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症抗生素


重要考點

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是一種需氧G(-)桿菌,喜在20~45℃的水缸、冷熱水系統、冷卻水塔、按摩池、噴水池中生長,一般培養基上無法培育,需在添加半胱胺酸(L-cysteine)、鐵及α-ketoglutarate的特殊培養基中生長。

說明

歷史

1976年一場退伍軍人聚會後,221位退伍軍人中有34人死於肺炎,但不明病原;日後從死者肺組織中,分離出一種細菌,命名為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目前已知,它除了是過去呼吸道感染流行時卻又找不到病因的元兇之外,此菌還引起與退伍軍人病完全不同臨床表現的龐提亞克熱(Pontiac fever)。現大部分的退伍軍人症來自一般社區感染,院內感染只佔一小部分。

微生物特性

退伍軍人菌對人類並非都具有致病性,至少39種退伍軍人菌的其中1/2會致病,其中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最常見,又可分為3個亞種(subspecies),共有14個血清型,以第1型和第6型為人體重要致病菌及院內感染菌。它是一種需氧G(-)桿菌,喜在20~45℃的水缸、冷熱水系統、冷卻水塔、按摩池、噴水池和呼吸道醫療器材中生長。

退伍軍人桿菌雖可生存在自然環境中,但在一般培養基上無法培育,對養分需求特殊,培養時除了以含有酵母萃取物(yeast extract)的BCYE-α當作生長培養基之外,還需添加半胱胺酸(L-cysteine)、鐵及α-ketoglutarate,使用活性碳以吸收過氧化物,以免對本菌的危害,還要加入Vancomycin-polymyxin B-aniromycin抑制其他雜菌生長。

易感人群

退伍軍人病潛伏期約2 ~10天,多在夏秋季流行,直接吸入為主要的傳播途徑,不會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飲食而傳播,人群中以吸煙、50歲以上男性、酗酒、免疫力較弱、正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劑等人士有較高的患病風險。

退伍軍人桿菌是屬於胞內寄生菌,尤其是單核球和巨噬細胞(macrophage)。當本菌進入人體後,會很快繁殖,並引起實質性呼吸道感染。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在罹患退伍軍人病的患者來說差異極大,輕者發燒(體溫常高於40度)、頭痛、厭食、乾咳、心搏過慢、腹瀉、肌肉疼痛等,還可出現肝功能異常及低鈉血症,嚴重者可呼吸衰竭或多重器官衰竭等。

實驗診斷

CXR 是肺炎診斷之重要工具之一,但非特異性,表現多樣化。
抗血清凝集試驗 是血清型的鑑定必備。
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酵素免疫分析法 (EIA) 和乳膠凝集試驗 可直接偵測人體尿液或體液中是否有本菌的抗原,敏感性 90 %,特異性在 99 %。
核酸探針技術 偵測本菌,敏感度 70% ,特異性 99%。
細菌培養 金標準。

治療

目前常用藥物以Macrolid的抗生素為主,或Quinolone、Rifampin、Tetracycline、TMP/SMZ等。

相關考題

1.有關Legionella pneumophila 引起的肺炎,下列描述何者錯誤?<97-2-62>

  1. 是一種 atypical pneumonia ,與水塔或水質污染有關
  2. 常好發於抽菸、慢性肺部疾病以及年輕人
  3. 臨床症狀除了發燒、咳嗽,常合併其他的肺外症狀
  4. 較其它病菌所引起的肺炎,更常有低血鈉症

解答:B

2.退伍軍人病(Legionnaire’s disease)最常見的感染原是:<99-1-44>

  1. 健康帶菌者
  2. 發病中的病人
  3. 帶菌的氣霧
  4. 受感染的家禽

解答:C

3.臨床上治療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引起之肺炎主要以macrolides或fluoroquinolones類抗生素為主,而無法使用β-lactam類抗生素進行殺菌,其主要原因為何?<99-2-51>

  1. 大部分的分離菌都沒有細胞壁的結構
  2. 大部分的分離菌都會產生 β -lactamase
  3. 大部分的分離菌的核糖體上沒有 β -lactam 類抗生素的結合位置
  4. β -lactam 類抗生素無法穿越此菌的細胞膜

解答:B

4.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為新興傳染病原之一,會造成許多流行性及散發性的感染症。此細菌主要是如何傳播的?<100-1-52>

  1. 由病媒傳染給人
  2. 由人直接傳染給人
  3. 由動物傳染給人
  4. 由空氣微粒傳染給人

解答:D

5.一位70歲老先生,平常有抽菸的習慣,有經常性的咳嗽,直到日前咳嗽加劇且痰液變黃,並伴隨高燒、寒顫、腹瀉、全身痠痛疲倦等症狀。一開始到一般診所就診,初步診斷為急性支氣管炎,服藥後病情不但沒改善,反而加重變成了神智不清;後來轉送到大醫院住院。經檢查後,醫師告知是為嗜肺性退伍軍人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感染之「退伍軍人症」。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101-1-50>

  1. 該致病菌是一種好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 
  2. 水是該致病菌的天然生長處
  3. 院內感染來源可能來自於空調系統的冷卻水塔
  4. 該菌主要藉人與人之間互相傳染

解答:D

6.1976 年夏天,美國退伍軍人在費城召開退伍軍人協會會議期間,在同一住宿的飯店竟然發現有 221 人罹患「急性肺炎」,並因而導致 34 名感染者死亡,下列何者後來被證實為致病原? <101-2-48>

  1. Legionella pneumophila
  2. Chlamydia pneumoniae
  3.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4. Haemophilus influenzae

解答:A

7.在某安養院,有多名老人先後出現乾咳和胸痛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其中數名更發展成肺炎而緊急送醫治療。醫院由病人的肺組織或呼吸道分泌液等檢體以及安養院的冷卻水塔中,分離出同一種培養時需添加半胱胺酸(L-cysteine)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下列有關此感染症的敘述,何者錯誤?<101-2-49>

  1. 病人由呼吸道得到感染
  2. 因傳染性高,病人需隔離
  3. 目前仍無疫苗可以使用
  4. 細胞型免疫(cellular immunity)是人體主要的防禦機制

解答:B

8.承上題,下列有關此致病菌的敘述,何者正確? <101-2-50>

  1. 此菌可感染人和動物
  2. 此菌必須培養在無氧的環境中
  3. 此菌在惡劣環境中會形成孢子(spores)
  4. 此菌可在巨噬細胞(macrophage)內增殖

解答:D

關鍵詞

退伍軍人病、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需氧桿菌、胞內寄生菌、臨床醫學教室

問題、後果和快速檢測解決方案

自 1977 年對退伍軍人症的最初描述以來,人們日益認識到,嗜肺性退伍軍人菌是所有年齡組中偶發性和流行性社區感染性肺炎 (CAP) 的原因之一。1

嗜肺性退伍軍人菌是 CAP 中第三或第四最常見的病原體,ICU 入住率很高。它也是一種重要的院內病原體,因為醫院環境的人群特別易受感染。

問題

臨床表現無法預測退伍軍人症的可能性。2 傳統的微生物學方法在降低敏感性方面有局限性,而血清學檢測未能在急性期診斷疾病,限制了其影響臨床決策的潛力。3

退伍軍人症抗生素

後果

根據 IDSA/ATS CAP 準則,建議使用大環內酯類或呼吸氟喹諾酮類對每位社區感染性肺炎患者進行嗜肺性退伍軍人菌的經驗性治療。在一項研究中,11.2% 的嗜肺性退伍軍人菌肺炎患者在入院時接受了不適當的經驗性抗生素治療。

重要的是,不適當的經驗性抗生素治療一直與 CAP 患者的早期失效和較高死亡率有關。4

快速檢測

快速高效的診斷和治療可降低與退伍軍人症相關的死亡率。對退伍軍人菌進行診斷可使醫療從業人員更準確地確定抗菌治療的選擇和持續時間。5 透過對所有住院患者的嗜肺性退伍軍人菌進行常規尿液抗原檢測,可以克服嗜肺性退伍軍人症的初始不一致抗生素治療的高發生率。6

BinaxNOW™ Legionella 尿液抗原檢測僅需 15 分鐘即可提供結果。重要的是,它在疾病最初幾天就能提供高度敏感結果,其可靠性不受先前抗生素給藥的影響。3 BinaxNOW™ Legionella 尿液抗原卡能以肉眼判讀或搭配 DIGIVAL™.

退伍軍人症抗生素

目前尿液抗原檢測是用於診斷退伍軍人症的最常用方法。7 一些醫師建議對所有需要住院的 CAP 患者使用尿液抗原檢測。4 這種檢測方法易於使用、方便快捷,意味著針對性治療可以在陽性結果後立即開始,而無需使用經驗性廣效抗生素治療。2

*僅適用於選定的市場。

檢視參考資料

  1. Carratalà, J. and Garcia-Vidal, C. An update on Legionella. 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23:152–157.
  2. Yu V. L. and Stout J. E. Community-Acquired Legionnaires’ Disease: Implications for Under-diagnosis and Laboratory Testing.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46:1365–7
  3. Kanavaki, S. et al.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Legionnaires’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Pneumon 2003 16(1): 181-188.
  4. Viasus, D. et al. Community-Acquired Legionella pneumophila Pneumonia.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With 214 Hospitalized Sporadic Cases Over 15 Years. Medicine. Volume 92, Number 1, January 2013
  5. Hollenbeck, B., Dupont, I. and Mermel, L.A. How often is a work-up for Legionella pursued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A retrospective study.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 11:237
  6. von Baum, H. et al. Community-Acquired Legionella Pneumonia: New Insights from the German Competence Network for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46:1356–64.
  7. Yu, Stout. Rapid Diagnostic Testing for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n Innovative Technology for Clinical Microbiology Be Exploited? CHEST 2009, 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