事務諮詢委員會」、「翡翠計畫」、「青年文化園丁」等等計畫,以及台灣博物館、關渡美術館等藝文場館的投入,「竹圍工作室-在地行動國際連結」、「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奧賽德工廠」、「數位荒原 Nomansland」等藝文組織,也卯起來邀請東南亞藝文人士來台進行合作創作及駐村,讓台灣與東南亞在藝術文化領域有了更多的交流。

COVID-19肆虐全球的2020年,一位幼時由印尼幫傭帶大的台灣女孩許紫涵,因為想念又擔心當年的印尼阿姨Dwi,想要尋人。我所任職的中央廣播電台與天下獨立評論合作,發起大海撈針機會渺茫的網路尋人。沒想到,透過中央社印尼駐地記者石秀娟的牽線,引起印尼各大媒體的報導,竟真的在2020年母親節當天戲劇性地找到人!

我們再接再厲,正式發起「尋找失聯的第二位媽媽」計畫,陸續找到兩位越南籍、一位印尼籍的失聯「媽媽」。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Story 6

難料的未來

從1989年政府正式引進東南亞移工算起,這30年來,台灣與東南亞的連結可謂大幅躍進。從前我整理東南亞相關中文書單,兩三下就完工,現在各大出版社不只翻譯西方或日本韓國的研究,也有很多具備東南亞經驗的台灣人著書立作,我的東南亞書單已經落落長,多到看不完。

不過未來會如何,還很難說。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為數70萬的外籍移工,徹底改變了台灣的勞動力組成,也影響了台灣的薪資結構。而且,他們不只是勞動力,而是活生生的人,台灣社會與相關法規,準備好了嗎?以動見觀瞻的台北車站大廳為例,移工假日時於此地聚集,依舊有許多台灣人視之為眼中釘。尤其為數5萬的「逃跑外勞」,雖然已經被正名為「失聯移工」。但是不被台灣主流社會認同的他們,仍將是隨時會擦槍走火的議題。

另外,伴隨跨國婚姻而來的「新二代」已陸續成年,為數眾多的「他們」,也確確實實動搖了向來重視血緣關係的台灣社會,部分新二代甚至一度組織了名稱聳動的「復仇者聯盟」。而另一方面,過度重視「新二代」而忽視「土二代」的「分別心」,也在教育現場引起了一些負面效應。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我歪打正著地讀了暨大東南亞研究所,十多年來陸續以《四方報》、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中央廣播電臺的角色投入各式東南亞活動,其實有點疲倦,但又似乎回不了頭。該如何繼續走下去?

其實在遙遠的日本時代,台灣是日本帝國的「南方鎖鑰」、南進基地。二次大戰之後,台灣與東南亞仍維持密切關係,包括泰緬邊境的「孤軍」,新加坡總是把軍隊送來台灣受訓,南越政府在「被統一」之前與台灣脣齒相依,以及來台投資、求學、就業、甚或逃難的華人。就地理、歷史、經濟、文化來看,即便說「台灣是東南亞的一部分」或「東南亞是台灣的一部分」,亦不為過。

台灣最近這30年重新南向,成效如何,尚無定論。不過我總是這麼看事情:別人怎麼對我們,那是他們的決定,我們管不了;我們可以決定的是,自己怎麼對待自己、怎麼對待別人。

對於個人來說,最簡單可行的,也許就多讀幾本東南亞的書,更認識東南亞一點。畢竟在下一章的台灣史,東南亞仍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外籍移工對台灣的影響

年輕人怎麼看?

「新二代因為有混到血,所以比較聰明嗎?二代天生就有雙語和雙文化優勢,是台灣不可多得的前進東南亞人才?這樣子一分為二的看法,是不是太把新二代簡化成一種工具,而不是一個跟其他台灣孩子一樣,在台灣長大、有血有肉也有夢想的台灣年輕人了呢?
我所認為的新二代真正優勢,是強大的學習力、對語言和文化的好奇心、還有溫暖待人的價值觀。如果這些成為在台灣人人都有的能力,那對台灣來說,才會是最大的資產吧!」

主題策展結束後,4月3日起, 讓我們進入90年代,繼續看台灣「進步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