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發炎要吃什麼藥?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 CKD),定義為腎臟功能受損且歷經3個月仍無法恢復,依程度不同而有1~5期之分。腎臟主要功能是將體內廢物以及多餘的水分排出,所以當腎功能受損時,就容易出現下肢水腫。另外,腎臟也可以維持身體酸鹼和電解質平衡(包括血中鈣、鈉、磷等濃度),產生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以下簡稱EPO)以維持紅血球的正常代謝,也能夠調節血壓。一旦腎臟功能受損,身體就容易有骨質疏鬆、抽筋或貧血等症狀。

慢性腎臟病的藥物治療著重2個層面:一是如何使用藥物減緩殘餘腎功能下降,二是如何適當使用藥物,以避免殘餘腎功能惡化及產生藥物副作用。再者,因為慢性腎臟病的成因不同,包含年紀超過65歲以上,有家族腎臟病病史,糖尿病、高血壓、痛風或蛋白尿(Proteinuria)等慢性病病人,或是平時錯誤的用藥習慣和觀念等,都是容易罹患腎臟疾病的高危險族群。根據不同的成因,醫師治療的用藥也會有所不同,本文將一一介紹各類藥品。

常見8大腎臟病藥物

常見的腎臟病用藥有8大類,包含:

降蛋白尿藥品

如Dipyridamole或Pentoxifylline,都是屬於非選擇性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的抑制劑,具有抗發炎及抗氧化的作用,可減少腎臟發炎並改善蛋白尿。這兩種藥品常運用在治療初期腎臟病的微蛋白尿,但它們可能會造成胃不舒服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等腸胃不適的問題,服藥時最好併服食物。

降血壓藥品

腎功能異常有時可能合併高血壓,降血壓藥物的首選: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簡稱 ACEI),和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ngiotension Receptor Blocker,簡稱 ARB),這兩類藥品不但可以降低血壓、改善尿酸,還可以改善蛋白尿,所以常當作第1線藥物來治療腎病高血壓合併蛋白尿的患者,即使是血壓正常的腎病患者,也可用來減少蛋白尿和抑制腎小球硬化,但需量測血壓,留意是否有低血壓、暈眩、高血鉀、頭痛、疲倦、腹瀉、背痛等副作用。

磷酸鹽結合劑

高血磷症(Hyperphosphatemia)是長期洗腎的嚴重併發症之一,病患會有皮膚發癢、骨頭疼痛等症狀,可藉由口服磷酸鹽結合劑,讓藥物與食物中的磷酸鹽結合,降低磷的攝取。常見的如鈣離子製劑(碳酸鈣、醋酸鈣),但可能會有便秘、噁心、嘔吐、脹氣等副作用,或也可以服用鋁磷酸鹽結合劑,但長期服用可能會造成鋁中毒,建議短期使用。

腎臟發炎要吃什麼藥?
(延伸閱讀:加工食品和飲料磷含量高!腎臟病患者應少吃)

鈣質補充藥品

腎衰竭(Kidney failure)會造成成人低血鈣症(Hypocalcaemia),患者可能出現高血壓、心律不整(Arrhythmia)、抽搐、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此時就需補鈣(碳酸鈣、檸檬酸鈣),若出現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Hyperparathyroidism),則需骨三醇或維生素 D 來治療,但需小心高血鈣(Hypercalcaemia)、皮膚炎等副作用。

貧血改善藥品

由於慢性腎臟病後期的造血機能退化,患者容易有貧血的症狀。醫師會依病患的血色素及血比容定期,在靜脈或皮下注射EPO或補充鐵劑。EPO最常見的副作用為血壓升高,這是因為血管的收縮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導致血管阻力上升所導致。其他副作用還可能會造成骨骼關節疼痛和畏冷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少見有腹瀉、噁心、嘔吐、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而鐵劑則可能出現便祕、黑便、噁心等副作用。

降血脂藥品

對於慢性腎臟前3期併有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的患者,建議給予史他汀(Statins)類藥物,以便降血脂。史他汀類藥物可以有效地減緩腎絲球過濾率(GFR)退化的速度、降低蛋白尿情形,並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的死亡率。

腎功能保護劑

對於需接受顯影劑檢查的慢性腎臟病患,可於攝影檢查前1天服用乙醯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NAC),有助預防顯影劑引發腎病變(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

降尿酸藥物

尿酸與許多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有相關,降低尿酸除改善痛風外,也可改善腎功能和降低心血管疾病併發的死亡率。適用的藥物如異嘌呤醇(Allopurinol)、Febuxostat、本補麻隆(Benzbromarone)等。

腎臟發炎要吃什麼藥?

【推薦閱讀】

  • 腎臟病藥物知多少?(二)慢性腎臟病五期用藥介紹
  • 腎臟病藥物知多少?(三)高血磷用藥磷結合劑
  • 泌尿健康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一、還在「腎臟」跟腎藏發炎搞不清嗎?

(一) 腎臟發炎是什麼?


腎發炎,可以分為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腎絲球腎炎、慢性腎炎等,由於腎臟是人體掌管代謝過濾的器官,因此腎臟發炎會影響我們的新陳代謝、電解質平衡還有調解水分等功能。

腎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主管一切代謝的平衡和廢物的排泄,或許你會好奇腎臟發炎嚴重嗎?腎臟發炎會怎樣嗎?

就人體內部而言,其實是滿嚴重的病狀,因為代謝平衡一旦失調,影響健康的範圍絕對是超過腎臟本身的!

(二) 腎臟發炎原因

通常腎臟發炎的原因不外乎是細菌感染、本身慢性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引起,或是不當使用藥物導致

大家去做健康檢查時,可以注意幾個和腎臟發炎指數相關的數值,除了抽血報告,尿液檢查也很重要,血尿和蛋白尿都可能跟腎臟功能出問題有關!

(三) 急性腎臟發炎vs慢性腎臟發炎

而腎發炎依症狀時間的長短,又可以分為急性腎臟炎和慢性腎臟炎,一起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

★急性腎臟炎

  • 腎絲球腎炎:腎絲球是腎臟過濾的基本單位,可分為原發性的腎炎(無其他疾病引起)和繼發性的腎炎(由其他疾病引起,例:糖尿病、高血壓、自體免疫疾病等)
  • 腎盂腎炎:女性常見的腎發炎種類,通常是由細菌經由尿道、膀胱感染腎臟所引起的發炎反應。
  • 腎小管炎:一般是由藥物引起的發炎反應,例如不當使用抗生素、止痛藥等。

★慢性腎臟炎

通常是因急性腎臟發炎沒有妥善治療或沒有痊癒,若腎臟受損長達3個月以上,就會演變成慢性腎臟炎,導致腎功能衰退、不全。

二、腎臟發炎症狀

(一) 腎發炎症狀看過來!

一般來說,不同種類的發炎部位,腎臟炎症狀也不盡相同,老一輩有腎臟炎的甚至會說是「腰子痛」,這是常見的腎臟發炎症狀腰痛。

另外像急性腎臟炎症狀中,腎盂腎炎的症狀為發燒、畏寒、腰痛等,腎絲球腎炎的症狀為少尿、水腫、高血壓等,腎臟發炎沒發燒也是有可能的事。

這邊介紹大家,有5個指標可以判斷是否為腎臟發炎的症狀:

腎臟發炎要吃什麼藥?

  • 尿液不正常,出現大量泡泡尿或血尿
  • 身體有水腫、浮腫症狀
  • 身體出現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 容易疲倦、食慾不振
  • 臉色蒼白、容易頭暈甚至貧血

通常最好判斷的是尿液,若突然出現尿量、尿液顏色有明顯改變,或持續有腎臟發炎血尿或泡泡尿一陣子了,請盡快找腎臟科就醫治療。

(二) 急性腎盂腎炎症狀

這裡特別和大家介紹最常見的急性腎臟炎:腎盂腎炎。腎盂是輸尿管上方、腎臟內部側邊的一個囊狀空腔,負責收集腎臟形成的尿液,再把尿液輸出到輸尿管、膀胱。

通常引發腎盂發炎的原因是細菌沿著膀胱、輸尿管感染導致,常好發於女性身上,因為女性的尿道比較短。

若感染腎盂腎炎,常見症狀有:腎臟發炎腰痛、發燒、發冷等,還會有腎臟發炎頻尿、排尿困難、解尿痛等症狀,另外也有可能腎臟發炎想吐、噁心、食慾不好等狀況。

再次提醒大家,若有上述種種跡象,請一定要去泌尿科或腎臟科就醫治療,若不慎拖到醫治黃金期,轉變成慢性腎臟炎的話就不好了!

三、腎臟發炎 飲食怎麼吃?

通常有腎臟發炎症狀飲食必須要少油、少鹽、少糖,而且高鈉、高鉀、高磷的東西也要少碰!另外像蛋白質也是腎發炎的患者需要減少攝取的,因為會加重腎臟代謝的負擔。

腎臟發炎要吃什麼藥?

那麼,腎臟發炎多喝水是可以的嗎?答案是不對!由於腎臟1天能代謝的水量有限,如果過度飲水的話反而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若是大家有腎臟功能及高血壓的症狀,一定要配合醫生指示進行適當的限水

另外大家也會好奇,腎臟發炎可以吃什麼水果?像是蔓越梅、葡萄、桑椹、黑棗等富含花青素的水果很適合腎發炎的人吃;反之,高鉀水果就要避免,像:香蕉、哈密瓜、楊桃、木瓜、百香果、火龍果等

四、腎臟發炎 住院是必須的嗎?

首先腎臟發炎看什麼科?一般來說,若是腎本身的問題,就是看腎臟科,而腎盂腎炎因為是從泌尿道的逆行性感染,大部分會求助泌尿科做腎臟發炎檢查。

(一) 腎臟發炎怎麼辦?

那到底腎臟發炎怎麼辦?腎發炎一定要住院嗎?腎臟發炎住院費用要多少?這就要看看你感染的是哪種腎炎!

★腎盂腎炎

  • 感染腎盂腎炎的病患大部分需要住院治療,因為病狀疼痛難耐,又容易引發敗血症等併發症,住院觀察是最佳的選擇。

★腎絲球腎炎

  • 通常不用住院治療,大都門診醫治即可,但是若病情惡化或加劇,就需要住院做腎臟切片檢查。

而腎臟發炎住院費用的部分,每家醫院的收費標準不同,金額也都不一樣,但基本上醫院會分有健保負擔的病房和自付額的病房,下面和大家分享健保的住院費用分擔比率:

病房別 部分負擔比率
5% 10% 20% 30*
急性病房 X 30天內 31-60天內 61天以上
慢性病房 30天內 31-90天內 91-180天內 181天以上

(二) 腎臟發炎多久會好?

腎臟炎痊癒的時間依慢性和急性腎臟炎區分,慢性腎臟炎的話就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必須配合醫生治療以防腎臟功能逐漸低下,最後變成腎臟發炎洗腎的狀況。

急性腎臟炎的話大多在10-14天內可以治癒,這期間一定要配合醫生指示,如實做好腎臟發炎保養的動作,限制水分和飲食的攝入,才不會讓病情惡化!

CTA - 諮詢泌尿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