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判斷 黴 漿 菌 感染

編按:「黴漿菌」好發要小心!今年國內有醫師警告可能爆發大流行,臨床發現,今年黴漿菌肺炎住院病患至少是去年的2️倍,且有高達7️成因黴漿菌引發肺炎的病人對用來治療的抗生素「紅黴素」已產生抗藥性!

小朋友咳到停不下來,絕對要提高警覺,一名5歲女童就因為劇烈咳嗽,原本以為只是單純感冒,因反覆高燒就醫檢查,住院治療3週才退燒,原來是黴漿菌惹的禍,進一步檢查發現肺積水,若沒有及時引流可能造成女童呼吸急促,最嚴重可能併發腦炎,更會有生命危險。

黴漿菌主要透過飛沫傳染,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以春夏交替和入秋的時候最常見,通常3至5年有一波大流行。黴漿菌感染潛伏期長,1至4週都有可能,症狀有時候和感冒十分相似,很容易被當成感冒來治療,少數人會併發肺炎感染。

肺炎是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3位,而黴漿菌感染,正是轉成肺炎的一大主因。無論如何,久咳不癒、連續2週咳嗽越來越嚴重、甚至「肺都快咳出來」,就是一大警訊!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沈仲敏醫師提醒,黴漿菌感染其實不一定會發高燒,有時會先從「久咳」開始,起初可能沒什麼痰,後來持續咳嗽出現白色黏痰或帶有血絲的膿痰,病程可能長達2、3週以上。

黴漿菌治療用抗生素失效!7成病患對「紅黴素」出現抗藥性

沈仲敏醫師指出,最近發現不少病人對治療第一線藥物出現抗藥性的機會上升,有的小朋友即使用了黴漿菌的藥還是一直高燒不退,會換成其他抗生素治療,但過去這些藥物都不是治療首選,未來還需要觀察、評估抗藥性的問題。

以下看看耳鼻喉科醫師進一步針對黴漿菌感染症狀、治療方法的完整說明!

【早安健康/耳鼻喉33問】

會走路的肺炎沒聽過??黴漿菌總有聽過吧!!

「會走路的字典」以往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那「會走路的肺炎」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個有趣的名詞是用來形容黴漿菌感染得肺炎喲!

但一開始,我們需要先來聊聊肺炎,一般來說,肺炎是指下呼吸道(氣管、支氣管、肺臟)被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肺部發炎的反應就稱之為肺炎,常見的症狀包含咳嗽、濃痰、發燒、呼吸喘,嚴重者會造成敗血症,甚至呼吸衰竭(恐怖)。

然而,被黴漿菌感染所引起的呼吸道症狀,卻和一般的肺炎不大一樣,除了呼吸道的症狀之外,身體其他部位也會有不舒服的症狀。 黴漿菌感染症狀包含頭痛、喉嚨痛、全身無力、發燒、咳嗽、噁心嘔吐等,少數感染黴漿菌的小孩甚至會覺得關節痠痛。(編輯推薦:流鼻水、咳嗽是感冒還是肺炎?11招簡單判斷)

會走路的肺炎:非典型肺炎

黴漿菌感染的疾病進展過程,也和一般的肺炎不全然一樣喲。黴漿菌感染的第一週內會出現頭痛、喉嚨痛、全身無力、發燒、咳嗽等症狀,此時和一般的感冒難以區分;黴漿菌感染超過七天之後,抵抗力比較好的人大部分症狀會改善,但是咳嗽、疲倦感可能會持續數週(在門診有時遇到久咳患者其實就是黴漿菌感染)。在門診最常聽到病人這樣說:「醫生,我從上個禮拜感冒後,咳嗽到現在都沒好。」、「我咳嗽快三個禮拜了,看過很多次醫生都沒用」、或是比較不客氣的:「本來只有一點頭痛(喉嚨痛),吃了你開的藥之後咳了兩個禮拜都沒好……」,還有一些快要咳到厭世的…. (編輯推薦:久咳不癒是警示!咳嗽不止超過2週留意5大病症惹禍,教你看懂症狀找原因)

大部分情況下, 黴漿菌感染的症狀相對於一般的肺炎還要輕微,可是令人困擾的咳嗽症狀可能持續數週之久,因此黴漿菌感染被歸類於「非典型肺炎」;也因為大部分黴漿菌感染症狀沒有嚴重到需要住院,而被稱作「會走路的肺炎」。

如何 判斷 黴 漿 菌 感染

黴漿菌感染疾病進展的過程,惱人的咳嗽可能會持續數週之久!

要怎麼知道「咳嗽」是不是「黴漿菌感染」造成的呢?繼續看下一頁了解診斷與治療方法

肺炎黴漿菌感染的定義

肺炎黴漿菌感染是一種由於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所導致的肺部感染發炎,這是一種非典型的肺炎,因為它所引發的其他症狀有別於一般病毒感染的肺炎。

肺炎黴漿菌感染有多常見?

肺炎黴漿菌感染通常發生在40歲以下的族群,此病症是可以被有效預防的,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肺炎黴漿菌感染的症狀

在感染肺炎黴漿菌初期的2~3週症狀較輕微,常見症狀有:

  • 胸部不適
  • 發冷
  • 乾咳
  • 發燒
  • 頭痛
  • 喉嚨痛
  • 出汗
  • 呼吸急促
  • 皮疹

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您的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症狀持續且沒有任何減輕的徵兆,請就醫治療,病況及症狀因人而異,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準確的診斷及最適合您的治療。

肺炎黴漿菌感染的原因

當您吸入帶原者咳嗽呼出含有病菌的飛沫時就可能被傳染,因為唾液裡就會含有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肺炎黴漿菌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環境或工作場所的密閉空間裡散播很快 ,例如家中、學校或辦公室。

肺炎黴漿菌感染的風險因素

目前尚無足夠的資訊來判斷肺炎黴漿菌感染的風險因素,但免疫系統較差的人患病的機率較高,此外,與多人共同生活在狹小空間裡的的人也是高危險群。

肺炎黴漿菌感染的診斷與治療

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您可以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例如:布洛芬Ibuprofen或萘普生Naproxen)以及撲熱息痛(Acetaminophen)等,請注意經醫師同意請勿讓兒童服用阿斯匹靈。多休息、多喝水都能加速復原。若在家療養,症狀並未改善,請至醫院就醫,醫師可能會為您注射抗生素,病情嚴重時,甚至提供氧氣。

肺炎黴漿菌感染如何治療?

診斷主要依據病史及理學檢查的結果,醫師會依症狀的嚴重性安排X光、胸部電腦斷層掃描、血液及唾液檢查,對於症狀嚴重的病人,醫師也可能安排進行肺部電腦斷層定位切片以做更精確的判斷。

肺炎黴漿菌感染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幫助您預防或治療肺炎黴漿菌感染:

  • 確實遵照醫囑服用抗生素,並按時完成整個療程。
  • 撲熱息痛(Acetaminophen)或阿斯匹靈(Aspirin,兒童除外)來緩解發燒、疼痛。
  • 多攝取水份,避免脫水。
  • 常洗手
  • 戒菸
  • 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可詢問醫師關於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接種資訊。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適合您的治療方式。

小傑最近老是會乾咳,但他覺得只是空氣太髒,並沒有多加理會,沒想到咳了一個月後,他突然發起高燒來,去看了醫生才知道自己是感染了傳染力超高的黴漿菌,而且已經轉變成肺炎。

黴漿菌早期症狀輕微,容易誤診

肺炎是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3位的,流感、細菌感染、支氣管炎都可能併發肺炎,而且病程進行快,可能剛確診肺炎就轉入加護病房跟死神搏鬥了。

而黴漿菌感染,正是轉成肺炎的一大主因。這種細菌傳染力強,早期又沒有特別突出的症狀,再加上飛沫傳染的途徑,讓黴漿菌的傳染率達到90%,基本上班上只要有一個同學得到、又沒有第一時間請假,就會引發連鎖反應;而家人就更不用說,很多都是一人得、全家得。

黴漿菌一開始感染幾乎沒有症狀,潛伏期更長達14天,這時就已經帶有傳染力,後來會出現乾咳,直到頭痛、疲倦無力、喉嚨痛、輕微發燒,所以很容易被誤診成一般的感冒;而且年齡越小,症狀越輕微,但傳染力可以持續到治療後無症狀的2個星期,也難怪會成為流行病。

黴漿菌「得了還可以再得」

雖然黴漿菌跟感冒不同,咳嗽以乾咳為主,而且發燒程度比較輕微,但也跟感冒一樣,是可以一得再得的,而且多元的併發症,也讓黴漿菌造成的病勢很猛烈。

由於黴漿菌是細菌,所以併發症以身體各部位的細菌感染為主,像是中耳炎、頸部淋巴腺炎、扁桃腺炎、支氣管炎、肺炎;如果免疫力較差,或是細菌跑往遠端部位,甚至可以引起中樞神經、心臟、肝臟、腸胃道、血液、肌肉及關節的發炎跟病變。

目前黴漿菌的治療還是以抗生素為主,醫師可能會先試一般的抗生素,如果無效,就能確定是黴漿菌。針對黴漿菌的抗生素一般要吃到2星期左右,症狀解除之後不代表好了,要在完全沒有症狀之後、又過2~3星期以上,才能確定沒有傳染力,而且也不能擅自停藥,免得細菌潛伏在體內,以為自己好了,結果又爆發。

怎麼樣的症狀要及早就醫?

黴漿菌的咳嗽一般是乾咳,如果咳嗽超過1週,而且合併胸痛、全身疲勞,甚至有輕微發燒,一定要就醫診斷;如果是小朋友症狀不明顯,則可以用有沒有不明原因關節、肌肉疼痛來判斷,而抗體在對付細菌的時候,會引起體溫下降,如果有發冷、發熱的情形,也要注意就醫治療。

因為沒有任何的疫苗能預防黴漿菌,也無法早期預測自己的咳嗽是不是黴漿菌,所以千萬記得咳嗽時要掩住口鼻,並勤洗手,如果公共環境有人在咳嗽,還是戴上口罩保護自己,才能預防傳染。

延伸閱讀

氣溫多變 十大死因第三名肺炎竄高

支氣管擴張症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告訴你判斷的5大症狀

支氣管炎一直醫不好,可能是得了支氣管擴張症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