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巨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

國巨公司成立於1977年,為全球領先的被動元件服務供應商,其生產及銷售據點涵蓋亞洲、歐洲及美洲,提供客戶「一次購足服務」,供應完整的電阻、電容、電感、變壓器、繼電器、天線、無線元件和電路保護元件等被動元件,以滿足客戶各種不同領域應用的需求。

國巨現今為全球第一大晶片電阻 (R-Chip)及鉭質電容 (Tantalum Capacitor) 製造商、第二大磁珠電感及模壓電感製造商 (大尺寸模壓電感為第一大)、第三大積層陶瓷電容 (MLCC) 製造商,在全球有47個行銷/服務據點、49座生產基地及20個研發中心,集團於全球共有40,000名員工。國巨的產品都瞄準在關鍵的垂直市場,包括航太、汽車、5G電信、工業、醫療、物聯網、電源管理、綠色能源、電腦週邊設備和消費電子產品。

國巨公司於1993年10月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服務客戶群非常多樣化,包括全球領先的EMS、ODM、OEM和經銷商。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
 國巨集團簡介(PDF) 

國巨公司原名台灣阻抗股份有限公司,以生產各類精密電阻器為主,如碳膜、金屬皮膜、金屬 氧化皮膜、導線電阻、繞線電阻、晶片電阻、網路電阻及晶片排阻等,由於本公司所有產品皆經 由(前)國巨股份有限公司經銷至國外市場及國內各大廠商。加上(前)國巨股份有限公司之產 品—金屬棒是本公司生產金屬膜電阻器之原料供應來源;為整合電阻器上、中、下游產業及產銷 合一所能帶來的營運效益,於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三日兩公司合併經營,而為配合外銷業務之需, 本公司乃更名為國巨股份有限公司,並變更英文名稱為「YAGEO CORPORATION」。茲將兩公司 沿革敘述如後:

  • 本公司完成股權轉換整併奇力新

  • 本公司為全球首家被動元件廠獲國際信評twA+評等

  • 本公司與成功大學舉行共研中心揭牌儀式

  • 本公司舉行高雄大發三廠動土典禮

  • 併購美國基美公司。

  • 本公司與臺灣銀行等22家行庫簽署新台幣485億元聯貸合約。

  • 本公司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 (ECB),募資金額美金 1.8 億元。

  • 本公司發行海外存託憑證 (GDR),募資金額美金 6.5 億元。

  • 本公司宣布將以16.4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基美公司。

  • 併購美國普思電子公司

  • 併購君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本公司現金減資新台幣15.09億元

  • 本公司現金減資新台幣 12.86 億元

  • 本公司現金減資新台幣 153.95 億元。

  • 本公司現金減資新台幣 66.16 億元。

  • 合併宸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合併華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合併國眾開發有限公司。

  • 本公司發行海外第四次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引進 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為策略投資人。

  • 本公司以換股方式收購宸遠科技股權,取得策略聯盟關係,將可強化高壓及排容 MLCC 產品組合。同時,透過本公司既有之全球銷售渠道與運籌系統,可發揮營收挹注效益並擴大全球市場占有率。

  • 本公司之轉投資公司-Global Testing,94 年 8 月 24 日於新加坡交易所正式掛牌,為台灣第一家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上市的 IC 測試廠商。

  • 本公司以換股方式收購華亞電子股權,經由營運經濟規模的擴大及綜效提昇,亦可持續強化國巨之成本優勢,並落實其成為全球最大被動元件完整解決方案服務提供者的願景。

  • 本公司吸收合併子公司飛元科技,飛元科技為消滅公司,此案已於 92 年 5 月底完成。

  • 本公司責任事業群內以生產電感之奇力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正式於 90 年 9 月26 日上市掛牌買賣。

  • 併購飛利浦陶瓷元件及磁性材料二部門,完整建構完成國巨全球化的策略規劃。

  • 本公司責任事業群內生產電容器之智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於 87 年 8 月 29 日上市掛牌買賣。

  • 新建高雄二廠完工並於八月加入投產,與原高雄一廠合計厚膜電阻產能將擴充至月產量 50 億顆以上,以發揮生產規模效益並提高產品競爭力。

  • 百慕達國巨控股公司購併德國電阻製造廠 Vitrohm 集團。

  • 獲美國富比士雜誌「Forbes」選為美國之外的世界最佳 100 家小型企業(The Best 100 Small Companies Outside U.S.A.)。

  • 獲亞洲貨幣雜誌「Asia Money」評選為台灣十大最佳經營管理企業之一。

  • 投資設立百慕達國巨控股公司,從事國際電子零組件廠商之購併業務。

  • 本公司股票於 82 年 10 月 22 日起以第一類股票正式上市掛牌買賣。

  • 財政部證券管理委員會核准本公司股票上市買賣。

  • 本公司股票在店頭市場掛牌買賣。

  • 股票獲准在證券商營業櫃檯買賣(店頭市場)。

  • 台灣阻抗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巨股份有限公司合併經營,合併後原國巨公司消滅,存續之台灣阻抗股份有限公司變更公司名稱為國巨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阻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生產自動焊接機及碳膜電阻器。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YAGEO Corporation;股票代號:2327),台灣的電子元件製造商、第一家股票上市的被動元件廠。成立於1977年,其主要產品包括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鉭質電容 (Tantalum Capacitors)、晶片電阻(Chip Resistors)、無線元件(Wireless Components)等被動元件及進階電子零組件[2],是一間擁有全球產銷據點的國際化企業,其生產及銷售據點涵蓋亞洲、歐洲及美洲。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
YAGEO Corporation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
商业名称YAGEO、國巨
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臺證所:2327
(1993年10月22日上市)
統一編號22636630[1] (查)
成立1977年9月9日
代表人物董事長:陳泰銘
總部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
 
中華民國(臺灣)
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233之1號3樓及233-2號3樓
業務範圍台灣、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韓國、美洲、歐洲
产业電子業
產品電容、電阻、無線元件、其他進階電子元件
營業額新台幣676億元(2020年)
員工人數28,000人(2020年)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4,936,670,560元
市值新台幣2,600億元
网站www.yageo.com

國巨的一站式購足產品包括晶片電阻、導線電阻、電容(含積層陶瓷、鉭質及鋁質電容)、天線、網路產品、電感、變壓器、繼電器及電路保護元件等,而相關產品目前應用領域為航太、汽車、5G及電信、工業、醫療、IOT、電源管理、綠電能、電腦週邊及消費性電子。國巨MLCC全球市佔率約13%,晶片電阻全球市佔率約34%,為全球晶片電阻第一大廠,其後分別為羅姆(ROHM)、松下電器(Panasonic)及KOA corporation;積層陶瓷電容為則為全球大六大業者,次於村田製作所(MURATA)、東電化(TDK)及TAIYU YUDEN;磁性元件方面,為第四大廠,市佔率8%。[3]

公司沿革编辑

1977年7月,國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開始生產自動焊接機與碳膜電阻器。1987年9月,台灣阻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89年11月,台灣阻抗與國巨合併,國巨為存續公司。[4]1991年5月,股票獲准在證券商營業櫃檯買賣(店頭市場)。1992年3月,股票在店頭市場掛牌買賣。1993年7月,財政部證券管理委員會核准國巨股票上市。同年10月,國巨股票以台灣證券交易所第一類股票正式上市掛牌買賣。1995年7月,亞洲貨幣雜誌「Asia Money」評選「國巨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十大最佳經營管理企業之一。同年11月,美國富比士雜誌《Forbes》更評選「國巨」為「美國之外的世界最佳100家小型企業(The Best 100 Small Companies Outside U.S.A.)」。

目前,國巨為全球第一大晶片電阻 (R-Chip) 製造商、第一大鉭質電容 (Tantalum Capacitor) 製造商、第三大積層陶瓷電容 (MLCC) 供應商,在全球有47個行銷/服務據點、40座生產基地及20個研發中心,集團於全球共有30,000名員工。國巨生產廠房落座於台灣高雄、中國蘇州市、東莞市、歐洲波蘭、葡萄牙等地區。截至2020年底,晶片電阻(Chip Resistor)月產能約為1250億顆,市佔率為全球第一大廠;積層陶瓷電容(MLCC)月產能800億顆。2020年下半年,公司為因應高階車用、工業、醫療、航太、5G/IOT發展所需,已在高雄大發三廠擴充高階MLCC生產線、月產能可達200億顆[5]。國巨董事長陳泰銘表示2021年公司營運有5個策略,會提高5G、車用、工控、航太、醫療等應用的規模。[6]

參考文獻编辑

  1. ^ 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基本資料-國巨股份有限公司. 商工登記公示資料.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6).
  2. ^ 國巨公司. 關於國巨. 國巨公司.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7).
  3. ^ 國巨公司. 公司簡介.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4. ^ 國巨公司. 公司沿革.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5. ^ 財經百科.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 [2021-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1).
  6. ^ 陳泰銘:國巨布局5大策略 擴大全球營運規模. [2021-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