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脏癌第四期有治愈的机会吗

胰脏癌第四期有治愈的机会吗

胰臟是什麼?

胰臟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位於左上腹、胃和脊椎之間,鄰近肝、膽、脾及小腸。

胰臟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含消化酶的胰液。胰液之後會經胰管到達十二指腸,幫助消化食物及製造胰島素調節血糖。另外,胰管亦負責將肝臟分泌的膽汁輸送到十二指腸的膽管。

什麼是胰臟癌?症狀有哪些?

當胰臟有細胞變異增生,侵蝕身體的正常細胞,便會形成癌症,最常見的胰臟癌是外分泌瘤,佔90%。

胰臟病變會減少胰汁和胰島素的分泌,導致食慾不振、消瘦、噁心、嘔吐、肚瀉、消化不良、腹脹等問題。由於這些初期病徵通常不太明顯,很容易被誤以為是普通腸胃不適。

而因為胰臟鄰近消化器官,容易經由血管擴散開去,入侵周邊神經造成痛楚,使上腹部出現與飲食無關的持續疼痛,甚至蔓延至背部。胰臟癌亦可能會堵塞胰管和膽管,令膽汁無法流入十二指腸,造成黃疸,導致眼白和皮膚泛黃、皮膚痕癢、尿液色深、糞便色淺。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時,胰臟癌一般已進入中後期。

胰臟癌的成因

胰臟癌成因不明,醫學界認為有可能是因胰臟的細胞變異增生而導致。胰臟癌可分為外分泌瘤內分泌瘤,前者指胰臟用作分泌胰汁的腺體細胞失控增生,後者則指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腺體細胞增生。

胰臟癌發病及存活率

胰臟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位置隱蔽,所以初期病徵不明顯,不少患者到了癌症中後期才求醫確診。即使可以進行手術切除,患者的存活時間亦較其他癌病患者短,普遍存活期為3至6個月。假如能透過適切治療來控制病情,生存機會也可能提高至5年或以上。

哪些人會較高危?

胰臟癌大多發生在年齡65歲以上人士,如有下列高危因素,患癌風險亦會增加:

  • 吸煙
  • 糖代謝異常
  • 超重
  • 長期過量進食動物脂肪,少吃蔬菜和水果
  • 長期接觸殺蟲劑後、石油或染料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檢查和診斷方法

如懷疑確診,醫生會安排進行以下檢查作診斷:

檢查程序 目的
抽血檢驗 辨別CA19-9蛋白質於血液中的濃度,以得出「腫瘤標記」
超聲波檢查 檢查肝、胰、膽、膽管是否有異常
腹部電腦掃描 確定腫瘤位置、大小、分佈,以及周邊血管、淋巴組織和器官有否受波及
磁力共振檢查 觀察胰管壁是否有癌變
膽管鏡檢查 將光纖軟管經口、喉、食道送入胃以至小腸前端的十二指腸,將內窺鏡透過導管放進胰管或膽管,檢查管道是否有發炎或被腫瘤阻塞等情況
活組織檢查 進行細針穿刺(FNA)程序,以細針穿過皮膚,利用超聲波或電腦掃描引導針頭的位置,抽取細胞樣本作診斷

常見治療方法

手術切除

視乎腫瘤位置而開刀取出,但不適用於癌細胞已擴散到胰臟癌以外的器官與及廣泛影響淋巴結和主要血管的情況

  1.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適用於早期胰頭腫瘤,包括切除腫瘤相關的胰臟、十二指腸、膽囊,甚至部分胃部等
  2. 遠端胰臟切除手術:適用於胰體或胰尾的腫瘤,會一併切除胰體、胰尾、脾臟及連帶的血管
  3. 全胰臟切除手術:屬於大手術,手術進行前醫生會先評估手術風險,一般適用於癌細胞佈滿整個胰臟的情況,包括切除整個胰臟、膽囊、十二指腸、胃下端的幽門、部分膽管和周邊的淋巴結,有需要亦會一併切除脾臟

放射治療

利用高能量輻射破壞癌細胞,胰臟癌患者一般使用體外放射治療

化學治療

利用藥物來殺死癌細胞,通常是由靜脈注射或口服。化療也可作為輔助治療,在手術取出胰臟腫瘤後採用

標靶治療

針對癌細胞突變、增生、或擴散的機制,透過藥物直接阻斷腫瘤細胞生長與修復的能力,多與化療一同使用

延伸閱讀

  • 【手術費】比較香港 12 間私家醫院常見手術收費及套餐價錢!
  • 【標靶藥】標靶治療的費用、副作用、資助及保險全面睇!

胰臟癌期數

根據不同症狀和病情,胰臟癌可分為不同期數,期數愈大,表示腫瘤擴散範圍愈廣。

癌症階段 症狀 治療方法
第一期  早期胰臟癌,腫瘤剛形成,體積不大,癌細胞局限在胰臟部位 腫瘤剛形成,或剛開始擴散,通常可用手術切除;或以2種療法互補,加強療效:如癌腫較大或接近敏感部位,可先用化療或放射治療縮小腫瘤再切除
第二期 癌細胞擴散到胰臟四周的淋巴結、十二指腸、膽管,亦開始擴散到附近的組織或器官,但尚未入侵血管
第三期  胃、脾、大腸等胰臟周邊器官及重要動脈都發現癌細胞,亦可能出現局部淋巴轉移 通常用化療等全身性的療法來主治:當癌細胞開始擴散至周邊組織,腫瘤難以切除,多用化療減慢癌細胞增生。另外亦會進行如胃繞道手術、疼痛治理等治療,以紓緩症狀
第四期  癌細胞已擴散到遠處器官,轉移至較遠的肺、肝等,形成癌變

胰臟癌的併發症

常見胰臟癌併發症有以下幾種:

  • 黄疸:腫瘤阻塞膽管,膽汁無法流入十二指腸,積聚於血液,導致黃疸
  • 痛楚加劇:當腫瘤擴大壓迫神經,腹痛會加劇
  • 腸阻塞:腫瘤阻塞腸道,令食物不能通過
  • 嚴重體重下降,患者可能需要鼻胃管餵飼或靜脈輸入營養補充品
  • 糖尿病:因胰臟癌而切除部分或整個胰臟,都會減少胰島素分泌,令血糖偏高,有機會引發糖尿病

胰臟癌患者的個人護理

患者必須定期覆診,以監察病情及復發徵狀。如有其他症狀包括劇烈疼痛、血糖不穩定,或因手術而出現的感染、出血等問題,則需要進行紓緩治療及護理。另外,患者亦要須注意飲食,避免煎炸食物或味道濃烈的食物,少食多餐(每2至3小時進食一次,份量不要太多),少吃豆類、椰菜、西蘭花及有汽飲品,以減少胃腸氣。

如何預防胰臟癌?

下列幾點有助預防胰臟癌:

  • 均衡飲食:多吃蔬果、高纖及低動物脂肪食物,少吃紅肉、加工、醃製或煙燻食品、高脂肪食物、高鈉 食物、糖分或酒精
  • 避免長期接觸危險化學品如殺蟲劑、石油或染料,或使用時採取保護措施
  • 戒煙
  • 經常做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延伸閱讀

  • 【癌症解讀】癌症期數有哪幾個?良性和惡性腫瘤又怎樣分?
  • 【癌症保險】比較時必須留意保障範圍及「等候期」!

由 Bowtie (保泰人壽,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和 JP Partners Medical(莊柏醫療,綜合醫療保健服務營運商)共同創立,利用革新的科技提供預防性、個人化的健康服務,以推動更好的醫療體驗。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深信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將深入了解客戶的整體健康狀況,提供個人化服務。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胰脏癌第四期有治愈的机会吗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胰臟癌不易早期發現,治療難度高,預後不佳且復發率高,前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名嘴劉駿耀、法國名廚侯布雄、聲樂家帕華洛帝等名人,都因胰臟癌殞命。不過目前化學治療已有相當程度的進展,確診胰臟癌千萬別輕言放棄,一名中年男子發現時已是第4期,經過積極治療至今已穩定控制7年,還開心見證小孩成家立業。

北榮胰臟癌團隊召集人李重賓醫師分享多個轉移性胰臟癌病患成功控制病情的案例。(圖/記者陳弋攝影)

現年58歲的李先生7年前確診「癌王」胰臟癌第4期,合併腹腔和肝臟轉移,起初醫療團隊推估他只剩下6個月壽命,當時他只盼望能參加小孩的高中畢業典禮。沒想到積極接受化學治療後,一轉眼過了7年,這期間腫瘤縮小,病情控制良好,原本讀高中的孩子已經研究所畢業,生兒育女,讓他體會當阿公的喜悅。台北榮民總醫院胰臟癌團隊召集人李重賓醫師表示,這個案例不是奇蹟,而是仰賴患者和醫療團隊的合作與信任,成功控制棘手的病情。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指出,台灣轉移性胰臟癌病人的存活期中位數約10~12個月,局部晚期的患者有機會透過治療延緩復發,將生命延長1.5~2年。雖然胰臟癌早期診斷的機會較低,但時代在改變,胰臟癌已從昔日的「無法治療」,進展到「無法治癒但可治療」,加上化療藥物近年來副作用減低,病患的生活品質相對提升,陳立宗鼓勵患者遵照醫囑,接受正規治療。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說,胰臟癌從診斷到死亡的病程常常很短,預後也不好,很多病患直到出現腹痛、腹瀉、黃疸、不明原因暴瘦才就醫,通常已到了晚期。(圖/記者陳弋攝影)

陳立宗也透露,一般來說第一、二期胰臟癌可以開刀治療,第三期病患若胰臟後方血管遭腫瘤侵犯,開刀效果不佳,腫瘤難以有效清除。因此第三、四期胰臟癌會以化療為主,後續再視腫瘤縮小的情形評估能否開刀治療。

胰臟癌因其惡性程度高加上容易發生早期轉移的特性,臨床上多以全身性療法為主,耳熟能詳的包含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陳立宗提到,胰臟癌的治療方式看似多元,實際上化療是目前效果最明顯的選項。

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暨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葉大森表示,化學治療和手術是胰臟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85%晚期患者以化學治療為主,而15%能開刀的病人,手術過後一樣須施以輔助性治療。現階段與國際指引同步的最新治療趨勢是「三明治療法」,指的是晚期胰臟癌手術前後都做輔助性化療:先做化療縮小腫瘤再開刀,再接續化療預防復發。如此一來,病人的存活率會比純粹做化學治療,或是一開始就開刀來得好。

胰脏癌第四期有治愈的机会吗

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葉大森說,60%的胰臟癌患者確診時有轉移現象,胰臟癌患者中僅10~15%患者適合開刀。部分幸運的患者接受藥物治療腫瘤明顯縮小後,也有機會接受手術。(圖/記者陳弋攝影)

葉大森提醒,胰臟癌好發於50~60歲的中年族群,因早期症狀不明顯,除非腫瘤長在胰臟頭部,剛好堵住總膽管而引發黃疸,否則初期難以發現,通常直到晚期開始出現背痛、上腹痛等症狀,患者可能還會先到其他科別求診,最後體重減輕、症狀浮現才確診,種種情況導致胰臟癌患者難以早期發現病灶。

胰臟癌發生率並非惡性腫瘤中的第一名,但「初診即晚期」的狀況屢見不鮮,加上容易轉移所導致的高死亡率,大幅影響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台灣胰臟醫學會和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強調,目前胰臟癌的化學治療已有相當程度的進展,多數國內核准的治療方式也獲得健保給付,鼓勵病友積極治療,以延緩病程,延長生命。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58歲大叔「腹痛超過半年」以為胃潰瘍 確診大腸癌第2期
老婦不明原因黃疸 家屬一句「米缸味道很重」醫師秒懂了!
快訊/台鐵元旦連假加開121班各級列車 12月3日開搶
40歲熟男上大號赫見馬桶染鮮血 確診「晚期大腸癌」

胰脏癌能治好吗?

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胰腺治疗手段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名为胰脏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 operation)的手术。 它的原理是切除掉一部分胰腺以及胰腺周围的器官,手术前提是肿瘤生长仅限在胰腺里,且不与主要血管相互缠绕,但这种理想情况并不多见。 胰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案例在诊断出来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癌症第四期还有救吗?

癌症第四期不等於末期,隨著醫學技術的進展,癌症第四期的治癒率愈來愈高,許多被判定第四期的患者,平均存活率都在3年以上,若配合醫囑好好治療,甚至有人可以存活20年。 因此,建議癌症患者不要因為被判定第四期而對生命失去希望,只要配合醫囑積極改變生活型態,就能幫助降低體內的發炎因子,降低癌症復發的機率。

胰脏癌晚期能活多久?

晚期生存率平均只有9个月。 建议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定期做胰腺癌的筛查,做到早诊早治。 难治:胰腺癌晚期存活不到1年胰腺癌晚期存活率低,目前胰腺癌的5生存率不足6%。

胰脏癌分几期?

胰臟癌之分期;第一僅侷限於胰臟,第二侵犯至鄰近組織,第三擴散到局部淋巴結,第四已轉移至肝臟或更遠處其他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