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性黃斑部病變症狀

【早安健康/護眼達人陳瑩山醫師】現代人對於「黃斑部病變」這名詞並不陌生,但大家可知道,黃斑部病變其實不是全部一樣,還分成乾性和濕性,濕性黃斑部病變比起乾性更危險,因為不僅對視力影響更鉅,還有可能造成失明。

究竟黃斑部病變怎麼區分乾性和濕性?

主要是依照是否產生脈絡膜新生血管來區分為兩種類型。

乾性黃斑部病變並未形成脈絡膜新生血管,通常較為穩定,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則可能因脈絡膜新生血管產生黃斑部水腫,出血等現象,造成視力嚴重減退甚至失明。不過要注意的是,乾性黃斑部病變久了仍有惡化為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可能。

當眼睛受到光線的慢性傷害,視網膜與脈絡膜間的色素性上層上皮層(RPE)會逐漸產生硬化的沉積物,這種隱藏在組織間的脂蛋白節結結,就稱「隱結」,而「隱結」的形成,就表示傷害已進行到「乾性黃斑部病變」。

而當黃斑部病變嚴重時,功能不良的間膜將無法阻止脈絡膜的血管向視網膜增生,由脈絡膜向視網膜增生的血管,就是所謂的「脈絡膜新生血管」,這種血管管腔組織不良,除了容易造成破裂出血外,也不易阻擋血管中水液滲出,會造成黃斑部水腫;

另外也無法阻止脂肪蛋白質溢出的滲出物,眼底會呈現濕濕有水氣的變化,稱為「濕性黃斑部病變」。

濕性黃斑部病變為什麼更危險?如何預防?下一頁醫師告訴您。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亦稱為黃斑部病變、AMD或ARMD,是黃斑部產生惡化,黃斑部為眼睛裡的視網膜中心的部分,控制 視力敏銳度。

黃斑部的健康與否,決定我們閱讀、臉部辨別、開車、看電視、使用電腦或手機及進行其他需要能看見細節工作的能力。

發表於《柳葉刀》上一項關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盛行率的人口整合分析發現 , 全球有百分之八點七的人口患有AMD,預計在2020年會有將近1.96億人患有此病,至2040年則會增加到2.88億。

研究人員亦估計 全球將有大約百分之五的人,因為AMD而失明。(參考文獻)

濕性及乾性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病變被分類為乾性AMD或濕性AMD。

乾性比濕性常見,大約百分之八十五至九十的黃斑部病變患者,被診斷為乾性AMD。較不常見的則為濕性AMD,通常導致更嚴重視力喪失。

以下為兩種不同AMD的差異:

乾性AMD

乾性黃斑部病變為此疾病的早期階段。似乎是因老化及黃斑部組織變薄、黃斑部的色素沉積或兩種過程的組合而引起的。

乾性AMD是指當被稱為隱節的黃色斑點,開始沉積在黃斑部上或附近。一般認為,這些斑點為退化組織的沉積物或碎屑。

乾性黃斑部病變可能出現中心視力逐漸喪失,但通常視力受損的情況,並不是像濕性AMD引起的那樣嚴重。然而,由乾性AMD引起的視力受損可能年年繼續惡化,最終導致嚴重視力喪失。

雖然目前還沒有一種有效的治療來醫治乾性AMD,但營養相關研究指出,含有抗氧化物、維他命、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營養補充品,可能減緩乾性AMD惡化至更嚴重的濕性階段。

目前看來,保護您不發生早期(乾性)黃斑部病變的最佳方式,就是吃得健康、維持運動及配戴 太陽眼鏡 ,以避免您的眼睛受到太陽中的 有害紫外線 以及 高能量可見(HEV)輻射的侵襲。

濕性AMD

在濕性黃斑部病變中,視網膜下長出異常的血管、並且滲透血液和體液。液體的滲透引起在黃斑部內的光敏感視網膜細胞(光受器)的永久性損害,並在患者的視野中心形成盲點(中心視野缺損)。

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病變(CNV),是導致濕性AMD及不正常血管增生的潛在過程,此為人體試圖建造新血管網絡,來為視網膜提供更多營養及氧氣的錯誤方式。相反地,這個過程造成黃斑部結痂,有時會引起嚴重中心視力的喪失。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症狀和徵兆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通常造成緩慢且無痛的視力喪失。然而,一些罕見病例中,視覺喪失可突然發生。AMD的早期徵兆,包含在您中心視力中的產生陰影區域,或只影響您的視野中心視力的異常模糊或扭曲的眼斑。

乾性黃斑部病變症狀

阿姆斯勒方格表是由一些直線和中央的參考點所組成。有黃斑病變的人查看此圖時,可能會看到某些線段呈現波浪狀或模糊,中央有一些陰暗區域。

觀看由以圖形模式黑線排列的表格(阿姆斯勒方格表),是辨識您是否有上述視力問題的一種方式。經由接受黃斑部病變測試,了解阿姆斯勒方格表如何作用。

通常黃斑部病變症狀出現前,眼科專業人員就可偵測到早期黃斑部病變的徵兆。辨識的方法通常是藉由視網膜檢查。當您懷疑可能患有黃斑部病變時,可能會以阿姆斯勒方格表為您的中心視力進行大略的檢查。

若您的眼科專業人員發現您的中心視力有像是影像扭曲或模糊情況等缺陷時,他或她可能會對您進行特殊影像測試,以檢查您的黃斑部附近的視網膜血管。

什麼造成黃斑部病變?

儘管黃斑部病變與老化有關,但研究暗示可能也與遺傳因素有關。研究人員已注意到,AMD的發展與一種稱為補體因子H(CFH)的基因變體的存在有密切關聯性。此基因缺陷與幾乎一半因黃斑部病變而可能失明的案例有關。

其他研究調查人員發現,另一個基因(補體因子B)的變體,可能也牽涉於AMD的發展。

在研究的百分之七十四的AMD患者中發現,此基因的一個或兩個特定變體,在人體的免疫反應中起作用。其他的補體因子也可能與黃斑部病變的增加風險有關。

其他研究顯示,在視網膜的缺氧細胞中,會產生一種稱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蛋白質(VEGF),這種蛋白質可引起視網膜中的新血管增生。

VEGF的正常功能為,在胚胎生長期或受傷之後,或是為避開阻塞的血管,製造新血管。但在眼中,太多的VEGF引起視網膜中不必要的血管生長,且容易破裂出血,進而損傷黃斑部及附近的視網膜組織。

誰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高風險群?

老化為AMD的主要風險因子,在年過40歲後,每隔十年就會顯著增加此疾病的患病風險。這就是為什麼年過40歲後,接受常規眼部檢查是很重要的。

老年黃斑部病變的其他風險因子包括:

· 遺傳。 像如同上述的,最近的研究發現,患有黃斑部病變的大多數患者,他們體內存在不同基因的特定變體。

· 抽菸。 抽菸為AMD主要的風險因子。研究顯示,在一些族群中,抽菸與大約百分之二十五因AMD引起的嚴重視力喪失病例有關。其他研究發現,與抽菸者同住的人,罹患AMD的風險高出兩倍。

· 肥胖。 研究人員發現,與正常體重的乾性AMD患者相比,肥胖的乾性AMD患者,發展為晚期黃斑部病變的風險,高出一倍以上。

· 久坐不動。 與久坐不動的乾性AMD患者相比,每週進行至少三次的劇烈活動的乾性AMD患者,可降低發展為晚期AMD的風險。

· 高血壓。 一項歐洲研究發現,高血壓可能與黃斑部病變的發展有關。

此外,一些藥物:像是抗精神病藥物及治療瘧疾的藥物(氫氧奎寧),可能會增加罹患AMD的風險。

黃斑部病變如何治療

現在,老年黃斑部病變尚未有治癒的方法。 

現有的治療為減緩濕性AMD的惡化。最受歡迎的治療為,將稱為抗VEGF製劑注射至眼睛中。這些製劑可降低視網膜中的新血管生長,及水腫(腫脹)狀態。

營養與黃斑部病變

目前正在進行研究以查明,飲食調整是否可降低個人罹患黃斑性病變及與此疾病相關的視力喪失風險。且其中的部分研究,顯示良好營養與降低罹患AMD有著正向關聯性。

例如,部分研究建議,包含大量鮭魚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飲食,可幫助預防AMD,或降低其惡化的風險。

其他研究則顯示,含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補充營養品,可增加黃斑部中的色素密度,此與保護眼睛免於受AMD侵襲有關。

AMD的測試及低視力設備

若您為AMD的高風險群或已經診斷患有此疾病,眼科專業人員可能會要求您以阿姆斯勒方格表圖卡(如上所述)定期檢查您的眼睛 。

以不同側的眼睛,觀看阿姆斯勒方格表,可幫助您監控您視力喪失的程度。阿姆斯勒方格表是個敏感度很高的測試,可在您的眼科專業人員為您進行定期眼睛檢查,發現黃斑部出現AMD相關損害前,就顯示出您的中心視力問題 。

已因黃斑部病變而喪失視力的患者,許多低視力設備可幫助他們行動及完成特定視覺工作。

頁面發佈於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編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統計,在已開發國家造成失明原因的第一名,不是最常聽到的白內障或青光眼,而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但究竟哪些人是黃班部病變的高危險群、黃斑部病變一旦發生有哪些症狀?黃斑部病變也有分乾、濕,治療方式不一樣?醫師解答7大常見疑問。

各位讀者可能聽過這樣的對話:

❝「阿姨之前看東西扭曲怪怪的,去看醫生說是黃斑部病變,結果說眼睛要打針,而且打一針不會好,要打很多針。那個藥是什麼?眼睛也可以打針喔?」❞

「隔壁那個廖阿嬤也說是黃斑部病變,醫生怎麼說要做什麼光動力治療,可是眼睛也要打針,到底對不對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統計,在已開發國家造成失明原因的第一名,不是最常聽到的白內障或青光眼,而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台灣已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並可能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此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個越來越重要的課題。

乾性黃斑部病變症狀
圖/Pexels by Ksenia Chernaya

然而此類疾病的種類以及治療方式,有時讓人眼花撩亂。本篇文章將以7個重要的問答,解除您心中的疑問。

Q1 》什麼是視網膜?什麼又是黃斑部?

我們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相機,光線經過角膜、水晶體折射後投影在視網膜上形成影像訊號,視網膜就像是相機的感光元件一般非常重要,而其正中央就是黃斑部,只要我們在看東西,都是在使用它。

Q2 》黃斑部為什麼會生病?聽說有分乾的跟濕的?

我們的黃斑部就像一個高能量的工廠,每天為各位提供視覺的訊號,當使用了時間久了,開始就會有一些退化性的病變,更嚴重的甚至會造成黃斑部的積水或出血,這就是黃斑部病變。

「乾性」的病變指的是比較輕微的退化,一般在55歲以上的長者如果黃斑部產生了退化性的隱節即稱之(如:下圖圖一右側),在這個階段大多視力不受影響,也不用特別治療,但建議每半年至一年要追蹤;「濕性」的病變就嚴重多了,它指的是視網膜的深層長出了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這些血管經年累月的作怪,引起黃斑部的水腫或出血(如:下圖圖一左側),濕性的病變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黃斑部會形成結痂,進而造成永久性的失明。

乾性黃斑部病變症狀
圖/圖一、黃斑部濕性與乾性病變。亞東紀念醫院提供

Q3 》黃斑部病變的症狀有哪些?哪一些人是黃班部病變的高危險群?

黃斑部出問題的特徵就是都從正中央開始視力下降。常見的症狀是看東西扭曲(直線變成曲線)、中心的暗點或斷點、或中心的模糊。高危險群包括高齡者、有家族遺傳者、抽菸、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

Q4 》乾性的黃斑部病變該如何保養及控制呢?

乾性的患者中,大約有10%可能轉為濕性,因此平常在家自我評估非常重要。醫師建議可上網搜尋「阿姆斯勒方格表」,一次遮一隻眼,觀察線條是否出現扭曲或暗點。更為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輪流用單眼觀察家裡的門框或窗框,如果出現了新的歪斜扭曲或暗點,就要趕快到眼科就醫。

乾性黃斑部病變症狀
圖/亞東紀念醫院提供

Q5 》黃斑部病變該如何治療?眼睛裡面注射的是什麼藥物?

目前治療的主流是眼內注射新生血管抑製劑,健保從2011年開始給付,需要事前送審。病人須長時間有毅力的與眼科醫師配合,規律的回診,並且通常需要多次的針劑治療。標準的療程初始以一個月一針為原則,先施打三針後,視病情再做後續的安排。一般來說,在前兩年施打超過10針是很常見的。

乾性黃斑部病變症狀
圖/亞東紀念醫院提供

Q6 》醫生說我的病稍微比較不同,叫做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需要做「光動力治療」,這是什麼狀況呢?

這在亞洲是很常見的疾病。就台灣的資料來說,所有傳統上診斷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病人,大約有接近一半是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它的特色是脈絡膜會有一顆到數顆像葡萄一般的息肉狀異常血管,也可能伴隨猶如葡萄藤一般的不正常血管(如:圖四)。

這種病灶除了造成積水之外,還很常因為血管的破裂而產生黃斑部下方的大出血。因此在治療上,除了用新生血管抑制的眼內針劑注射外,醫師也可能視情形給予一種特殊的雷射「光動力治療」,將這些不正常的血管燒灼,使其萎縮。

乾性黃斑部病變症狀
圖/亞東紀念醫院提供

Q7 》日常生活、飲食中,可以怎麼保護我們的眼睛呢?

所有一般民眾都有幾件事情可以做:

•  外出在日曬較強之處,記得戴上太陽眼鏡和帽子。
•  危險因子的預防與控制,包括三高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控制。
•  均衡飲食,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堅果類、以及深海魚類等。

文/亞東紀念醫院眼科部許詠瑞醫師

(由亞東紀念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