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全文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

中文摘要

本书旨在全面系统地分析社会变迁背景下中国民众的睡眠状况、睡眠问题及其影响。全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社会变迁与睡眠质量:研究团队构建了中国睡眠指数,并分析了2010~2018年中国居民睡眠状况的变化特点。第二部分为不同群体睡眠调查:分析了“双减”政策实施后的中小学生、在读大学生、职场人士、新手妈妈等群体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为提高不同群体的睡眠质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三部分为睡眠与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分析了睡眠拖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睡眠不平等及其影响,以及睡眠质量对心理健康、幸福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等等。通过描绘与分析当代中国民众的睡眠状况,本书希望引起全社会对睡眠问题的重视,通过共同努力,改善民众睡眠状况,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

文章列表

  • 2021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王俊秀 张衍 
  • 中国居民睡眠状况的变化(2010~2018年) 刘洋洋 
  • “双减”政策对中小学生睡眠的影响 睡眠指数课题组 
  • 大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睡眠指数课题组 
  • 职场人士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企业单位员工为例 睡眠指数课题组 
  • 新手妈妈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睡眠指数课题组 
  • 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王玥然 张衍 
  • 睡眠质量和幸福感的关系 刘娜 
  • 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刘洋洋 王玥然 
  • 睡眠拖延和睡眠质量的关系 刘娜 
  • 睡眠不平等及其影响 张衍 
  • 家庭寝具的选择:以床垫为例 睡眠指数课题组 
  • 附录: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研究10年综述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全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03出版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

    电子书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全文

    59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全文

    先晓推荐

    本书旨在全面系统地分析社会变迁背景下中国民众的睡眠状况、睡眠问题及其影响。全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社会变迁与睡眠质量:研究团队构建了中国睡眠指数,并分析了2010~2018年中国居民睡眠状况的变化特点。第二部分为不同群体睡眠调查:分析了“双减”政策实施后的中小学生、在读大学生、职场人士、新手妈妈等群体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为提高不同群体的睡眠质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三部分为睡眠与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分析了睡眠拖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睡眠不平等及其影响,以及睡眠质量对心理健康、幸福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等等。通过描绘与分析当代中国民众的睡眠状况,本书希望引起全社会对睡眠问题的重视,通过共同努力,改善民众睡眠状况,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9737-3总页码:244

    字数: 257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全面系统地分析社会变迁背景下中国民众的睡眠状况、睡眠问题及其影响。全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社会变迁与睡眠质量:研究团队构建了中国睡眠指数,并分析了2010~2018年中国居民睡眠状况的变化特点。第二部分为不同群体睡眠调查:分析了“双减”政策实施后的中小学生、在读大学生、职场人士、新手妈妈等群体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为提高不同群体的睡眠质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三部分为睡眠与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分析了睡眠拖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睡眠不平等及其影响,以及睡眠质量对心理健康、幸福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等等。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全文

    王俊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发展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心理建设: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项目批准号:16ZDA23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社会心态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21JZD038)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智库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大数据网络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08~2009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1)社会心态,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社会学评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光明日报》等学术报刊上发表《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作为社会心态能量的社会情绪》等100多篇社会心态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出版了专著《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2014年),与人合著《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2013年);(2)监控社会,出版了专著《监控社会与个人隐私》(2006年);(3)风险社会,主要关注风险的社会认知、个人与社会视角下的风险防范,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点课题“风险认知与风险行为策略——民众风险心态测量与调查”,主持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个人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公共风险规避与应对”;(4)汽车社会,主编了《汽车社会蓝皮书: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1)》《汽车社会蓝皮书: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全文

    张衍 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博士,2015~201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心态的隧道效应研究”(21CSH04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等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公平感的变化和影响机制研究”(2021M690167)。主要研究领域:①社会变迁,研究文化和社会变迁对民众心理的影响,代表作为《Attitude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oward Aging and Living Independently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 Qualitative Study》。②社会不平等,代表作为《主客观地位和流动感知对公平感的影响与变化:2019和2020年》。③社会心态,参与《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1)》《中国民众美好生活研究报告(2021)》等蓝皮书。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全文

    刘洋洋,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

    3月18日,《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

    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喜临门睡眠研究院,在中国睡眠研究会的学术支持和知萌咨询机构的协作支持下,通过深度研究、社会调查等方式,发布的首份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的睡眠研究报告。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分析社会变迁背景下中国民众的睡眠状况、睡眠问题及其影响的学术出版著作,报告希望通过解密中国人睡眠问题背后的深层影响因素,引起全社会对睡眠问题的重视,通过共同努力,改善民众睡眠状况,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现状:睡眠指数刚过及格线,多数居民睡眠时间不足

    报告通过构建睡眠指数来分析我国居民的睡眠状况,主要从睡眠质量、睡眠环境以及睡眠信念和行为三个维度测量。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睡眠指数为64.78分(百分制),略高于及格水平,可见我国居民的总体睡眠状况一般。

    报告针对我国居民基本睡眠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居民在22~24点上床睡觉,在6~8点间起床,多数居民能在半小时左右入睡。64.75%的居民每天实际睡眠时长不足8个小时,睡眠时长超过8个小时的比例仅为7.97%,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

    相反,每天工作或学习时长不到8个小时的居民比例仅为27.87%,有42.35%的居民每天工作或学习时长超过8个小时,其中3.54%的居民每天工作或学习时长在12个小时以上,居民每天平均工作或学习时长为8.15小时。

    责任编辑: 刘一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