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事 都 做 不 好

做不好,不是因为天资不够,很可能因为没有找对方法。你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
1.确立目标。
2.保持耐心,不焦虑,实践「七年就是一辈子」的理念。
3.在舒适区边缘拓展自己。
4.主动参与价值交换。

目标·做成一件事的起点

培养长期技能:

如果你现在正处于想要改变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始的迷茫状态,那只需做一件事:培养一个对自己和他人都很有用的技能——这是成长改变的必经之路,也是保证生命精彩的重要基石。

因为理想的生活不会主动到来,只有当我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能力或价值时,它才会跟随而来,我们只有掌握过硬的技能才能变得有本事,去做别人做不了的有用之事,才会更有价值。

所以,此时的目标必然是培养一个具体的技能,而不仅仅是养成一两个习惯。这个技能最好具备以下属性。

·它必须是有「价值」的——在 3 年、5 年、10 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都有用,为此,我们需要大量学习这个领域的新知;

·它应该是能「利他」的——能解决自己和他人的痛点或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极度的美,且受益的群体越大越好;

·它最好是可「复制」的——复制属性可以让我们有机会获取大量的正反馈,同时拥有人生的无限可能;

·它往往是要「跨界」的——通过与其他技能进行复合,获取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

当然,我们还应该把目标「写下来」——写清楚它是什么,以及它对自己的意义和关联,这点十分重要。

大多数人,包括曾经的我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心中只有一个大概的、模糊的想法,比如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成为一个很自律的人、成为一个很有钱的人,等等。

这种笼统而模糊的想法只会让我们在原地焦虑地转圈,但当我们试着把这些想法写下来,用白纸黑字描述出来,眼前的迷雾就会慢慢散去。

如果你真的去写了,就会发现写清楚目标并不容易,而且还会遇到「有很多想法,但无法确定哪个是真正目标」的情形。

此时我们就应该运用「假设」原则,基于当前所有的可用信息先确定一个最接近的目标。不管多艰难,我们都得先有一个目标,然后以此开始行动。

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克制自己想同时做很多事的欲望和冲动,只选择最重要的一个目标,然后集中心力去做成,等做出名堂之后再去追求下一个。

请相信,暂时放弃其他目标不会带来损失,相反,它会让你有真正的收获,因为充裕的时间和心智带宽是我们做成一件事的基本条件。

如果连基本的时间都不能保证,我们就会在多目标面前陷入精力不足、疲于奔命、一有干扰就会计划大乱的境地,然后焦虑地发现,虽然自己很努力,但就是学不深、学不精、学不出名堂,最终一事无成。

其实这些都是现实提醒我们主动精简目标的信号,毕竟现实结果是最好的评判师。

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中,作者加里·凯勒和杰伊·帕帕森也反复提醒我们,在寻找人生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多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做哪件最重要的事之后会让其他事情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必要?」

这既是只做最重要的一件事的好处,也是判断这件事是否有意义的标准。所以请放下「多」这个执念,把精力集中到最重要的那件事上去。

当然,在行动之前我们还应该花时间思考做这件事的意义与好处,将这件事变成自己的刚需。所谓刚需,直白地说就是类似吃饭和睡觉这样的事。

如果一件事对你来说是可做可不做的,就算没有它你的生活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那它就不是你的刚需。

无论跑步、写作、编程还是外语,一旦你找到那件刚需之事,那么其他的事你就不需要考虑了,因为你会在吃饭、睡觉的时候都想着这件事。

在这种状态下,你哪里还会有惰性和阻力呢?至于如何找到自己的刚需,这件事还真没人能帮你,只能靠你自己花时间去学习、去思考、去行动、去反思、去感受。

学会用感知力代替思考力,以此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

诸如一稼提出的 6 条寻找人生使命的建议和卡洛琳·亚当斯·米勒提出的 3 个问题,都是极好的筛选方法。

我建议大家重视这些方法,因为一旦我们找到了真正触动自己的事情,那这里所讲的方法可能对你来说都不重要了。

当然,我们首先还是要走好常规路径,努力发现自己的刚需,毕竟「真正的触动」并不容易遇见。对大多数人来说,刚需确实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需要培养的。

培养的方法就是在做中想,在想中做,不断学习新知识,把所有的好处和理由都清晰化,然后在实践中体验、强化,最后固化为自己内在的驱动力。

这些理由越清晰、越具体、越多维,我们的行动力就越内在、越强大、越持续,别人想扑都扑不灭。只有这样时不时地琢磨,我们的刚需才会慢慢建立。

对大多数人来说,思考是件很累人的事,所以人们喜欢随波逐流地做选择,喜欢上来就一头扎进具体事情的细节里,喜欢在饱和的行动中感动自己,但对事情本身的思考却避之不及。

「想」与「做」的时间配比悬殊,而大多数人竟认为这种现象不足为奇。

要想主动做成一件事,我们首先应该主动改变这种「做多想少」的默认思维模式,在「想清楚目标和意义」这件事情上花更多的时间。

只要真正想清楚了,我们才不会把肤浅的欲望当成目标,陷入「别人说好,自己也想要」或「努力三天就反弹回原形」的境地。

另外,思考和行动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主动进行身份建设,时常提醒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生的两种驱动力:

如果你仍然想不清自己该做什么,那就想想自己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或痛点吧,因为需求总是最好的牵引。

只要我们直接去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就能从中得到最及时的反馈,而这种反馈往往会成为我们发现人生目标的重要线索。

因为我们若能解决自己的痛点,那大概率也能解决别人的痛点——毕竟人会面对很多共同的问题。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本领就有了「利他」的机会。

潜能大师托尼·罗宾斯说过,人的驱动力分为两种:逃避痛苦和追逐快乐——这也体现了我们大脑趋利避害的特性。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生活中的痛苦和喜悦,因为它们才是自我改变的底层驱动力。

《刻意学习》的作者 Scalers 就是这样开始改变的。

他在从事写作之前也是一个很懒散的人,经常把时间用在看电视上。

一天,他在看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节目里展现的优越的生活条件、有趣的生活场景都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如果自己今后是一个没有本事的爸爸,他似乎「哪儿也去不了」,既不可能有电视中那样敞亮的家,也不可能谈笑风生地生活,只能为生计奔波。

想到这里,他几乎要跳起来,因为他无法忍受自己将来要面临「没办法」「迫不得已」的情景,于是决定为自己做点事情。

Scalers 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在真正的痛苦还没到来之前就运用未来视角对当前的状态进行审视,从而让自己提前感受到痛苦,并以此驱动自己。

可惜的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缺乏这种自我觉察的元认知能力,所以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喜悦不够敏感。

他们每天有吃有穿,也有事情做,但就是对自己的人生很迷茫;他们对眼下的生活不够满意,但似乎也能忍受;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向往,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总之,他们处于那种「不是特别痛苦,也不是特别喜悦」的中间状态,前无拉力、后无推力,心里想过更好的生活,但身体充满惰性,于是成天在「想变好」和「想偷懒」之间拉锯,无法主动做成一件事。

可见,生活中的痛苦其实是我们宝贵的人生资源,它会鞭策我们去改变现状,并给我们指出努力的方向。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非但不应该去抱怨它,反而应该去观察它、放大它,甚至感谢它,因为一个缺少痛苦的人往往会碌碌无为。

当然,痛苦不是我们永远的驱动力,也不应该是永远的驱动力。

我们借助痛苦起步,但目的是远离痛苦、奔向喜悦,比起被动的痛苦,人生更高级的驱动力是主动的喜悦。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运用诸如在舒适区边缘努力、产出作品获取反馈等策略让自己在成长途中走得尽量轻快,同时尽早做好准备,在痛苦这个驱动力消失之后主动切换到愉悦这个驱动力上。

这种想法是必要的,因为终有一天你会解决眼前的痛点和问题,进入一个相对无压的状态,甚至在巨大的成功面前,你会产生「一劳永逸」的心态。

如果是这样,那你一定会面临新的迷茫期,因为随着原先的痛苦减少或消失,由其带来的驱动力也会随之减少或消失。

此时,一个聪明的成长者一定会提前布局,借助已经拥有的无压环境,积极探索新的人生目标,从内心出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在喜悦的激励下继续创造新的价值和成就。

否则,我们很可能慢慢回到喜悦和痛苦的中间地带,然后再次陷入迷茫,直到重新跌入低谷、出现新的痛苦后才开始改变,周而复始。

一个人如果只在痛苦的时候才知道改变,那他的人生一定是被动和低效的,但如果我们知道人生有两种驱动力并有主动转换的意识,就可以占据更多主动权。

这一点,在电影《夺冠》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2013 年,郎平带领的「90 后」新生代女排连连失利,遭遇了中国女排 38 年来最差的成绩。在重整旗鼓的过程中,郎平让每个人填写问卷,其中两个问题是:「你为什么打球?你爱排球吗?」但几乎没有人回答。

于是郎平就带着队员们到老女排以前的训练馆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并要求她们:如果想不出来,晚上就全睡在这里继续想。这段经历让队长朱婷终于明白打球不是为了爸妈,也不是为了成为郎平,而是成为自己。

从此她开始蜕变。

2016 年奥运会,中国对巴西比赛前夕,郎平在动员时对球员们说:

「曾经一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的内心强大了,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价值。我们这代人是苦过来的,做什么事情身上都背着沉重的包袱,而我现在的责任就是帮助你们好好享受体育本身,开心地去打球。过去的包袱由我们这一代人来背,你们应该打出你们自己的排球,放心地去打,放开了打,豁出去打。」

最后,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再次夺冠。

这个片段之所以触动我,是因为它揭示了一个团体和一个人成长的共同秘密:专门花时间去思考意义,想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主动转换驱动力,从老一辈人的痛苦驱动转向新一代人的喜爱驱动,她们都夺得了冠军,但内在的驱动力完全不同。

个体的成长也是一样的。

要想做成一件事,我们首先得在想清楚意义上多花时间,而且在最初阶段,我们通常需要靠痛苦驱动,因为这时候我们什么也没有,特别在乎输赢胜负。

在痛苦的逼迫下,我们努力奋斗,改变自己,但最终走得更远的,一定不是那些在痛苦消失之后就止步不前的人,走得远的人必然会主动转换动力源,在内在喜悦的加持下继续前行。

主动试错:

真正的人生目标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能找到的,它通常需要我们经历一个试错的过程。

可惜很多人由于缺乏试错意识,心里面总希望一步到位,不想走一点冤枉路,结果反而陷入困境:要么思维懒惰,抱着一个模糊的想法盲目坚持;要么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怕浪费时间,以致在起点反复蹉跎。

要想走出这种困境,我们就需要给自己提前建立试错意识和试错空间。这听起来好像有些抽象,不过我们可以用「蜜蜂」和「苍蝇」这两种生物来帮助理解。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卡尔·韦克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 6 只蜜蜂和 6 只苍蝇同时装进一个玻璃瓶里,并将瓶子横放,瓶底朝着窗户,观察它们谁先飞出去。

结果 6 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次次地撞向瓶底,试图从这里飞出去,直到筋疲力尽,奄奄一息。

而那 6 只苍蝇可不管什么瓶底和瓶口,它们只是在瓶子里乱飞乱撞,结果不到两分钟便纷纷从瓶口逃之夭夭。

人们常用勤劳的蜜蜂来夸赞人,用无头苍蝇来贬损人,但在某些情景下,蜜蜂也有不足之处,苍蝇也有可取之处,只要取其所长,自然能更好地做成事情。

就个人成长而言,我们也应当扬长避短:在刚开始进入一个新领域时主动开启「苍蝇模式」,让自己尽情地试错,这样才有机会找到「出口」;一旦找到「出口」,我们再主动调成「蜜蜂模式」,全力奔向自己的人生目标。

至于如何判断是否找到了目标,只需参考上面说的「价值、利他、复制、跨界、刚需、触动」等要素就可以。

总之,不要一上来就做蜜蜂,也不要永远做苍蝇,我们要学会主动转换,而且一定不要吝啬试错的时间,因为试错本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期间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的铺路石。只要你一心向上,人生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

我很想告诉你具体应该选择什么目标,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

好在上述原则和方法是通用的,它适合每一个人。如果有那么一条或多条被你运用,我相信你找到人生目标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周期·如何保持耐心、不焦虑

要想主动做成一件事,我们必须跨越急于求成这个障碍。

为了更好地跨越障碍,我要向你介绍漫画师戴维·萨拉奇诺在 2012 年创作的一幅连环漫画《11 辈子》,大意是:一个人精通一项技能大约需要 7 年时间,而很多人一辈子通常只学一项技能,如果以 7 年为周期,我们这一生其实可以活很多辈子……

这个理念深深地触动并改变了我。

我第一次知道这个漫画是因为李笑来的一本在线书《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

他在书中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