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疊 紀 侏 儸 紀 白堊 紀

-4500 —

-4000 —

-3500 —

-3000 —

-2500 —

-2000 —

-1500 —

-1000 —

-500 —

0 —

中生代(Mesozoic)是显生宙的三個地质时代之一,可分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地質年代。中生代最早是由意大利地質學家乔瓦尼·杜伊诺所發表,當時名為第二紀(Secondary),以相對於現代的第四紀。在希臘文中,中生代意為「中間的」+「生物」。中生代介於古生代與新生代之間。由於這段時期的優勢動物是爬蟲類動物,尤其是恐龍,因此又稱為爬行動物時代(Age of the Reptiles)。

中生代也是板塊、氣候、生物演化改變極大的時代。在中生代開始時,各大陸連接為一塊超大陸-盘古大陆。盤古大陸後來分裂成南北两片,北部大陆進一步分为北美和欧亚大陆,南部大陆分裂为南美、非洲、印度與馬達加斯加、澳洲和南极洲,只有澳洲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中生代的氣候非常溫暖,對動物的演化產生影響。

年代[编辑]

中生代的年代為2.51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開始於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結束於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前後橫跨1.8億年。中生代可以分為以下三個紀:

  • 三疊紀:2億5190萬年前到2億130萬年前
  • 侏羅紀:2億13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
  • 白堊紀:1億4500萬年前到6600萬年前

中生代的上界限是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滅絕了當時的90%到96%的海洋生物,與70%的陸生生物,也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因此又稱為大死亡(The Great Dying)。中生代的下界限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可能是由猶加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造成,此次滅絕事件造成當時的50%物種消失,包括所有的非鳥類恐龍。

板塊[编辑]

古生代晚期的大陸位置相當不明確,而科學家已能大致推算出中生代的各大陸位置。在中生代開始時,各大陸連接為一塊超大陸-盘古大陆。盤古大陸後來分裂成南北两片,北方的勞亞大陸,與南方的岡瓦納大陆,之间是特提斯海。各大陸的分裂形成大西洋沿岸的被動大陸邊緣,例如美國的東部海岸。[1]

在中生代期間,各大陸逐漸移動到接近現在的位置。勞亞大陸分裂为北美和欧亚大陆,南方的岡瓦納大陆分裂为南美、非洲、印度與馬達加斯加、澳洲和南极洲,只有澳洲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印度在新生代時期與歐亞大陸碰撞、聚合,形成喜馬拉雅山脈。

氣候[编辑]

三疊紀的全球氣候較為乾旱,季節性變化大,尤其是盤古大陸內部;自石炭紀晚期開始,全球的氣候逐漸變得乾旱。這段時期的海平面低,可能助長了極端的氣溫。由於水的比熱高,大體積的水體可以穩定氣溫,尤其是海洋,而鄰近大規模水體的陸地氣溫變化較小。由於盤古大陸的內陸區域離海洋很遠,這些地區的氣溫變化非常大,可能有廣大的沙漠。大量的紅層與蒸發岩(例如鹽),支持這個理論。

在侏羅紀時期,海平面開始上升,原因可能是海底擴張的加速。新形成的海洋地殼,使海平面上升至現今的海拔200公尺左右。此外,盤古大陸開始分裂,形成特提斯洋。氣溫逐漸上升、穩定。由於各大陸接鄰海洋,沙漠縮小,大氣中的溼度增加。

白堊紀的氣候狀況較不確定,也較多爭議。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使熱帶與極區的溫度梯度較為平順,各地區的氣溫差異不大。平均氣溫高於現今約攝氏10°。在白堊紀中期,赤道地區的海洋底層溫度約為攝氏42°,對於許多海洋生物可能過於溫暖,鄰近赤道海洋的陸地反而成為沙漠。海洋低層的氧氣循環系統,可能因此緩慢、中斷。因此,大量的生物有機體無法順利分解,進而大量堆積,最終沉積成油頁岩。

但是,不是所有的現存資料可以支持以上假說。即使全球的氣候溫暖,極區的冰帽、冰河仍最造成氣溫的變動;但目前並沒有發現中生代有冰帽、冰河存在的證據。定量模型可能無法重建出白堊紀的平坦溫度梯度。

在中生代時期,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約12-15%,低於現今的20-21%。某些科學家甚至提出12%的氧氣含量,因為這是自然燃燒的最低氧氣濃度。但是一個2008年的研究,認為自然燃燒的最低氧氣濃度是15%。[2]

生物[编辑]

三叠纪[编辑]

發生於二疊紀末期的滅絕事件,滅絕當時地球的大部分生物,使許多生物在事件後開始輻射適應。大型植食性與肉食性恐頭獸類的消失,形成許多空缺的生態位。繼續存活的二齒獸類、犬齒獸類佔據部分生態位。在二疊紀末滅絕事件後數百萬年,大型主龍類爬行動物成為中生代的陸地優勢動物,包括:原始鱷魚、恐龍、翼龍類;水中的爬行動物則有:幻龍類、魚龍類、蛇頸龍類。

三叠纪的恐龙体型较小,主要生活在炎热贫瘠的环境中。早期出现的恐龙包括艾雷拉龙、板龙、钦迪龙、腔骨龙、始盗龙等。

侏罗纪[编辑]

侏罗紀晚期與白堊紀的氣候變遷,造成另一次輻射適應。巨大的植食性蜥脚类恐龙(腕龙、梁龙)和大型肉食性恐龙(异特龙)出现。这一时期的常见植物包括针叶树、银杏、苏铁和蕨类植物。

主龍類的多樣性在侏儸紀時期達到高峰,鸟翼类和胎盤類哺乳动物也開始出現並持續發展。

部分科學家認為昆蟲的一些器官相當適合被子植物,尤其是口器,而認為昆蟲與被子植物同時開始多樣化。但是昆蟲的口器的出現時間远早於被子植物,也早於昆蟲開始多樣化的時間,因此昆蟲的口器是基於其他原因而演化出現的。

白垩纪[编辑]

随着大陆持续分裂,白垩纪的恐龙开始往不同的方向演化,产生了暴龙、三角龙和禽龙以及其他新物种。翼龙和昆虫佔領着天空。

白堊紀早期(145 - 100 百萬年前[3])陸地逐漸被擴張的海洋分隔,因此也導致大多數(除了南美洲之外)蜥腳下目走向滅絕。部分會進行跳島的恐龍,如美扭椎龍,演化出適應歐洲沿岸以及島嶼生活的特徵。許多恐龍也演化以填補侏儸紀-白堊紀滅絕事件所空下來的生態區位,例如鯊齒龍以及棘龍。其中最成功的物種為禽龍,幾乎散佈至全球各洲。極地在某些時節會變得十分寒冷,但是有些恐龍例如雷利諾龍與木他龍仍然生存於極地的森林之中。極地對於鱷魚來說太過於寒冷,因此最後的離片椎目物種酷拉龍得以在此存活。翼龍開始演化出更大型的物種像是古神翼龍以及鳥掌翼龍。哺乳動物繼續興盛:真三尖齒獸類出現了體型較大、類似貂熊的掠食者爬獸及戈壁錐齒獸;獸亞綱也開始有後獸下綱及真獸下綱的物種出現;多瘤齒獸目的土鼠亞目在此時的化石紀錄十分普遍。

被子植物在白堊紀早期开始发展,自熱帶地區開始出現,白堊紀的全球氣溫允許被子植物分佈到極區。在白堊紀末期,被子植物已經成為許多地區的大型優勢植物,若以生物量計算,各地的優勢植物仍是裸子植物、蕨類,直到白堊紀末滅絕事件的發生。

在中生代的進程中,早期的大型動物逐漸減少,而小型動物的數量逐漸增多,包括蜥蜴、蛇、哺乳類、鳥翼類、非鸟恐龙。白堊紀末滅絕事件更加重這種傾向,大型的主龍類消失,而鳥類與哺乳類繼續存活至今。

中生代末发生了白垩纪灭绝事件,50%的生物灭绝,包括所有的非鸟恐龙。大多学者认为有一颗彗星撞击地球,引起特大气候变化,很多动物,尤其是部分变温动物,无法适应低温而灭绝。

參考資料[编辑]

  1. ^ Stanley, Steven M. Earth System History. New York: W.H. Freeman and Company, 1999. ISBN 0-7167-2882-6
  2. ^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Vol. 86 No. 35, 1 Sept. 2008, "O2 Requirement for Burning Rises", p. 12
  3. ^ Carl Fred Koch. Cretaceous.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2019-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4).

  • British Mesozoic Fossils, 1983,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腳注[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The Mesozoic from Palaeos
  • The Mesozoic, age of cycads and dinosaurs
  • Mesozoic terrestrial ecosystems
  • Mesozoic climates
  • Paleozoic/Mesozoic climate

地质年代




冥古宙(46亿至40亿年前)

(未有任何年代分段被國際地層委員會承认)

太古宙(40亿至25亿年前)

  • 始太古代(40亿至36亿年前)
  • 古太古代(36亿至32亿年前)
  • 中太古代(32亿至28亿年前)
  • 新太古代(28亿至25亿年前)

元古宙
(25亿至5.41亿年前)
古元古代(25亿至16亿年前)

  • 成铁纪(25亿至23亿年前)
  • 层侵纪(23亿至20.5亿年前)
  • 造山纪(20.5亿至18亿年前)
  • 固结纪(18亿至16亿年前)

中元古代(16亿至10亿年前)

  • 盖层纪(16亿至14亿年前)
  • 延展纪(14亿至12亿年前)
  • 狭带纪(12亿至10亿年前)

新元古代(10亿至5.41亿年前)

  • 拉伸纪(10亿至7.2亿年前)
  • 成冰纪(7.2亿至6.35亿年前)
  • 埃迪卡拉纪(6.35亿至5.41亿年前)





5.41
亿




古生代
(5.41亿至2.52亿年前)
寒武纪(5.41亿至4.85亿年前)

  • 紐芬蘭世(5.41亿至5.21亿年前)
  • 第二世(5.21亿至5.09亿年前)
  • 苗岭世(5.09亿至4.97亿年前)
  • 芙蓉世(4.97亿至4.85亿年前)

奥陶纪(4.85亿至4.44亿年前)

  • 早奥陶世(4.85亿至4.70亿年前)
  • 中奥陶世(4.70亿至4.58亿年前)
  • 晚奥陶世(4.58亿至4.44亿年前)

志留紀(4.44亿至4.19亿年前)

  • 兰多维列世(4.44亿至4.33亿年前)
  • 文洛克世(4.33亿至4.27亿年前)
  • 羅德洛世(4.27亿至4.23亿年前)
  • 普里道利世(4.23亿至4.19亿年前)

泥盆纪(4.19亿至3.59亿年前)

  • 早泥盆世(4.19亿至3.93亿年前)
  • 中泥盆世(3.93亿至3.83亿年前)
  • 晚泥盆世(3.83亿至3.59亿年前)

石炭纪(3.59亿至2.99亿年前)

  • 密西西比世(3.59亿至3.23亿年前)
  • 賓夕法尼亞世(3.23亿至2.99亿年前)

二叠纪(2.99亿至2.52亿年前)

  • 乌拉尔世(2.99亿至2.72亿年前)
  • 瓜达洛普世(2.72亿至2.6亿年前)
  • 乐平世(2.6亿至2.52亿年前)

中生代
(2.52亿至6600万年前)
三叠纪(2.52亿至2.01亿年前)

  • 早三叠世(2.52亿至2.47亿年前)
  • 中三叠世(2.47亿至2.37亿年前)
  • 晚三疊世(2.37亿至2.01亿年前)

侏罗纪(2.01亿至1.45亿年前)

  • 早侏罗世(2.01亿至1.74亿年前)
  • 中侏罗世(1.74亿至1.64亿年前)
  • 晚侏罗世(1.64亿至1.45亿年前)

白垩纪(1.45亿至6600万年前)

  • 早白垩世(1.45亿至1亿年前)
  • 晚白垩世(1亿至6600万年前)

新生代
(6600万年前至今)
古近纪(6600万至2303万年前)

  • 古新世(6600万至5600万年前)
  • 始新世(5600万至3390万年前)
  • 漸新世(3390万至2303万年前)

新近纪(2303万至258万年前)

  • 中新世(2303万至533万年前)
  • 上新世(533万至258万年前)

第四紀(258万年前至今)

  • 更新世(258万至1.17万年前)
  • 全新世(1.17万年前至1962年)
  • 人類世(1962年至今)

规范控制
三 疊 紀 侏 儸 紀 白堊 紀

  • AAT: 300391255
  • BNF: cb119469745 (data)
  • GND: 4038793-8
  • LCCN: sh85097131
  • NDL: 00573928
  • NKC: ph217573

恐龙-有关议题

特征

  • 恐龙木乃伊
  • 恐龍的體型
  • 恐龙骨骼
  • 恐龙牙齿
  • 恐龙皮肤
  • 恐龙粪便
  • 恐龙蛋
  • 恐龙的羽毛

三 疊 紀 侏 儸 紀 白堊 紀

中生代

  • 三叠纪
    • 晚三叠世
  • 侏罗纪
    • 早侏罗世
    • 中侏罗世
    • 晚侏罗世
  • 白垩纪
    • 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

分类

蜥臀目

  • 艾雷拉龙类
  • 兽脚亚目
    • 堅尾龍類
    • 角鼻龍類
  • 蜥脚形亚目
    • 原蜥脚下目
    • 蜥脚下目

鸟臀目

  • 角足龙类
    • 鸟脚亚目
    • 頭飾龍類
      • 角龙亚目
      • 厚头龙亚目
  • 装甲类
    • 剑龙亚目
    • 甲龙亚目

分布

  • 亚洲
  • 北美洲
  • 南极洲
  • 南美洲
  • 印度与马达加斯加
  • 大洋洲
  • 欧洲
  • 非洲

博物馆

  • 中国
    • 禄丰县恐龙博物馆
    • 自貢恐龍博物館
  • 美国
    •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
    • 波士顿科学博物馆
  • 加拿大皇家蒂勒尔博物馆
  • 柏林自然博物馆
  • 伦敦自然博物馆
  • 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

主题公园/保护区

  • 中华恐龙园
  • 西峡恐龙遗址园
  • 河南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

  • 相关学科

  • 恐龙生理学
  • 古生物学
    • 古动物学
    • 古生態學
  • 地质学
  • 埋藏学

  • 三 疊 紀 侏 儸 紀 白堊 紀
    恐龙分类
  • 三 疊 紀 侏 儸 紀 白堊 紀
    恐龙主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