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騷擾可以報警嗎

如果有人持续电话对你进行骚扰,其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涉嫌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你完全可以报案,要求警方立案查处。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摘自网络

更新一条警察在下面给我的评论,他让我做个人。有些人啊,长这么大都不知道怎么好好说话。立场不同当然有意见分歧,但上来就人身攻击,素质啊警官 ‍♀️。

真的觉得有些人的素质堪忧,之前就看见有一个回答说,一个女生被qj 了然后进警局报警,一个男警察和她说,你穿这么少活该被qj.一些警官真的是欠举报。

糟糕的办事风格形成已久,反而被大家当成了理所应当和正常的。小事报警,民警可以选择不管,我走就是了,但是这种直冲云霄的怼死人的态度,仿佛你犯了天大的错,就很让人作呕了。

電話騷擾可以報警嗎

报警没用的。警察还觉得我给她添麻烦。但我是真正实实被骚扰被威胁人身安全了。至少在武汉报警没用。

有一个女的说支付宝转账转错了,然后不停地打电话骚扰我。但我查了支付宝没人转账给我。她还不停地换电话号码骚扰我。尾号3666和9500的都是她。

你知道最可笑的地方在哪吗?警察第一句话说,她是骗子,第二句话说,你别管他。重点是,这人是个警察。警察不管,谁管??

我的手机一直震,不停拉黑她也没用,因为她会换手机打。我的心情和日常生活受影响了。没人管?

電話騷擾可以報警嗎
電話騷擾可以報警嗎
電話騷擾可以報警嗎

被电话骚扰可不可以报警

公民遭受电话骚扰影响到个人正常生活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对骚扰人员进行治安管理的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莫急莫荒,冷靜面對電話騷擾

不少人都碰過令人惱怒的電話騷擾。無論對方是無心卻過於頻繁的服務通知、或是本來就是有意打亂人的步調。都會讓電話另一頭的我們非常困擾。怎麼反制惱人電話騷擾呢?
立達徵信社,以下就行家角度切入,為您分析電話騷擾處理。
1.搞清楚對象是誰
不一樣的對象就有不一樣的處理方式。冤有頭債有主,先搞清楚騷擾你的對象是誰,才好擬定下一步。大部分的跟蹤騷擾、電話騷擾都是熟人所為。如果是熟人,就算換電話也常常會被不斷騷擾。如果是隨機騷擾,通常是對方不會有太多的個資,換個電話就能解決問題。但如果是犯罪行為前的探勘,打電話是為了確認地點跟人在哪…那或許就很危險了。所以先搞清楚對象的來頭就非常重要。
2.對方的目的為何
有人騷擾是為了洩恨,有人打電話是某種不為人知的強迫原因,有了對象身分跟目標後,接下來就能進一步知道對方的目的。電話騷擾處理也變得更簡單。
3.處理方式
知道對方是誰、想幹嘛後,接下來的處理手法就可以因地制宜。無論是報警、以法條應對,或是知道對方包藏在電話騷擾後的目的。

電話騷擾可以報警嗎

最好的電話騷擾處理方式?沒有…耐心、冷靜與智慧是最好辦法

不少人都想知道「電話騷擾處理有沒有一個最好的辦法?」答案是…沒有。台灣並沒有纏擾相關的嚴格法條。頂多《社維法》出來罰個3000,民事損害賠償比較彈性,但需要拿一堆證據「證明」自己已經不堪其擾了。這是台灣民眾的無奈,不過還是有一些方式可以應對,以下手法可以幫助你避過85%的麻煩。
1.去相關單位調通聯紀錄。就算是隱藏來電號碼一樣可以知道。有了電話號碼,接著就能報警請警方找人,如果只是單純騷擾,通常警方介入就能有效排除。如果是恐怖的跟蹤者,至少也能知道對方是甚麼人,提前防備。
2.換電話-最常見的手法,很簡單吧!!
3.留存紀錄(錄音、通訊軟體截圖)-同樣是留下證據,未來官司更有利。
4.有些騷擾者懂得用王八機,甚至更厲害的駭客手法,這時候除了更新所有聯絡資料外,同時也要小心可能是對方藉由假資料去外頭釣魚拿到真實的更改資料。這時候如果源頭不處理,很容易改完資料對方還是找上門,碰到這種問題就只能「追人」,人的問題不解決,對方就是會不斷找上門。
至於有人會問…不斷打電話有沒有算刑法的強制罪呢?目前實務界的看法多是認為「不算」,所以並不是一個最好的方式呢。

電話騷擾可以報警嗎

電話騷擾是造成他人困擾的一種惡質的手段,但目前來說由於法律並未完全規範,所以僅能向警方報案後以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68 條 (妨害安寧秩序之處罰)有下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三日以下拘留或新台幣一萬二千元以下罰鍰

苗栗縣一名國中男老師備受困擾,電話又從不出聲,他調通聯紀錄報案,才知道騷擾他的人是女同事,昨天苗栗地方法院簡易庭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裁定女老師罰鍰4000元。

法律評析

半夜手機響個不停,好困擾

(一)電話騷擾是造成他人困擾的一種惡質的手段,但目前來說由於法律並未完全規範,所以僅能向警方報案後以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68 條 (妨害安寧秩序之處罰)有下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三日以下拘留或新台幣一萬二千元以下罰鍰
一、無正當理由,於公共場所、房屋近旁焚火而有危害安全之虞者。
二、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者。
三、強買、強賣物品或強索財務者。

(二)雖然目前法律上並沒有刑事責任,但被騷擾者如果因此產生精神上的痛苦,使有機會提起民事訴訟來向對方請求精神上的慰撫金。

[新聞]

  • 夜半無聲電話擾鄰 不起訴

  • [新聞]
  • 無聲電話騷擾女同學 判賠10萬

  • [常見問題]
  • 台中市警局-深夜接到無聲電話狂叩騷擾時, 該如何處理?
  • 一直被电话骚扰,报警是否能处理

    2022.09.076770次阅读 华律网整理

    電話騷擾可以報警嗎

    行政诉讼律师团队 编审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7×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接到各种各样的骚扰电话,有些是广告推销,有些是属于诈骗的电话。一些骚扰电话甚至会一日打几次,严重时会造成个人生活受到影响,那么一直被电话骚扰报警是否能处理?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直被电话骚扰,报警是否能处理

    如果当事人一直被电话骚扰影响到正常生活的,打电话骚扰的人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電話騷擾可以報警嗎

    如何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1.公共场合WiFi不要随意链接,更不要使用这样的无线网进行网购等活动。如果确实有必要,最后使用自己手机的3G或者4G网络。

    2.手机、电脑等都需要安装安全软件,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对木马程序的扫描,尤其在使用重要账号密码前。每周定期进行一次病毒查杀,并及时更新安全软件。

    3.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也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的网络活动。

    4.设置高保密强度密码,不同网站最好设置不同的密码。网银、网购的支付密码最好定期更换。

    5.尽量不要使用“记住密码”模式,上网后注意个人使用记录。

    6.到正规网站购物。查看消息或者浏览视频时,一定要去正规的网站,有时安装了杀毒软件,也不能保证电脑不会感染病毒。尤其是购物的时候,会涉及到网上支付,使用正规且有保障的网站,安全系数更高。

    7.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不随意接收或打开陌生邮件,打开邮箱,看到陌生人发来的邮件千万不能轻易打开,尤其是看到中奖或者是奖品认领等带有诱惑性信息的内容。

    8.在处理快递单、各种账单和交通票据时,最好先涂抹掉个人信息部分再丢弃,或者集中起来定时统一销毁。

    如果读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举报】联系删除。

    重要提示:文章涵盖面广,如果您需要针对性解答,请继续咨询我并描述自身情况,24小时在线。

    没有找到答案?推荐极速咨询专业律师

    電話騷擾可以報警嗎

    华律极速咨询服务

    3分钟极速响应 专家律师分析指导

    咨询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