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箱讀書會主持人

流行的影片在同儕之間傳播迅速,師長多落得瞠乎其後,若然要跟兒童分享一些影片資源,又從何入手好呢?我多往科教節目、科普影片、閱讀欄目等方向思考,而其中比較能符合兒童興趣的材料,放眼沒有比《烤箱讀書會》合適了。

《烤箱讀書會》串連了烘焙與閱讀活動,是少有創意組合──即便本身對閱讀沒有太大愛好的人,也能從烹飪教學的過程中,找到自己能享受這個節目的舒適角落。

而我看《烤箱讀書會》,其實有更多細節動人。譬如它常以小主持人的生活故事切入,勾連當天共讀的繪本內容,又配上相應的討論與引導,學生其實能讀到更多底蘊:其他孩子的表演、說故事的技巧、參與讀書會的秩序、個體之間迥異的個性等,都可以獨立出來與小觀眾介紹。

所以,我很早就在校園裡推廣這個節目,採取自由參與的做法,由於缺乏群眾效應,而供孩子自由選擇的項目亦多,往往看不出成效與小觀眾的態度如何。疫情後復課,為了減少接觸,孩子的校園生活有了較大的變化,既必須佩戴口罩,動態活動亦相應取消,在一日的閱讀時段裡,除了看書,能跟閱讀沾邊、能引起學生對閱讀興趣的活動,莫如看影片,此時《烤箱讀書會》節目便成了最好的選擇之一。

日前,給五年級的學生放映了其中一齣《烤箱讀書會》:造的點心是「餅乾起司蛋糕」,共讀的繪本為李歐.李奧尼的《這是我的》。孩子邊看,我邊觀察他們的反應,雖不能保證每一個人都興趣盎然──學生偶有嬉笑,也有同伴之間的短暫交流──大體來說,這檔節目對他們而言都是新奇的、有趣的,畢竟烘培與所讀到的書籍,未必是他們日常有機會接觸的內容。

{"data":{"to":"Ncewfmwbi","roomName":"Ncewfmwbi-","info":"{\"UD\":\"Ncewfmwbi\",\"N\":\"R09PRCBUVue2sui3r+abuOaIvw==\",\"T\":\"V\",\"SU\":\"\\\/goodtvstore\\\/\",\"I\":\"\",\"R\":\"Ncewfmwbi\",\"ST\":\"1\",\"NR\":\"0\",\"BK\":\"N\"}"},"rscode":0,"result":"OK"}

为提倡亲子共读、快乐阅读,GOOD TV去年推出全新自製儿童节目《烤箱读书会》,由知名绘本工作者刘清彦老师及星光大道歌手李宣榕,担任阿达叔叔和宣榕姐姐,带领小朋友动手做点心,利用烘焙时间和小朋友共读绘本,分享故事及好听的诗歌。

没想到刘清彦、李宣榕这两位主持新手,在赵自强、薛纪纲等入围老手中获评审青睐,典礼中,还因为颁奖人纳豆拆错得奖人信封,让两人获奖消息「提前曝光」,成了会中意外的插曲。

上台领奖时,李宣榕说:「感谢主,把这个奖项、荣耀归给祂!」同时感谢GOOD TV製作团队,因着共同理念及基督信仰,把《烤箱读书会》这么好的节目带给大家,儿童节目还是有许多人在关注,此次主持人入围、得奖,就等于是节目入围、得奖。

歌手出身的李宣榕,从未想过投身主持领域,是《烤箱读书会》节目给了她做梦的勇气。得知入围金鐘奖后,其实并没有获奖的信心,有天神对她说:「孩子,你为何不敢和我一起做梦?」当下落泪,重拾追梦的勇气。

「感谢上帝,这真的是出人意外的恩典!」自认完全不会主持的刘清彦,本业是儿童文学界的知名老师,烤箱读书会是他10多年前带过的读书会模式,去年透过GOOD TV转化成电视节目呈现,他很感谢节目製作团队对主持新手的宽容与协助,当中包括李晶玉和何戎夫妇在主持上的提点,以及许多朋友的情义相挺,才成就这一切。

「得奖或不得奖,高兴或伤心,一天就够了,因为我知道接下来上帝还要我继续做什么。」刘清彦最大的盼望,就是能将节目中「亲子共读」的阅读型态,推广到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中,使更多的家庭能从中得到帮助与祝福。

金鐘评奖审认为刘清彦、李宣榕获奖关键是默契十足。绘本创作者的刘清彦与歌手出身的李宣榕,都将各自专业以最自然的方式表现在节目中,成功吸引观众目光。GOOD TV表示,《烤箱读书会》今年获奖连连,未来将本着「家庭电视台」的定位,继续製作更多优质的儿童节目。

為提倡親子共讀、快樂閱讀,GOOD TV去年推出全新自製兒童節目《烤箱讀書會》,由知名繪本工作者劉清彥老師及星光大道歌手李宣榕,擔任阿達叔叔和宣榕姐姐,帶領小朋友動手做點心,利用烘焙時間和小朋友共讀繪本,分享故事及好聽的詩歌。

沒想到劉清彥、李宣榕這兩位主持新手,在趙自強、薛紀綱等入圍老手中獲評審青睞,典禮中,還因為頒獎人納豆拆錯得獎人信封,讓兩人獲獎消息「提前曝光」,成了會中意外的插曲。

上台領獎時,李宣榕說:「感謝主,把這個獎項、榮耀歸給祂!」同時感謝GOOD TV製作團隊,因著共同理念及基督信仰,把《烤箱讀書會》這麼好的節目帶給大家,兒童節目還是有許多人在關注,此次主持人入圍、得獎,就等於是節目入圍、得獎。

歌手出身的李宣榕,從未想過投身主持領域,是《烤箱讀書會》節目給了她做夢的勇氣。得知入圍金鐘獎後,其實並沒有獲獎的信心,有天神對她說:「孩子,你為何不敢和我一起做夢?」當下落淚,重拾追夢的勇氣。

「感謝上帝,這真的是出人意外的恩典!」自認完全不會主持的劉清彥,本業是兒童文學界的知名老師,烤箱讀書會是他10多年前帶過的讀書會模式,去年透過GOOD TV轉化成電視節目呈現,他很感謝節目製作團隊對主持新手的寬容與協助,當中包括李晶玉和何戎夫婦在主持上的提點,以及許多朋友的情義相挺,才成就這一切。

「得獎或不得獎,高興或傷心,一天就夠了,因為我知道接下來上帝還要我繼續做什麼。」劉清彥最大的盼望,就是能將節目中「親子共讀」的閱讀型態,推廣到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中,使更多的家庭能從中得到幫助與祝福。

金鐘評獎審認為劉清彥、李宣榕獲獎關鍵是默契十足。繪本創作者的劉清彥與歌手出身的李宣榕,都將各自專業以最自然的方式表現在節目中,成功吸引觀眾目光。GOOD TV表示,《烤箱讀書會》今年獲獎連連,未來將本著「家庭電視台」的定位,繼續製作更多優質的兒童節目。

李宣榕高中起改从母姓,由“彭”改成“李”,用泰雅族原住民身分申请学业补助津贴。弟弟先天性肢体残缺,李宣榕说,改姓是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但每次解释改姓之事,总要将弟弟的事再提一次,每提一次,心就痛一次,填写基本资料时,也会不时想到改姓的心酸,但为了家里,再严重的不舒服都要调适,“起初爸爸不赞成,但为了生活,我们学会了妥协。”

改姓后,李宣榕得到北一女每学期学杂费50%补助约4万元,北医药学系每学期2万奖助学金补助,目前大二升大三的她共获8万元补助。因为弟弟,李宣榕从小立志学医,但碍于学费和须读7年,她只得放弃梦想。她坦言,当初参加比赛是为了奖金,成名却是意外。

星光帮的爆红,超乎大家想像,更让这批原来只是单纯爱唱歌的年轻同学们措手不及。一切从一个歌唱比赛开始。对于电视台、对于制作单位、对于唱片公司、对于跟著哭笑的广大观众、对于首当其中的星光帮同学们,这一切来得快来得太急,是谓“奇迹”。

李宣榕高中起改從母姓,由「彭」改成「李」,用泰雅族原住民身分申請學業補助津貼。弟弟先天性肢體殘缺,李宣榕說,改姓是為了減輕家裡負擔,但每次解釋改姓之事,總要將弟弟的事再提一次,每提一次,心就痛一次,填寫基本資料時,也會不時想到改姓的心酸,但為了家裡,再嚴重的不舒服都要調適,「起初爸爸不贊成,但為了生活,我們學會了妥協。」

改姓後,李宣榕得到北一女每學期學雜費50%補助約4萬元,北醫藥學系每學期2萬獎助學金補助,目前大二升大三的她共獲8萬元補助。因為弟弟,李宣榕從小立志學醫,但礙於學費和須讀7年,她只得放棄夢想。她坦言,當初參加比賽是為了獎金,成名卻是意外。

星光幫的爆紅,超乎大家想像,更讓這批原來只是單純愛唱歌的年輕同學們措手不及。一切從一個歌唱比賽開始。對於電視台、對於製作單位、對於唱片公司、對於跟著哭笑的廣大觀眾、對於首當其中的星光幫同學們,這一切來得快來得太急,是謂「奇蹟」。

陳美齡是不折不扣的「學霸媽媽」,不但她自己是美國史丹佛教育學博士,她同時把自己3個孩子全送進史丹佛唸書。她曾出了一本《50個教育法,我把3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裡頭講的不是教兒子怎麼考試、如何看功課,反而是家長要覺悟的教養心態、希望兒子擁有的15種力量、培養好學態度以及跟青春期孩子應對的方法等。陳美齡說,怎麼當媽媽這件事,比起去念教育學博士,3個兒子反而教了她更多。(延伸閱讀:三個孩子都念史丹佛 陳美齡:拿掉好壞定見,做欣賞孩子性格的伯樂)

30年前日本版「挺身而進」

烤箱讀書會主持人
陳美齡曾以職業母親身分到日本國會發言,為工作中的媽媽爭取更友善的對待。圖片來源:三聯書局(香港)提供

一切要從1986年在日本發生的「美齡論爭」說起。陳美齡14歲在香港出道後,17歲到日本發展,隨後她與日籍先生結婚,於1986年生下大兒子和平,因為她餵母奶,家裡離東京電視台又有兩小時的車程,在節目編導同意下她帶著兒子一起去電視台上班,卻意外引發爭議,有人同意,但更有保守人士挑戰:「帶小孩上班,會給人麻煩」、「對孩子也不好」、「結了婚,生了孩子,就該守婦道」、「又想生孩子,又想追求事業,太貪心了!」她甚至出席國會,希望社會多理解兼職媽媽的困難,更要在公眾場合多接受小朋友的存在。1988年「美齡論爭」得到日本新流行語大賞的大眾賞,美國《時代雜誌》也報導此事,沒想到,意外開啟了陳美齡就讀史丹佛大學的淵源。

廣告

當時陳美齡並不是執意挑戰保守的日本社會,也不懂性別平等,單純出自一個工作媽媽想同時照顧好孩子的心。後來一位史丹佛大學女權經濟學教授建議她到史丹佛唸書,這個論爭就不會停留在一個藝人遭受攻擊的程度,而可能有機會改善下一代婦女的整體處境。幾度猶豫下,陳美齡抱著兩歲的大兒子前往美國讀書,並在就學期間生下二兒子昇平。

孩子是哲學家,別小看他們

陳美齡回憶,有次在「道德研究課」上,教授問:「什麼樣才叫做理想的家庭?」她以為只要有父母、兄弟姐妹就是了,教授要她回家想想明日再談。

廣告

陳美齡很頭痛,因為回家也沒人可以聊,只有3歲的大兒子。洗澡時她問:「和平啊,什麼樣才是最好的家庭呢?」兒子只顧著把手上的小鴨鴨推來推去,根本沒回答。睡覺之前和平忽然說:「媽媽,我想到了,最好的家庭就是,當你想起家裡的人的時候,(手指著陳美齡的心)這裡就暖暖的。」提到這句,陳美齡鼻頭就紅了。

「我以為他沒在聽,沒想到他一直在思考。小孩是philosopher(哲學家),這個答案真好,我想不出來啊,所以千萬別小看他們!」陳美齡說。

廣告

在史丹佛修課結束,陳美齡回到日本,白天忙演藝工作、晚上等孩子睡了就繼續回書房寫論文。論文反覆的修改很磨人,有一晚,昇平拉了被子不作聲的爬到書桌下,抱著媽媽的腳就睡著了。陳美齡慚愧極了,原來小孩睡著以後也會想媽媽,她乾脆在書房鋪上榻榻米,讓孩子跟她睡在一起。有次先生跑進書房罵:「你要學位還是要命?」她感到孤立無援,只好咬著牙根繼續拼,那時她的目標已經不再是學位,而是趕快寫好論文、精神得以解脫。

烤箱讀書會主持人
陳美齡一門四傑,她和3個兒子都念美國名校史丹佛。圖片來源:三聯書局(香港)提供

那時的陳美齡不但是當歌手、主持節目、到大學演講教書,更是一個博士生、一個媽媽,這麼多重身份難道不會辛苦到想放棄嗎?陳美齡說:「我覺得小孩更可憐,偏偏出生到這個家,媽媽剛好在念博士,好倒楣啊!我自己不可憐,因為是我自己選的嘛!」

廣告

在兩個兒子上小學前,陳美齡經常帶著兩小出門工作,除非是到外地出差,早上她也跟一般媽媽一樣,早起做早餐、便當,晚上最晚7點一定回家,陪孩子一起入睡。陳美齡珍惜小孩在身邊的每一刻,不跟朋友喝茶、也不逛街購物,角色切換的哲學是:「如果我當時在照顧小孩,就會把唱歌表演當成是『我個人的生活』;如果我當時在工作,就會把做媽媽當成『一種享受』。」

不剝奪孩子愛你的機會

2007年,陳美齡發現自己得了乳癌,剛好也是二兒子昇平考大學的一年,兩個孩子都想回日本,在媽媽動手術時陪在身邊,但因為陳美齡考量昇平的期中考很重要,只答應大兒子回來。沒想到,昇平太過擔心媽媽竟然在重要考試交了白卷。談到此,陳美齡懊悔不已,她難受的不是可能影響到昇平入學成績,而是「我做錯了,我以為只要媽媽愛小孩就好了,不是的,小孩也需要愛媽媽,要給他們機會去愛你!」說著說著,她鼻頭又紅了。

廣告

男孩子個性難免比較皮,陳美齡卻從未體罰過三兄弟,因為孩子犯錯時,媽媽的「說道理功」更厲害。大兒子小學低年級時,因漢字測驗考不好,騙媽媽說考卷還沒發,結果陳美齡卻在書包找到一張皺巴巴的70分考卷。問老大為何說謊?他答:「因為我考得不好。」這句話讓陳美齡的心被戳了一下,因為她「愛兒子沒有任何條件」的心,沒有傳達到兒子心中。

後來陳美齡認真跟兒子解釋,無論他是怎樣的小孩,媽媽都喜歡,沒必要隱藏自己。說了第一個謊、勢必要說更多的謊,她不希望母子關係越來越遠……這麼一解釋,抱一抱、哭一哭再繼續說,竟然說了整整8小時。三兄弟知道媽媽的說道理功超強大,被說一次就沒敢再挑戰,「老大8小時,老二6小時,老三5小時,三兄弟笑說,哥哥永遠是最慘的,因為媽媽一開始還不會!」陳美齡自嘲。

陳美齡跟三兄弟零距離,是從孩子還很小,她每天主動跟小孩分享媽媽行程的美好成果,「當媽媽都已經說了很多很多,小孩就比較不好意思只說『沒什麼』!」在他們9歲起,陳美齡就會經常為他們打「青春期預防針」,提早告訴他們青春期會因為荷爾蒙導致身心變化,「當你感到焦躁不耐煩,並不是自己的錯,也不是爸媽害的、兄弟害的,不是同學、老師害的,是荷爾蒙的錯,等一陣子荷爾蒙過去,就好了。」

同場加映|家長一定要做的3件事

除了「家長不能做的10件事」,陳美齡也給現代爸媽幾個「家長一定要做的3件事」建議,就是教孩子閱讀、煮菜、多帶到戶外玩。閱讀是孩子自學的起點,到戶外玩可以開啟孩子的觀察力、感受力,而帶孩子煮菜可以讓他們從小接觸「數學的概念」,菜一共買了多少錢,要做蛋糕需要幾克的麵粉,烤箱設定幾度、幾分鐘,也讓他們接觸營養的概念,一輩子懂得照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