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 胸口 痛 看 什麼 科

语音内容

右侧胸口痛一般建议挂胸外科,胸痛是胸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急性胸痛要考虑有缺血性心脏病、肺梗塞、主动脉夹层或者自发性气胸。如果没有急性胸痛,出现胸部不适,要考虑心绞痛、主动脉狭窄或者肺动脉高压。排除以上疾病还可以考虑其他疾病,比如心包炎、肺炎、胸膜炎、带状疱疹、反流性食管炎,在右边胸痛要考虑胆囊疾病。颈椎也会引起相应的胸部疼痛,或者肩部的关节炎、脊柱的炎症均会放射引起胸部的疼痛。所以建议患者挂胸外科,在排除胸外科疾病的时候也可以挂心内科,排除这些疾病,最后看是否有胆囊疾病,有胆囊疾病也可以挂肝胆外科。

分享:

  • 微信

72

阿敦是個40多歲的媒體工作者,一個月前先是覺得自己好像得感冒般的輕微不適,沒想到過了幾天突然覺得胸前疼痛,疼到連睡覺都睡不好,以為自己的心臟出了問題,連忙掛了心臟內科的門診,結果照了X光與進行心電圖都看不出異狀,再過了幾天,發現右側乳房下緣長出一些小水泡,他不以為意,但不久後水泡就變成紅斑,再變成水皰,連忙改掛皮膚科,才被醫生判定是得了帶狀皰疹。

病人搞不清楚該看哪一科,勞心傷財又延誤治療

阿敦因為胸痛症狀去看心臟內科是正常的病患反應,因為身體特定部份出現疼痛,無法了解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再加上如今醫院的門診科別畫分愈來愈細,不少病患往往站在醫院大廳像個無頭蒼蠅一樣不知道該掛哪一科看診才對,經常出現跑錯診間掛錯號的狀況,弄得無所適從,勞心又傷財,而且還耽誤治療。

而醫界統計出來5種所謂的菜市場症狀,因為是多種疾病都可能出現的一般症狀,所以不但醫師容易誤診,病患更容易掛錯號,找錯科別。

一、頭痛:

如果感覺到血管一脹一縮,或是長期放射性的疼痛,以及頭痛伴隨單側肢體活動不力,不能言語,可能是急性腦梗塞或栓塞,應該看神經內科。

如果是頭痛伴隨嘔吐、肢體無力,可能是因為腦出血,或是頭部撞擊外傷所造成,應該看神經外科。

如果是頭痛隨高血壓、面色潮紅、胸悶、肢體無力等症狀,可能是高血壓,應該去看心臟內科。

二、胸痛:

胸口疼痛,且有壓迫感與心慌的症狀,伴隨向左肩放射性疼痛,甚至可以擴大到左側肘關節,可能是與心臟疾病有關,應該看心臟內科。

如果是因為骨折等外傷導致,但進行轉腰或轉身時疼痛會加劇的話,就要看胸腔外科或骨科。

如果是有持續性的胸痛,而且是呈現如針刺般的劇痛狀態,可能是感染帶狀皰疹,要去看皮膚科。

三、腹痛:

如果是胃部與腸道疼痛不適,可能是胃疾、急性腸炎或闌尾炎,應該看消化內科。

如果是上腹部疼痛劇烈,同時伴有胸痛與全力無力等症狀,很可能是心肌梗塞,應該去看心臟內科。

如果是女性下腹部疼痛並伴隨陰道出血,可能是罹患子宫疾病,應該看婦科。

如果是下腹部間歇性疼痛,伴隨頻尿、尿痛、血尿等症狀,可能是腎結石與尿路結石,或是尿路發炎等疾病,應該去看泌尿科。

四、牙痛:

一般而言,牙齒與牙齦出現疼痛症狀應該去看牙科。

如果牙疼的另一側嘴巴與臉龐會出現疼痛,伴隨鼻塞等症狀,有可能是耳鼻部感染,應該看耳鼻喉科。

如果是則牙床疼痛伴隨臉部劇烈疼痛,可能是三叉神經痛,應該看神經外科。

五、手腳疼痛:

一般出現手臂疼痛或腿痛的狀況,特別是長期腿痛,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去看骨科。

如果是出現膝關節、手指關節有兩側對稱性的疼痛,應該去看風濕免疫科。

如果是小腿肌肉腫脹,用手指按壓時會疼痛,有可能是得了頭肢靜脈血栓,應該看血管外科。

如果是腳趾骨頭腫脹疼痛或是膝關節磨合時出現疼痛,很可能是急性痛風發作的徵兆,應該去看新陳代謝科。

怕看錯科也可以先到家醫科問診

談完這些可能讓病人跑錯科的疼痛症,建議搞不清楚自己應該看哪一科的病人還有另一種選擇,就是可以先到各大醫院的家醫科看診,讓醫生進行初步的診斷後再進行轉診,這樣可以讓你的就醫程序更加正確有效率。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


資料來源:中央健康保險局 

作者:林明憲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引起胸悶胸痛的原因相當多,從腸胃問題到心臟的疾病都有可能,因此出現這類症狀時,應保持警覺,最好儘快就醫,不要掉以輕心。

建議就診科別
1. 家醫科 
2. 心臟內科

 


【案例一】
65歲的陳先生,從年輕時就有抽菸的習慣,體型略顯肥胖,前幾年曾在健康檢查時發現有血壓及血脂肪偏高的問題,但並沒有持續追蹤治療。
過去陳先生因為工作忙碌很少運動,近來退休了,有時候會去爬山。最近幾個月來,陳先生偶而會覺得胸口疼痛發悶,特別是在走路或爬山時,且比較容易呼吸喘急,不過休息一下就會改善,他想大概是年紀大了,所以體力不如從前,也沒特別在意。
這 幾天天氣變冷,陳先生不舒服的頻率增多。有天早上起床後,他忽然覺得胸口疼痛且有悶住的感覺,好像被人用石頭壓著一樣,還合併有心悸、冒冷汗的現象,家人 趕緊將他送到醫院掛急診。醫師問診後,認為可能是心肌梗塞,因此安排了心電圖及抽血檢查,發現心電圖有心肌梗塞的典型變化,且心臟疾病相關的酵素也有升高 的情形。
診斷確認後,急診醫師除了替陳先生做初步的處理外,也趕緊請心臟科醫師來會診,並安排住進加護病房,緊急施行冠狀動脈攝影及氣球擴張術。 所幸,陳先生被送到急診室的時間並未耽擱,在施行氣球擴張術之後,他的情況慢慢穩定了下來,住在加護病房幾天後,就轉到一般病房,經過一些日子的休養及調 整用藥,他康復出院了。
有了這次的經驗,陳先生告訴自己,從今以後要好好控制血壓及血脂肪,按時吃藥,而且還要戒掉抽菸的習慣。
 


【案例二】
50歲的李先生平常有抽菸習慣,且因為工作應酬,經常習慣喝酒。近來他常有胸悶不舒服的感覺,尤其是躺下來休息的時候特別嚴重,還會引起咳嗽。他聽說胸口發悶就是心臟的問題,但看了幾次心臟科,也做過心電圖等檢查,卻又都很正常。
最 近幾天,李先生的症狀變嚴重了,且胸口有種燒灼感,他又再到醫院去就診。醫師問清楚症狀之後,告訴他這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的毛病,便安排胃鏡檢查,而檢查結 果也確定了這個診斷。隨後醫師開了一些藥,並提醒他要改掉抽菸跟喝酒的習慣,情況就會好轉,於是李先生照醫囑服用藥物後,症狀就逐漸改善了。
 


詳細問診有助於診斷
胸悶胸痛的病人對臨床醫師而言,是相當棘手的問題,不過最重要的,是要先排除一些可能致命的疾病。

過往的臨床病史有助於醫師快速而正確地診斷出病因,所以當醫師在問診時,患者應儘量提供下列的資訊:
1. 胸痛的性質及程度:例如典型的心肌缺氧是在胸部下方類似重物的壓迫感,也可能只有輕微的胸悶;食道逆流引起的胸痛是在胸骨下方的灼熱性疼痛;主動脈剝離多為嚴重的撕裂性疼痛。
2. 胸痛的位置:包括是在前胸的部位(左側或右側),或是在後背等部位,可能代表不同的疼痛來源。
3. 胸痛的時間:疼痛的時間是相當重要的診斷要素,例如從何時開始、持續多久。
4. 胸痛的頻率:多久會痛一次。
5. 誘發或加重胸痛的因素:例如心肌缺氧可能因運動而加重疼痛的程度;胃食道逆流有可能在躺下時會加重症狀,甚至在夜間痛醒;肌肉骨骼疾病、氣胸、肋膜疼痛、心包膜炎的疼痛,都可能因深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6. 胸痛減輕或停止的因素:例如心肌缺氧引起的胸痛在休息或給予舌下硝化甘油含片之後可能會改善;胃食道逆流若給予制酸劑可幫助緩解症狀。
7. 是否有牽引痛,牽引至何處:心肌缺氧的胸痛可延伸到左手臂內側、肩部、下頸部、上腹部等處;主動脈剝離、膽囊疾病、胰臟炎等則可能有背部的牽引痛。
8. 其它伴隨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冒冷汗、噁心、頭暈、無力、心悸、意識不清等。
9. 過去的疾病史:包括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等。

病因確認須配合相關檢查
胸痛的鑑別診斷除了詳細的病史之外,還需配合理學檢查,例如氣胸的病人可能會有患側呼吸音減少的情形;膽囊疾病、胰臟炎等患者可能會有上腹部壓痛的症狀;另外則是進行必要的檢查,例如抽血、心電圖、胸部X光或其他特殊檢查,才能正確診斷並治療。

在 抽血方面,主要是看心臟相關的酵素是否有異常上升的情形,例如若是心肌梗塞,這些酵素會因為心肌細胞壞死而釋放到血液中,造成血中濃度異常上升。心電圖也 是必要的檢查,藉以判斷是否有心臟缺氧或心肌梗塞等狀況的典型變化。胸部X光片可幫助判斷是否有氣胸的情形,或是否有肺栓塞的典型變化。

其他的特殊檢查需視臨床上懷疑的病症去實施,例如懷疑肺栓塞的患者,可能須透過胸部電腦斷層來幫助診斷;懷疑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可考慮安排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以確定診斷。

可能致命的急症發作
不管是年輕人或老年人,都有可能會面臨突然而來的胸痛或不舒服,而處理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先排除可能致命的疾病,包括急性缺血性心臟病、主動脈剝離、肺動脈栓塞和張力性氣胸等。

一 般若是長期高血壓,特別是控制不良或有血管動脈壁之遺傳問題的病患,較容易罹患主動脈剝離,其症狀為突發性之劇烈胸痛,有如被刀割般疼痛延伸至背部,所以 此類病患常可清楚記得發作的時間,甚至是幾點幾分。急性主動脈剝離是一項死亡率極高之疾病,診斷方法可用胸部或腹部電腦斷層檢查來診斷。肺栓塞是一種肺動 脈被血栓塞住的疾病,死亡率相當高,由於肺栓塞的臨床症狀不具特異性,如氣促、胸痛、咳嗽、咳血等,通常需經各類鑑別診斷方能確定是否罹患肺栓塞,包括動 脈血氧下降、電腦斷層掃描及血管攝影等,因此肺栓塞也是種不易診斷的疾病。

突然發生單側的胸痛,同時合併有呼吸短促的症狀,有可能是氣胸,可藉由胸部X光攝影幫助診斷;若是因此造成心臟的壓迫,就會成為張力性氣胸,可能危及生命,需緊急處理。

胸痛症狀不容輕忽
雖 然大部分的胸痛是由輕微的病因所造成,但民眾仍應瞭解哪些是有立即生命危險的胸痛,以免延誤病情。需要提醒的是,若在病症辨認上有所遲疑或症狀嚴重時,應 儘速掛急診就醫,即使檢查之後並無大礙,也可以讓自己安心,因為果真是相關急症發作,才不至於延誤「黃金時間」,而救回自己一命。

引發胸痛的常見原因
皮膚的問題:帶狀疹。
大血管的問題:主動脈剝離。
肺臟的問題:氣胸、肺栓塞、肺炎、肋膜疾病、結締組織疾病、惡性腫瘤等。
胸壁的問題:肋軟骨炎、肩部疾病、脊神經根壓迫、乳房病灶、胸壁惡性轉移病灶等。
腸胃的問題:胃食道逆流、食道炎、消化性潰瘍、胰臟炎、膽道疾病等。
心臟的問題:心絞痛、心肌梗塞、僧帽瓣脫垂、心包膜炎等。
精神方面的問題:焦慮症、恐慌症等。


回到「如何選擇正確的科別就醫系列」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