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免疫科抽血

风湿科疾病要进行很多项目的检查。原因:

1、风湿科疾病包含了近200种疾病,且多为系统性损伤,即表现的症状不一而同。

2、另外,临床上很少仅根据某一个指标就可以诊断某种疾病。如类风湿因子,很多患者认为该指标高了就是类风湿,该指标正常了就不是类风湿。实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如果确诊为某种风湿科疾病,则治疗的周期很长,基本都是以年来计算。

因此,诊断应该非常慎重。那么,就不可避免需要检查很多项目。

大概包括:

1、常规项目:肝肾功、血常规、电解质、血脂;

2、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如考虑成人Still病,还要查铁蛋白或糖化铁蛋白)

3、类风湿指标: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RA33等。(考虑类风湿关节炎时查)

结缔组织病:ANA、自身抗体全套、自身抗体定量。

4、体液免疫:考虑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必查。

5、24h尿蛋白定量:有肾脏损伤时查。在考虑干燥综合征时,还要查肾小管4项。

6、甲状腺功能:因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同时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

另外,还可能有:

如球蛋白高,排查单克隆疾病时,查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

还可能会常规筛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

这么多的检查仅旁证了风湿科疾病的复杂。

強直性脊柱炎病友聯盟 2019-04-15 08:34

風濕免疫科抽血

醫患

首先必須嚴肅聲明,患者不需要刻意去討好任何一位醫生,編輯整理此文的目的是希望醫患雙方溝通更加順暢,更有利於患者疾病的診治。

其實不僅是風溼免疫科醫生,各科醫生都喜歡能做到這 6 項準備的患者。那麼,到底是哪6項準備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1、帶好所有的檢查單

風濕免疫科抽血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典型案例】

“醫生,我已經化驗很多了,都正常,你看看我是啥病呢?”

“化驗單拿給我看看吧!”

“忘記帶來了,反正都正常!”

“你化驗什麼項目了?”

“很多的,我不知道是化驗哪些項目,反正都化驗了”

.............................

哪位大神能猜出來“都化驗的項目”是哪些呢?你知道這個病人在說什麼嗎?

也許,天知道!

友情提示

帶上既往看病的資料,包括病例本、出院小結、化驗檢查報告、片子等。

2、帶上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

風濕免疫科抽血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典型案例】

“醫生,你幫我開點藥?”

“請問開什麼藥?”

“不知道什麼名字,盒子是紅色的,長方形的,裏面的藥是圓圓的。。。。。”

“你這麼說,我不知道啊”

“應該是降壓的。。。。。。”

哪位大神能猜出來這是什麼藥呢?

也許,天知道!

友情提示

一定要帶上目前服用的所有藥物,不要主觀認爲這些藥和目前疾病無關就不用帶了,很多藥物之間是有相互作用的,醫生需要結合你用藥情況選擇用藥的。

3、空腹就診

風濕免疫科抽血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典型案例】

“你目前需要抽血化驗一下,才能確診什麼病”

“醫生,我喫飯了,只喫了一點點,抽血可以嗎?”

..................

【友情提示】

不管庸醫,還是神醫,都要結合化驗檢查,做出明確診斷,才能給您更好的治療,一定要空腹就診,空腹的檢查結果才最準確。

4、穿寬鬆衣服

風濕免疫科抽血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典型案例】

“醫生,我膝蓋痛,大概1周了”

“把褲子拉上去,我來檢查一下吧”

“拉不上去啊!”

拉了半天,腳踝才露出來,醫生沒有透視眼,怎麼給你查體呢!

【友情提示】

一般醫生需要進行查體,比如聽心肺,查關節,看手、足部等,衣物、鞋襪都要方便穿脫纔好。

5、直接講述病情,不要家長裏短

風濕免疫科抽血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典型案例】

“醫生,我這個病說來話長啊!10年前啊,我去北京玩,做飛機去的,從溫州做的飛機,在杭州轉機,但航班誤點了,在機場等了10個小時,後來······”

“請問你這次主要因爲什麼就診?”

“醫生,你聽我慢慢講”

“到北京後,我朋友去接我,那是我最好的朋友,10多年沒見了······”

5分鐘過去了,還沒提疾病呢!醫生有時間聽你嘮家常嗎?

【友情提示】

初次就診要整理一下自己的需求,主要向醫生說明哪幾個問題要先想清楚。也可以紙上簡單寫寫,不要太多,但要有條理,有主次。直接講述病情,不要講述無關信息,充分利用醫生能給你的幾分鐘。

6、不要自以爲是,藐視醫生

風濕免疫科抽血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典型案例】

“醫生,我這個病,我很懂的,你就給我開***化驗和***藥就行了”

醫生會把這種病人歸類爲“點菜式”,直接滿足病人要求,不會再爲這個病人花時間思考,放任之!

【友情提示】

雖然俗話說“久病成醫”,但你無非是個人的星點經驗而已。你這樣的病人,醫生可能看過非常多了,絕對比你知道的更多。讓一個專科醫生幫你好好隨訪,一定比你這樣的一知半解的門外漢更合適。

本文編輯整理自【醫學界風溼免疫頻道

風濕免疫科抽血

「關節痛,忍一忍就好?」

「關節痛只是因為工作太勞累?」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種好發於中年女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馬偕紀念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李惠婷醫師指出,除了造成關節慢性疼痛之外,還會持續破壞關節,漸漸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可不是個「忍一忍就好」的小毛病!

迷思1:類風濕因子RF陽性就一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A?

類風濕因子RF(Rheumatoid Factor)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的參考檢查之一,李惠婷醫師表示,因為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而且有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RF會呈現陰性。

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的原因很多樣,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外,還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或是一些讓身體慢性發炎、感染的疾病,例如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的病人,甚至有些腫瘤也會造成類風濕因子陽性。

若檢驗發現類風濕因子RF陽性時,還需要配合臨床症狀,和其他的抽血檢查來判斷。李惠婷醫師說,單純只有類風濕因子RF陽性,不代表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迷思2:只要雙手、雙腳出現對稱性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表現大多是對稱性、多發性關節炎,但也有其他疾病可能發生對稱性關節炎,李惠婷醫師舉例,像是很常見的手部退化性關節炎、或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有關節的侵犯,而造成關節炎。

風濕免疫科抽血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因子包括中年女性、抽菸、肥胖、家族病史等。典型的表現是同時侵犯雙側相同的關節,使關節腫脹不適,而且休息愈久,愈不舒服。患者於早上起床時,關節僵硬的狀況可能持續超過一個小時,較嚴重時甚至無法拿牙刷、擰毛巾。

若關節炎持續超過六週,還會抽血檢驗發炎指數、類風濕因子RF、CCP抗體等,李惠婷醫師解釋,每個病人的表現不太一樣,臨床上會依據受侵犯的關節、關節症狀、關節外症狀、持續時間、抽血檢查等,做整體的評估。

迷思3: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自體免疫疾病,聽說要多進補、多吃健康食品來提升免疫力?

「這是錯誤的觀念!」李惠婷醫師說,「有很多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確定診斷後就會開始使用各式各樣的補品、健康食品,反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亂掉了,而處於發炎的狀態,進補可能造成疾病惡化。李惠婷醫師,早期藥物治療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非常重要,愈早治療,愈有機會控制病情,建議應該要及早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

迷思4:聽說類風濕性關節炎RA只要調整飲食,就可以不用吃藥?

早期藥物介入有助於減少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李惠婷醫師說,部分患者會嘗試飲食或民俗療法,拖了半年,發現關節還是持續發炎才回到門診,結果關節已經遭到破壞。關節破壞是不可逆的,可能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

迷思5: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RA得吃很多類固醇?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第一線用藥是免疫調節劑,通常會使用一種以上的藥物,李惠婷醫師解釋,免疫調節劑通常需要服用大概一至兩個月後才會出現療效,因此在發炎很厲害的時候,有可能會先使用類固醇抑制發炎反應,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疼痛。

風濕免疫科抽血

部分病人在接受免疫調節劑、止痛藥、類固醇的治療後,還是沒有辦法控制發炎、緩解症狀,就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李惠婷醫師說,「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有效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減少關節的發炎跟破壞,我們會根據病人的症狀,來幫病人申請使用。」

類固醇並非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治療藥物,只要發炎狀況控制良好,便會逐步調低劑量,並停止使用。李惠婷醫師說,治療過程中都會依照疾病活性調整藥物,不至於長期大量使用類固醇,患者並不需要太擔心這個問題。

迷思6:類風濕性關節炎RA打針一定比吃藥好?

針劑和口服藥的作用機轉不同,都能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預防關節變形,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調整合適的藥物。

迷思7:一定要打生物製劑嗎?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用?

生物製劑有很多種,治療機轉各不相同,有些可以抑制T細胞活化,有些可以抑制B細胞活化,有些可以與細胞激素(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結合,以抑制發炎反應。李惠婷醫師說,假使免疫調節劑的效果不如預期,才會申請生物製劑、小分子標靶藥物,目前藥物選擇很多,重點是要及早接受治療,才能發揮更好的療效。

迷思8:使用生物製劑需要經常換藥?

使用生物製劑時,醫師仍會根據病人的症狀做調整,李惠婷醫師說,可能轉換到第二種、第三種,才會找到適合的藥物。

申請生物製劑之前都必須評估病人的共病症、使用的安全性,李惠婷醫師說,「我們都會跟病人討論,最主要還是要看病人接受治療的配合度,如果可以遵照醫囑用藥,大部分病人都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

迷思9: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只要關節不腫、不痛,就可以停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免疫疾病,即使是在關節不腫、不痛的時候,關節依然會持續受到破壞,李惠婷醫師提醒,有些患者還有關節外併發症,所以不可以自行停藥。

風濕免疫科抽血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需要長期追蹤治療的慢性病,醫師會根據症狀適時調整藥物。

迷思10:有類風濕性關節炎RA就不適合運動嗎?

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為怕痛,或是已經有關節變形,所以就不敢運動。李惠婷醫師說,其實維持適度運動對患者很重要,可以防止肌肉萎縮、改善關節活動度。

患者可以與醫師、物理治療師討論,依照身體狀況設計運動處方,足夠的暖身及伸展,也有助於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