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一定要看醫生嗎?

帶狀皰疹一定要看醫生嗎?

常聽老一輩的人說,皮蛇長一圈就會要人命。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指出,皮蛇通常是長在單側,如果是往兩側長,代表他的免疫力低下。如發現身上長水泡、疹子,甚至異常刺痛,趕快就醫,才可避免「帶狀疱疹後神經痛」。

延伸閱讀:冬天易誘發「皮蛇」,快提升免疫力!「初期症狀」要警覺

免疫力差時容易發作

俗稱的皮蛇,就是所謂的帶狀疱疹。帶狀疱疹就是小時候長水痘,好了之後,水痘病毒會藏在神經節裡面,等到長大或年紀大,免疫力比較差的時候,它就會跑出來。皮膚就會出現小水泡和一些疹子,並沿著神經節分佈。

帶狀皰疹一定要看醫生嗎?

示意圖/TVBS

皮蛇長一圈就會死掉?

林志豪指出,大部分的皮蛇都長在單側,很少會長在兩側。當然有少數人免疫功能比較差的人,它會長得好像快一圈,但通常兩側都會長就代表他可能免疫力非常差,例如有癌症或是一些免疫力比較低下的人,也代表他身體通常不好。所以傳說中長一圈就會死掉,其實不是因為皮蛇長一圈,是因為本身疾病、免疫力很低的關係。

延伸閱讀:水泡痛如火燒、繞一圈就致命?皮蛇不必「斬」 提升免疫力就好

常伴有神經痛

皮蛇除了會有水泡、疹子之外,常常會伴隨著一些神經痛,會有些異感痛、燒灼感、針刺感,讓人非常的不舒服。它分佈的範圍,會影響到病人的生活品質。

通常皮蛇常長在腰部,但有少數人會長在譬如說肛門附近,可能會引起大小便失禁;如果長在頸椎方可能會引起手沒力;長在頭部就會頭痛,長在眼睛周圍比較嚴重會導致失明,在耳朵則會影響聽力。

延伸閱讀:得皮蛇最怕留下神經痛  專家:長在這裡要小心

看神經內科的原因

一般長皮蛇,可以明顯看到皮膚的症狀,所以大部分人會先去看皮膚科醫師。皮膚科醫師確診是皮蛇之後,會開一些口服的抗病毒藥,或是抹一些抗病毒藥膏讓皮蛇可以趕快好。

皮蛇的症狀,前面兩個禮拜水泡會慢慢的結痂,大概一個月就會恢復,為什麼要看神經內科?帶狀疱疹除了會有皮膚的症狀,最麻煩的就是會有神經痛,也就是所謂的「帶狀疱疹後神經痛」。

帶狀疱疹在皮膚結好了之後,大概一個月到三個月,它會開始在長帶狀疱疹的神經節突然出現一些非常刺痛、針感痛或是燒灼痛。這種痛是三大神經痛之一,它會讓人痛到晚上睡不好覺、白天沒辦法工作,影響到生活品質。所以這時候就會轉進來神經內科,醫師會根據疼痛的一些性質,給他一些神經穩定劑,減少疼痛的機會。

另外可能有些比較特殊部位,譬如說頸椎的部位,或是一些腰椎的部位,可能要做一些神經傳導檢查,才能確保帶狀疱疹不會影響到後續的生活品質。

皮蛇的好發族群

帶狀疱疹好發的族群,大概是50歲到85歲。另外免疫力功能低下的人,如癌症或是接受一些免疫抑制劑的治療或是糖尿病的病人,以及長期熬夜、營養不良的老人家,也是帶狀泡疹好發族群。

帶狀疱疹在治療上,前面三天72個小時是黃金期,如果範圍越大,未來出現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機率也就越高、時間也會越久,最好是能在發病後的前三天給予抗病毒藥物,將病毒的範圍侷限在較小的範圍,降低出現後續的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機率。

日常中加強免疫力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免疫力低下,一定要睡得好,另外也要有紓壓方法,如多運動、深呼吸;如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一定要控制好。

另外多運動,可以幫助免疫力提升,如果是帶狀疱疹好發的族群,也可以考慮打帶狀疱疹的疫苗,降低發生率和嚴重程度。

總結來說,皮蛇會不會長一圈就死掉?其實不會,沒有那麼可怕。但如果真的有皮蛇一定要趕快找專科醫師治療,減少之後的帶狀疱疹神經痛。

◎資料來源:林志豪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拒絕皮蛇上身,專家教你攝取「關鍵營養素」強化人體免疫力

得過一次「皮蛇」就終生免疫?專家這樣說

別再「斬皮蛇」!把握帶狀疱疹治療黃金期減緩疼痛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帶狀皰疹一定要看醫生嗎?

【早安健康/周舒涵報導】帶狀皰疹一發作,身上起一整片又痛又癢的紅疹,抓也不是、靜養也不是,直讓人大呼難受;更可怕的是,如果病毒侵襲到眼睛等重要器官,更可能引起失明等嚴重後果!帶狀皰疹症狀包括疼痛、小水泡等,想預防帶狀皰疹發作就需要良好的免疫力,藉由強化免疫力的飲食、睡眠等方法,就能加速康復、避免復發!

帶狀皰疹看哪科? ➤ 家庭醫學科、皮膚科、神經科


帶狀皰疹俗稱為「皮蛇」,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活化引起的皮膚病。帶狀皰疹症狀是伴隨疼痛一起產生的小水泡,以前是老年人常罹患的疾病,但現在20到30歲的年輕世代,罹患帶狀皰疹的人數正在增加中。帶狀皰疹容易在疲勞、睡眠不足、生病等免疫力低落時發病,應盡量在初發時期就前去求醫,完治後也需要注意防曬,以免造成斑痕殘留。

帶狀皰疹初發時常會被誤以為是蚊蟲叮咬,或者是因為使用藥用貼布而起的疹子,但由於抗病毒藥物越早服用越能快速發揮效用,如果產生皰疹症狀,應盡量在初發時期就前去求醫,完治後也需要注意防曬,以免造成斑痕殘留。

帶狀皰疹發病原因

日本皮膚科醫師平田雅子指出,帶狀皰疹是因病毒感染而導致的疾病,而非經由他人傳染。主因是小時候罹患的水痘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這種病毒會在水痘治好之後,潛伏於脊髓左右延伸而出的知覺神經,在一些特定時機活性化而發病。

帶狀皰疹容易在免疫力低下的時候發病,例如疲勞、睡眠不足、生病等抵抗力低落的時候。每天都在極大壓力的狀態下工作的人需要特別注意,以及穿得太少導致身體寒冷、沒有攝取充分的營養也都會造成免疫力低落。

帶狀皰疹(皮蛇)症狀

許多帶狀皰疹的症狀是從針扎一般的連續刺痛開始的。該開始時會產生像是被蚊蟲叮咬般紅色的疹子,不久之後會變成小水疱。一般而言,水疱會沿著神經在身體單側呈帶狀擴散,但也有不是帶狀的病例發生。

先前一名女子赴日爬富士山,不料下山後左側膝蓋、髖關節不時刺痛、抽痛,上下樓更是舉步維艱,她原以為是爬山過度使用關節導致不適,接連看了復健科、骨科,還買了護膝希望緩解症狀,但疼痛不減反增,讓她坐立難安,直到左小腿、腳背出現點點紅疹,就醫後才發現一切都是帶狀皰疹惹的禍。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庭驊表示,帶狀皰疹俗稱皮蛇,通常沿著單側的單一感覺神經皮節分佈,最常出現的位置是在軀幹、臉部、四肢近端等部位,四肢遠端的帶狀皰疹雖較不常見,但在皮膚科的門診也偶爾會看到。 (編輯推薦:蔡詩萍疫後「皮蛇爬上臉」逼近眼眶!醫師提醒:帶狀皰疹爬這3處更要當心)

楊庭驊醫師表示,根據女子皮疹的分布,病毒應是潛伏在腰椎第五神經節,因為攀爬富士山耗費體力、休息不足,導致帶狀皰疹發作,在日本期間的不適則是帶狀皰疹的前期徵兆,通常一週後即進入發作期,除了疼痛持續,也會開始長出紅疹、典型的群聚水泡,水泡在一般人大約於一週到兩週後結痂,持續兩至三週後結痂脫落,進入病程的尾聲。

值得注意的是,帶狀皰疹初期可能僅有單側局部的麻癢或疼痛症狀,不會出現典型皮疹,病患很容易因為發病部位疼痛誤以為是其他疾病,還曾有病患胸痛難耐而掛急診,也常見病患會到腸胃科、復健科、骨科求診。

另,雖然常見的帶狀皰疹發生部位是胸部至背部、腹部等身體軀幹的部分,但臉部和四肢也有發病的可能。水疱變成瘡痂之後就算是治好了,在這期間,從產生紅色疹子開始到治療完畢平均需要19天左右的時間。

由於帶狀皰疹的病毒特性就是噬食神經,所以會造成神經受損發炎,並導致起疹子、水泡等的皮膚症狀,然而當免疫系統發動攻勢戰勝病毒後,或許皮膚上的水泡已消失,但神經受損的部分還需要更長時間修復,因此,才會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情況。

楊庭驊醫師提醒,由於病毒會侵犯神經引起神經發炎疼痛,嚴重者甚至難以入睡,且有些病患在皮膚病灶痊癒後,仍會面臨皰疹後的神經痛,影響生活品質;一般而言,60歲以上長者以及合併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的患者,疼痛程度較為明顯。但也不必過於擔心,令人困擾的後神經痛,通常可以在專科醫師開立適當的止痛藥、輔以低能量雷射或止痛貼片等方式,達到良好的控制。

伴隨而來的神經痛,就像電流般一陣陣在身體流竄,症狀輕微者1至2小時發作1次,症狀嚴重者則有可能在半夜睡覺時被痛醒,容易影響睡眠,甚至是生活與情緒。

只要聽從醫生的指示,就能完治帶狀皰疹!為了預防水泡治好卻留下了疼痛,下一頁帶狀皰疹治療方法一定要看

2020-01-19 10:19:56

如果帶狀疱疹同時出現神經症狀,或病灶在眼部等較較棘手部位,就醫選擇改變,依序是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與基層診所。br/圖/123RF 如果帶狀疱疹同時出現神經症狀,或病灶在眼部等較較棘手部位,就醫選擇改變,依序是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與基層診所。
圖/123RF

民眾發現自己有帶狀疱疹後,如何選擇就醫院所?健保大數據發現,選擇基層診所就醫的民眾最多,其次為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最後是地區醫院。不過,如果帶狀疱疹同時出現神經症狀,或病灶在眼部等較較棘手部位,就醫選擇改變,依序是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與基層診所。

超過六成 選擇診所就醫

107年因帶狀疱疹在基層診所就醫人次為55萬4477,占總就醫人次89萬2266的62.14%,顯示民眾有帶狀疱疹,多選擇基層診所就醫。全台收治患者最多的十家診所,有六家全年患者人數逾千,超過所有地區醫院及部分區域醫院,甚至與部分醫學中心收治人數相當。

醫學中心以林口長庚排名第一,107年看診人數約4214人,接下來依序為中國附醫的3364人、台大醫院3019人、台中榮總2345人,以及台北榮總2940人。但區域醫院看診人數也不少,例如排行第一的市立聯醫,看診人數3423人,接下來的振興醫院、雙和醫院也各有一千多人。

病灶複雜 大醫院經驗較多

少數基層診所也同時處理帶狀疱疹神經痛,只是案例較少,處理病灶生長於眼部等其他特殊狀況,經驗明顯更少。健保署長李伯璋認為,這樣的就醫趨勢符合分級醫療,多數帶狀疱疹能在基層診所得到很好照顧,除非病灶位置複雜,例如長在眼睛恐傷及眼角膜,有失明風險等,需倚靠醫院的專科照顧。

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也表示,一般皮膚科診所能解決九成以上的皮膚疾病,帶狀疱疹正是其中之一。但若患者本身病況比較複雜,例如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或帶狀疱疹病灶同時長在兩個部位以上,應至規模較大的醫院就醫。

傷口糜爛 住院打抗病毒藥

全年因帶狀疱疹住院人數約9095人,收治人數以台北榮總最多,因帶狀疱疹住院者多為80歲以上,住院科別最多的是感染科,其次是神經科與皮膚科。由於80歲以上長者除了可能有慢性病,免疫力、體力也相對差,可能演變成為重症而需要住院。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教授紀景琪說,需住院者多是瀰漫性帶狀疱疹或是傷口面積較大。如長在眼睛周邊的帶狀疱疹,疹子已經占據額頭的一半以上;有些水泡流湯,身體傷口濕濕爛爛,不利於照顧。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感染醫學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景泰表示,除了皮膚照護問題,也可能是患者無法吞嚥口服抗病毒藥物,只能透過針劑施打,必須住院才能執行。住院通常不會超過五天,若沒有病房,會建議患者每兩天回診一次。

糖尿病患者 容易出現重症

107年帶狀疱疹患者因其他疾病就醫次數,以糖尿病排名第一,總人數約一萬人,其次依序是高血壓性疾病、食道、胃及十二指腸疾病、缺血性心臟病、急性腎衰竭、急慢性腎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等。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表示,糖尿病屬於免疫機能較差的族群,不只是帶狀疱疹好發族群,若同時有其他的疾病或是傷口,也容易出現重症,甚至可能不斷復發。通常這類的糖尿病患者都是「血糖控制不佳」,建議血糖仍需透過藥物以及飲食控制,才能避免其他疾病出現。

分析帶狀疱疹就醫人數最多的月分,105年就診人數最高在8月,最低在2月;106年最高為10月,最低為1月;107年最高為12月,最低為2月。醫界過去常宣導,帶狀疱疹常見於秋冬,天氣變化會影響免疫功能,但近三年健保統計,患者人數最多是八至十二月,一改過去既定印象。

黃毓惠指出,現代人生活受到溫度劇烈變化影響較少,可能因為上班場所多在室內,而公共場所多空調,加上民眾非常關注天氣,據此決定穿著與行動,因此影響變小。

帶狀皰疹 皮蛇 水泡 糖尿病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帶狀皰疹要看醫生嗎?

感染帶狀皰疹應該哪一科? 由於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帶狀皰疹是生長在皮膚上,因此一般人會優先考慮找皮膚科的醫生。 不過,在最初期只有神經痛、沒有發生水皰的時候,病人會去神經內科、骨科,甚至有因腹痛而到腸胃內科去求診者。

帶狀疱疹 哪一科?

皮膚醫學會發言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也表示,一般皮膚診所能解決九成以上的皮膚疾病,帶狀疱疹正是其中之。 但若患者本身病況比較複雜,例如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或帶狀疱疹病灶同時長在兩個部位以上,應至規模較大的醫院就醫。

帶狀皰疹很癢怎麼辦?

帶狀疱疹因為有水泡和化膿的情形,最須防 止細菌感染;而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則是最常見的 後遺症。 治療主要分為局部用藥,以及口服藥。 ∎ 局部用藥:局部的清潔、止即可;如果化膿, 則須要早晚使用抗生素藥膏換藥;局部的抗病 毒藥物,臨床上證明無實質上意義。

帶狀皰疹多久會好?

約2至4個星期內皮膚逐漸痊癒,如果疼痛持續3至6個月,可稱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建議尋求醫師協助。 帶狀皰疹大部分出現在胸腰部、大腿等部位;謝彌堅提醒,若發生在眼周附近、耳朵、生殖器等部位,則須立即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