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元 節 的 由來

中 元 節 的 由來
  此条目介绍的是汉族传统和道教的中元节。关于民间信仰、中元节和盂兰盆节融合后的节日,请见“中元节与盂兰盆节”。

中 元 節 的 由來

桃园景福宫中元大法会

中元节为亚洲地区的传统节日,日期为农历七月十五,本来为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后来道教视中元节为地官赦罪日而成为道教节日,又称地官诞,是指三官大帝的地官大帝(全名: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诞辰。道教在此日素馔普渡,祈请为亡灵赦罪。

中元节和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节,崇祀三官大帝天官、地官和水官,自然信仰源自于中国上古时代,天子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觐礼篇》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

目录

  • 1 起源
    • 1.1 相关传说
  • 2 道教中元法会
  • 3 参看
  • 4 参考资料
  • 5 外部链接

起源[编辑]

中元节在中国汉代已有,在夏末秋初祭祀田地之神、感谢大地的节日——中元节,[1]《礼记》“月令”篇上说:“是女也(七月),农乃登榖,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在收获的季节,天子象征性的以新榖祭祀祖庙,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由于祖先崇拜在中国人的信仰中占了相当重要的一环,所以“荐新”的习俗得以存活数千年,甚至在它已从国家祭典中消失以后,民间都还保持著荐新的习俗,并且集中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

道教创立后,加入了道教相关内容,这天在道教又是中元地官宝诞,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有祭祖的习俗,并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亡魂之罪,并由个人的祖先扩大至一切亡魂。

佛教传入后,佛教徒在佛欢喜日供养众僧,以功德回向父母,称为盂兰盆法会,后来这天就有了盂兰盆节的名称。道教出现后,加入了道教相关内容,七月十五这一天,中元地官赦罪清虚大帝持人鬼录簿,检阅善恶,若被选中,则永世难以超脱。因此,这一天,饿鬼囚徒、十方大圣都会齐集起来,道士则会供奉花果、设坛颂经,作法事,期望地官赦罪,有普度之意。因此,不论佛教或道教,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都有活动普度众生。

相关传说[编辑]

中元地官赦罪清虚大帝是道教大神,最流行的说法即帝舜,是黄帝的八代孙,母死后父再娶,继母生了儿子象,舜常遭继母及象所害,唯舜仍事奉父母、相待幼弟恭敬友爱如一。舜后来在历山耕作,在雷泽网鱼,在河滨制陶,人民相携来聚追随他,两年成村邑,三年成都市,二十岁时以孝举闻名天下,三十岁时尧帝以二女赐为妻并禅让帝位,而后成为大神。因舜事亲至孝,所以中元节又叫“孝子节”,民间在这天都会杀鸡宰猪,准备极为丰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与阴间鬼魂。同时民众聚集庙宇中,丰盛祭品普施阴公,孝祭祖先,继而普度游魂野鬼,称“中元普度”。

道教中元法会[编辑]

普度原意是超度四方孤魂野鬼,以宫观寺庙为中心来举行法会,日夜诵经,普度亡魂,饿鬼囚徒亦可得到解脱。因此,道教的中元节原本是祭祀地官并超度亡灵饿鬼的节日。但在魏晋之后,佛教信仰引进中国,其盂兰盆节普度众僧的习俗,结合道教中元节普度饿鬼的祭典,形成集佛、道思想于一体的中元法会[2]。

中国北方盛行太乙救苦天尊之类的法事,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中专责救度亡魂的大神,道教超度科仪中以太乙救苦天尊为主神者,名目繁多。如:《太乙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灵宝炼度》、《太乙救苦天尊接引浮生法事》、《九幽灯仪》等等。南方则流行诸多道教忏法,各地不同,如:《三元灭罪水忏》意义在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大帝生日,请得地官赦罪赦免先人罪孽;《三元赐福宝忏》是为先人求取冥福;广东一带则有《吕祖无极宝忏》,是全真道仪式,借由度人无数的孚佑帝君吕纯阳祖师威力,广度死者入道,安生定冥。

如道教的《太乙救苦天尊接引浮生法事》为例:由一道长扮演太乙救苦天尊,端坐高台正中。诸道士扮演众仙弟子,立于两侧。天尊(道长饰)用团扇扇三下,以宝剑(或铁拐杖、玉如意等法器)敲三下,义为天尊灭地狱之火,以法器破地狱之门,引鬼魂出离地狱,后开始为众仙、地狱鬼众与悠游人世之亡灵讲经说法,天尊说法毕,则遣众仙跳下虚空(饰演的道士们各持法器,跳下高台满场跳跃),意是拯救四方鬼魂与信徒之祖先。此时天尊作法,并用柳枝或桃枝等,蘸金瓶中的甘露法水洒下(也有改为丢掷糖、饼,供信徒拾取),代表著施食饿鬼众并超度其出离地狱[3][4]。

参看[编辑]

  •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
  • 盂兰盆节

参考资料[编辑]

  1. ^ 《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 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满家令之斋田头殆即占禳田之佁欤。
  2. ^ 巫美梅; 刘锐宏. 拜祀衣紙札作與香港民間風俗. 香港: 中华文教交流服务中心. 2011年: 113–115.
  3. ^ 道教神祇 太乙救苦天尊.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4. ^ 道教中元法會.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8).

  • 吕鹏志:〈灵宝三元斋和道教中元节——《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经》考论〉。

外部链接[编辑]

[在维基数据]

中 元 節 的 由來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中元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汉字文化圈传统节期

春季节期

一般节日

  • 祭灶节
  • 小年夜
  • 除夕
  • 新春
    • 华人春节
    • 台湾新年
    • 日本新年
    • 朝鲜新年
    • 越南新年
    • 琉球新年
  • 接神日
  • 隔开日
  • 人日
  • 元宵节
    • 中华元宵节
    • 日本小正月日语小正月
    • 朝鲜大满月
    • 越南元宵节
    • 琉球元宵节╱十六日祭
  • 小填仓日语二十日正月
  • 春社
  • 中和节
  • 上巳节
    • 日本上巳节日语上巳╱雏祭
    • 朝鲜上巳节
    • 琉球滨下日语浜下り
  • 寒食节

节气

  • 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夏季节期

一般节日

  • 佛诞
    • 朝鲜燃灯节
  • 端午节
    • 中华端午节
    • 台湾端午节
    • 日本端午节╱儿童之日
    • 朝鲜端午节朝鲜语한국의 단오
    • 越南端午节英语Tết Đoan Ngọ
    • 琉球端午节╱四日之日英语Yukka Nu Hii
  • 五谷母节(中华、琉球)

节气

  • 立夏
  • 小满
  • 芒种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秋季节日

一般节日

  • 七夕
    • 中华七夕
    • 日本七夕
    • 朝鲜七夕
    • 越南七夕
    • 琉球七夕
  •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
    • 中华中元节与盂兰盆节
    • 日本盂兰盆节
    • 朝鲜百中节
    • 越南盂兰盆节
    • 琉球御中元
  • 中秋节
    • 中华中秋节
    • 日本十五夜
    • 朝鲜秋夕
    • 越南中秋节
    • 琉球中秋节
  • 重阳节
    • 中华重阳节
    • 日本重阳节日语重陽
    • 朝鲜重九节
    • 越南重阳节
    • 琉球菊御酒
  • 十成节(中华、越南、日本)

节气

  • 立秋
  • 处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冬季节期

一般节日

  • 下元节
  • 腊八节
    • 中华腊八节
    • 琉球腊八节
  • 祭灶节
  • 小年夜

节气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节期合称

三元

  • 上元(元宵、天官诞)
  • 中元(盂兰盆节、七月半、地官诞)
  • 下元(水官诞)

社日

  • 春社(土地公诞、福德正神诞)
  • 秋社

彼岸
(日本、琉球)

  • 春分前后七天
  • 秋分前后七天

农耕八节

  • 立春
  • 春分
  • 立夏
  • 夏至
  • 立秋
  • 秋分
  • 立冬
  •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