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5月12日)
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一个中国 (中华民国)"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此条目的主题是中华民国方面的主张。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的主张,请见“一个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个中国,又称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政策一中原则一中政策蓝统,是中华民国对于一个中国的一种国际外交政策、政治意识形态用语,中华民国根据《中华民国宪法》,拥有中国完整主权,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但在现实上,不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大陆拥有治权,实际统治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政府与实际统治大陆地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皆为政治实体,双方应以同等尊重的地位来交往。

1971年,根据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1]。1988年李登辉担任总统后,中华民国外交进入务实外交阶段,1991年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中华民国政府已不再坚持中华民国是代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不再竞争“中国代表权”。[2][3][4][5][6]

1994年,中华民国政府依照《国家统一纲领》公布《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说明一个中国政策,认为“中国只有一个”、“台湾与大陆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但“一个中国”是指历史上、地理上、文化上、血缘上的中国,而“中共不等于中国”,在中国尚未达成最后统一以前,两岸既处于分治局面,理应各自有平行参与国际社会的权利,所以引用“国统纲领”提出“一个中国,两个对等实体”的架构来定位两岸关系。[6]。1999年时任总统李登辉接受媒体专访时提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被称为“两国论”。2006年时任总统陈水扁于国家安全会议裁示《国家统一纲领》“终止适用”,然而,《国家统一纲领》究竟有否废除,仍存在争议。

目录

  • 1 概论
  • 2 历史
    • 2.1 两蒋主政时期
    • 2.2 李登辉主政时期
    • 2.3 陈水扁执政时期(2000年至2008年)
    • 2.4 马英九执政时期(2008年至2016年)
    • 2.5 蔡英文执政时期(2016年起)
  • 3 政治人物谈话
  • 4 国际外交
  • 5 参考文献
  • 6 参见

概论[编辑]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原中华民国的行政区划及领土纠纷

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权,逐步控制了中国大陆与海南岛;中华民国政府则因国共战争失败,迁往台北市,蒋中正于1950年“复行视事”担任中华民国总统。

1949年,苏联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华民国外交部遂发表声明与苏联断交。1950年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同时发布声明与英国断交,只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国家,中华民国政府一律断交,双方开始长期外交战。

在蒋中正时期,中华民国政府在政治上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中国共产党组成的叛乱团体。中华民国进入动员戡乱时期,随时准备以军事反攻大陆,重新拥有大陆治权,采行汉贼不两立政策,反对任何邦交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或发展任何政治、经济与外交关系。1971年,联合国通过2758号决议,决定驱逐中华民国代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中国席位代表权,各国陆续与中华民国断交,但部分国家设有特殊机构保持一定关系。

1975年,蒋中正过世,由其子蒋经国掌握实权。1978年12月15日,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定《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一个中国政策,与中华民国断交。中华民国外交陷入困境。蒋经国采行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但在国际上采行较宽松的弹性外交,有限度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的事实。外国在台北设立“贸易办事处”、中华民国政府在外国设立“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等组织,来代表各自在对方的利益。

李登辉执政时,曾提出国家统一纲领,三阶段追求海峡两岸重新统一,1996年台海危机导致两岸关系转坏后,于1999年提出特殊两国论,认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

陈水扁执政时,提出一边一国,亦提出“一个中国”的新解释,强调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为中国正统、是唯一的中国,而台湾则是从中国正统之争中脱离。

马英九执政时,提出维持现状,推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主张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采行其称之的活路外交。

蔡英文执政时,提出维持现状,不承认九二共识,尊重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关系条例之两岸关系定位,主张中华民国台湾是全台湾人民的共识,采行其称之的踏实外交。

历史[编辑]

两蒋主政时期[编辑]

无论是1950-1971年联合国中国代表权之争的“汉贼不两立”,或1978年以后所坚持的“三不政策”,主政的国民党皆是以“一个中国”政策来维护其主张的中华民国法统。其表述正如1976年,时任行政院院长蒋经国说:“我们的原则是,今天只有一个中国,而代表中国的政府,就是中华民国。”两蒋时期的“一个中国”乃是专指“中国的代表权问题”,并不涉及“台湾的主权归属问题”。

李登辉主政时期[编辑]

主政初期基本承袭蒋经国的内外政策,是“没有李登辉政策的李登辉时期”。

主政中期,因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开始推动以“对等地位”为原则的两岸交流,“一个中国”的政策内容开始历经各种变化。对中国大陆投资时,官方采行戒急用忍政策,阻止较具规模的企业西进投资。实质成效不彰,部分企业采用第三地转投资。 之后在政府层面的描述曾有“一国两府”(并未正式提出)、“一国两区”(1990年)、“一个中国,两个对等政治实体”(1991年)、“以一个中国为指向的阶段性两个中国政策”(1993年)、“一个分治的中国”(1997年)、“特殊的国与国关系”(1999年)等主张。其内涵可总结如下:

  1. 单一排他性的论述:如1992年,国家统一委员会关于“一个中国涵义”定义,即“一个中国即是中华民国”的说法。
  2. 去政治化的论述:如“以一个中国为指向的阶段性两个中国政策”,“一个中国”为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血缘上的“一个中国”,不是政治上的“一个中国”,“台湾”与“大陆”都是如此意义下的中国的一部分。
  3. 切割时间序列的论述:“一个中国”是过去式的,也是未来式的,但并非“现在式”。“过去式”的表述,认为“一个中国”是指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现在式”的表述,认为自1949年起两岸处于暂时的分裂分治状态,“一个中国”是“一个分治的中国”,在“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前提下,为两个互不否认的“对等政治实体”,1999年,将台海两岸关系定位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一般简称为特殊两国论或两国论)。“未来式”的表述,认为“一个中国”是指自由、民主、均富、统一的新中国。
  4. 同时涵盖双方的论述(整个中国,Whole China):“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不等于“中国”,谁也不能代表全中国。“台湾”并不等于“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等于“整个中国”。“一个中国”同时包括“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9年,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表示:“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不承认、不否认”(即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否认中国共产党对大陆的统治)[7]

陈水扁执政时期(2000年至2008年)[编辑]

中华民国在2000年经历首次政党轮替,首次执政的民主进步党一贯强调台湾主体性,认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是台湾,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澎金马和中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即一边一国论述。

  • 陈水扁曾在2000年就职典礼提到“未来一中”。
  •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个国家,并在公文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中国,而中华民国简称为台湾。
  • 2000年6月20日,陈水扁在就任后第一次国际记者会表示:如果有“共识”,应该是“一个中国各自口头表述”,但是对岸认为并没有这样的共识,所以如果说要有“共识”,那是没有共识的“共识”,所谓“AGREE TO DISAGREE”。[8]2001年11月10日,陈总统在电视专访表示:根本没有两岸九二共识...所谓“没有共识的共识”,就是没有共识。[9]
  • 吕秀莲曾经提到,台海现状就是两个中国。[10]

马英九执政时期(2008年至2016年)[编辑]

为与大陆经贸往来及商讨和平协议,主张回归宪法一中架构,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的领土包括中国大陆,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宣称一个中国就是自由、民主、均富和统一的中华民国。不使用中国台北一词,但可以接受中华台北;在所有官方文件称呼对岸为“大陆”而不是“中国”。在“不统、不独、不武”的理念,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湾海峡现状。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与大陆协商。国民党大陆事务负责人强调关于国民党支持两岸走向统一;“不统、不独、不武”中的“不统”,指的是“现在不直接进行统一”。[11]

  • 两岸属特别关系,源自于中华民国宪法的领土架构上。
  • 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马英九竞选期间发表)
  • 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2012年3月)

2013年,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与习近平会面,提出国民党推动一个中国架构,被认为呼应对岸的一个中国框架[12][13]。

蔡英文执政时期(2016年起)[编辑]

  • 2016年5月27日,卫生福利部部长林奏延在世界卫生大会(WHA)的演说中全程自称“中华台北”,并未如过去8年马英九政府代表7次出席WHA演讲时皆有提到“台湾”。[14]蔡英文表示“称谓上没有被矮化,更没有受到政治框架限制。”然而过去在野时她与民进党立委曾多次强调中华台北是矮化,因此受到质疑。行政院院长林全在行政院院会后受访表示,“中华台北”是目前参与国际组织常用的名称,“不满意但勉强可以接受”[15],表示会争取中华民国的台湾在国际社会的能见度与认同。[16]
  • 2016年10月蔡英文提出海峡两岸关系论述:“承诺不变,善意不变,不会在压力下屈服,不会走回对抗的老路”。[17]
  • 2017年3月22日,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小月强调,“我们两岸关系的界定就是两岸关系”,她对时代力量版草案名称“持保留态度”;外交部部长李大维被提问《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是否应该纳入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与立法院经济委员会联席审查时直言“没有这个必要,两岸关系不是外交关系”[18]。
  • 2019年1月2日下午,蔡英文表示,中华民国从未接受九二共识,也绝不会接受一国两制。并认为中国大陆施压国际企业[19]、军机军舰绕台,不会给台湾带来心灵契合[20]。

政治人物谈话[编辑]

  • 1997年4月2日,李登辉会见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时表示,根据1972年的上海公报,美国认识到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李登辉还表示“两岸统一以后的民主、自由、均富的国家,才是一个中国,国家统一是中华民国政府与人民坚持不变的奋斗目标,我们不可能放弃‘中华民国’来寻求国家的统一。”[21]
  • 2006年3月20日,马英九和纽约智库“外交关系协会”举行提问式的座谈会。由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孔杰荣主持,出席人士包括美国学者、财经界人士及媒体。马英九说:“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The one China is the Republic of China)。[22]
  • 2007年9月15日,马英九在重返联合国游行中宣告:“台湾就是中华民国”。
  • 2011年2月18日,马英九总统要求政府文书一律要以“中国大陆”或“大陆”称呼对岸,以符合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个中国内涵。
  • 2013年10月10日,马英九在双十国庆上讲话,“各位乡亲,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23]
  • 2013年10月12日,民进党籍前行政院院长谢长廷表示,两岸关系确非国际关系,两岸是特殊关系;在处理两岸问题时,台湾应站稳,要让而不退[24]。
  • 2014年1月,时任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率团访问欧洲,他22日在欧洲议会议员举办的欢迎酒会上致词说,台湾事实上是独立的,在未获得台湾人民透过民主程序同意前,不能被改变。
  • 2014年1月24日,苏贞昌在英国伦敦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国大陆对与台湾有关的事都引用“一个中国”政策,以凸显它对台湾的主权,结果造成台湾无法正常参与主要的国际机构,台湾人民因此遭受的痛苦非外人所能想像。

国际外交[编辑]

  • 中华民国的邦交国:
承认中华民国代表中国的政府,认同或尊重中华民国政府立场一个中国是中华民国。[25]

参考文献[编辑]

  1. ^ 台湾国际关系史: 理论与史实的视角(1949-199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213页,周湘华、董致麟、蔡欣容,新锐文创,2017-04-01
  2. ^ 台湾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271页,黄秀政, 张胜彦, 吴文星,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3. ^ 国家发展的理论与实务: 台湾案例硏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218页,袁鹤龄,高立图书有限公司,2003
  4. ^ 岛国情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163页,庄维民,秀威出版,2010-08-01
  5. ^ 共党问题硏究,第28卷,第5-8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54页,司法行政部调查局,2002
  6. ^ 6.0 6.1 两岸关系: 两岸共识与两岸岐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22页,邵宗海,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7. ^ 《台湾主权与一个中国论述大事记》,中华民国国史馆,2002,ISBN 957-01-0754-5
  8. ^ 總統六二O記者會答問實錄.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00-06-20.
  9. ^ 總統接受台視「主流論壇」節目訪問.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01-11-10.
  10. ^ 呂秀蓮︰台海現狀就是兩個中國.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05-03-06 [2015-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8).
  11. ^ 国民党大陆事务负责人:国民党支持未来两岸统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4年9月]
  12. ^ 吳伯雄:用一個中國框架定位兩岸關係. 中国评论新闻. 2013-06-13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13. ^ 李柏涛. 習吳會 吳伯雄首度提「一個中國框架」回應大陸. 大公网. 2013-06-14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14. ^ 藍批綠轉彎接受中華台北 兩套標準國人難接受.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15. ^ 林奏延WHA自稱「中華台北」 林全:不滿意但可接受.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30).
  16. ^ 林揆︰推動「中華民國台灣」 國際認同.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17. ^ 小英兩岸「新四不」:不會走回對抗老路. 新头壳. 2016-10-09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18. ^ 罗印冲. 兩岸、外交主官 擋住獨派暴衝. 旺报. 2017-03-23 [2017-03-25].
  19. ^ 大陆施压将台改名 44家航空公司全屈服.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5).
  20. ^ 回应习五条 蔡英文:拒绝九二共识 不接受一国两制.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21. ^ 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金瑞契.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22-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22. ^ 马英九: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下重拾对话. [2015-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23. ^ 马英九: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 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凤凰网及其凤凰卫视,2013年10月10日
  24. ^ 谢长廷:台湾在两岸关系中应“让而不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凤凰网转自中国台湾网 ,2013年10月13日
  25. ^ Stephen D. Krasner英语Stephen D. Krasner. Problematic Sovereignty: Contested Rules and Political Possibilities. New York C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46. ISBN 0231121792.

参见[编辑]

  •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中国主题
  •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中华民国主题
  •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
  •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台湾主题

  • 一个中国、一个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一中共表
  • 一国两制、一国两府、一国两区
  • 两个中国、一边一国、一中一台
  • 台湾问题、台湾政治
  • 台湾历史、台海现状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中华民国外交

组织和机构

本国对外

  • 外交部
    • 部长
  • 驻外代表机构
    • 大陆时期驻外代表机构
    • 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
  • 外交官
  • 驻外官员
    • 使节
  • 侨务委员会
  • 经济部国际贸易局
  • 中央通讯社
  • 中央广播电台
  • 对外贸易发展协会
  • 输出入银行
  • 海外台湾学校
    • 列表
  • 敦睦远航训练支队

外国驻华/驻台

  • 驻华/驻台代表机构
    • 大陆时期外国驻华代表机构
    • 抗战时期同盟国驻渝代表机构
  • 驻华/驻台外交官
    • 使节
  • 台湾国际学校

外交礼仪相关

  • 外交部礼宾处
  • 三军乐队
  • 三军仪队
  • 总统府
  • 中正纪念堂
  • 中山堂
  • 中山楼
  • 台北宾馆
  • 圆山大饭店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 建交史
  • 外交关系年表

大陆时期

  • 北洋政府时期
  • 国民政府时期

台湾时期

  • 蒋中正政府时期
  • 严家淦政府和蒋经国政府时期
  • 李登辉政府时期
  • 陈水扁政府时期
  • 马英九政府时期
  • 蔡英文政府时期

政策和术语

  • 北洋外交
  • 修约外交
  • 革命外交
  • 国联外交
  • 巩固外交
  • 弹性外交
  • 务实外交
  • 全民外交
  • 攻击性外交
  • 活路外交
  • 踏实外交
  • 口罩外交
  • 联俄容共
  • 安内攘外
  • 四巨头
  • 以德报怨
  • 十一段线
  • 一个中国
  • 汉贼不两立
  • 中华台北
  • 中国台北
  • 中国台湾
  • 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
  • 南向政策
  • 新南向政策

人民出入境

  • 中华民国护照
  • 签证政策
  • 公民签证要求

对外双边关系

亚洲

  • 阿布哈兹日语アブハジアと中華民国の関係
  • 阿富汗
  • 亚美尼亚
  • 阿塞拜疆
  • 巴林*
  • 孟加拉
  • 不丹
  • 文莱*
  • 柬埔寨
  • 东帝汶
  • 乔治亚
  • 印度*
  • 印尼*
  • 伊朗
  • 伊拉克
  • 以色列*
  • 日本*
  • 约旦*
  • 哈萨克
  • 科威特*
  • 吉尔吉斯
  • 老挝
  • 黎巴嫩
  • 马来西亚*
  • 马尔代夫
  • 蒙古*
  • 缅甸*
  • 尼泊尔
  • 北韩
  • 阿曼*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
  • 菲律宾*
  • 卡达
  • 沙特阿拉伯*
  • 新加坡*
  • 韩国*
  • 斯里兰卡
  • 叙利亚
  • 塔吉克
  • 泰国*
  • 土耳其*
  • 土库曼
  • 阿联*
  • 乌兹别克
  • 越南*
  • 也门

非洲

  • 阿尔及利亚
  • 安哥拉
  • 贝南
  • 博茨瓦纳
  • 布基纳法索
  • 布隆迪
  • 喀麦隆
  • 佛得角
  • 中非
  • 查德
  • 科摩罗
  • 刚果(布)
  • 刚果(金)
  • 科特迪瓦*
  • 吉布提
  • 埃及
  • 赤道几内亚
  • 厄立特里亚
  • 埃塞俄比亚
  • 斯威士兰*
  • 加蓬
  • 冈比亚
  • 加纳
  • 几内亚
  • 几内亚比绍
  • 肯亚
  • 莱索托
  • 利比里亚
  • 利比亚
  • 马达加斯加
  • 马拉维
  • 马利
  • 毛里塔尼亚
  • 毛里求斯
  • 摩洛哥
  • 莫桑比克
  • 纳米比亚
  • 尼日
  • 尼日利亚*
  • 卢旺达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塞内加尔
  • 塞舌尔
  • 狮子山
  • 索马里
  • 索马里兰*
  • 南非*
  • 南苏丹
  • 苏丹
  • 坦桑尼亚
  • 多哥
  • 突尼斯
  • 乌干达
  • 赞比亚
  • 津巴布韦

美洲

  • 安提瓜和巴布达
  • 阿根廷*
  • 巴哈马
  • 巴巴多斯
  • 伯利兹*
  • 玻利维亚
  • 巴西*
  • 加拿大*
  • 智利*
  • 哥伦比亚*
  • 哥斯达黎加
  • 古巴
  • 多米尼克
  • 多米尼加
  • 厄瓜多尔*
  • 萨尔瓦多
  • 格林纳达
  • 危地马拉*
  • 圭亚那
  • 海地*
  • 洪都拉斯*
  • 牙买加
  • 墨西哥*
  • 尼加拉瓜
  • 巴拿马
  • 巴拉圭*
  • 秘鲁*
  • 圣基茨和尼维斯*
  • 圣卢西亚*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苏里南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美国*
  • 乌拉圭
  • 委内瑞拉

欧洲

  • 阿尔巴尼亚
  • 安道尔
  • 奥地利*
  • 白俄罗斯
  • 比利时*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保加利亚
  • 克罗地亚
  • 塞浦路斯
  • 捷克*
  • 丹麦*
  • 爱沙尼亚
  • 芬兰*
  • 法国*
  • 德国*
  • 希腊*
  • 圣座(教廷)*
  • 匈牙利*
  • 冰岛
  • 爱尔兰*
  • 意大利*
  • 科索沃
  • 拉脱维亚*
  • 列支敦士登
  • 立陶宛*
  • 卢森堡*
  • 马耳他
  • 马耳他骑士团
  • 摩尔多瓦
  • 摩纳哥
  • 黑山
  • 荷兰*
  • 北马其顿
  • 挪威
  • 波兰*
  • 葡萄牙*
  • 罗马尼亚
  • 俄罗斯*
  • 圣马力诺
  • 塞尔维亚
  • 斯洛伐克*
  • 斯洛文尼亚
  • 西班牙*
  • 瑞典*
  • 瑞士*
  • 乌克兰
  • 英国*

大洋洲

  • 澳大利亚*
  • 库克群岛
  • 斐济*
  • 关岛*
  • 基里巴斯
  • 马绍尔群岛*
  • 密克罗尼西亚
  • 纽埃
  • 新西兰*
  • 诺鲁*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帕劳*
  • 萨摩亚
  • 所罗门群岛
  • 东加
  • 图瓦卢*
  • 瓦努阿图

已消失的国家

  • 奥匈帝国
  • 捷克斯洛伐克
  • 苏联
  • 南越
  • 南斯拉夫

对外多边关系

区域

  • 加勒比英语Sino–Caribbean relations
  • 大洋洲英语Sino-Pacific relations
  • 第三世界英语Sino-Third World relations

国际组织

  • 国际联盟
  • 联合国
  • 世界卫生组织
  • 欧洲联盟*
  • 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粗体标示者为邦交国
以“*”标示者有单设或互设运作中的代表机构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

  •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国大陆
    • 中国内地
    • 香港
    • 澳门
  •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中华民国
  • 台湾地区
    • 台湾
    • 澎湖
    • 金门
    • 马祖

概述

  • 台湾问题
  • 台湾海峡现状
  • 台湾与福建关系
  • 台湾与香港关系
  • 台湾与澳门关系
  • 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

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民主党派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 其他政党

中华民国

  • 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
  • 国家统一委员会
  • 大陆委员会
  • 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政策委员会大陆事务部
  • 民主进步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事务部

政党

  • 中国国民党
  • 民主进步党
  • 台湾民众党
  • 时代力量
  • 其他政党
    • 列表

术语

一个中国
中国统一

  • 一中两国
  • 一中两宪
  • 一中三宪
  • 一中共表
  • 一中各表
  • 一中同表
  • 一五新观点
  • 一国两制
  • 一国两区
  • 一国两府
  • 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 一国良制
  • 一纲四目
  • 两岸一中
  • 两岸共同议会
  • 两岸和平协议
  • 三个可以谈
  •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 九二共识
  • 中国台湾
  • 中国台北
  • 中华台北
  • 中华北京
  • 各表一中
  • 宪法一中
  • 大一中架构
  • 去台湾化
  • 反攻大陆
  • 杀朱拔毛
  • 汉贼不两立
  • 终极统一
  • 统派
    • 台湾亲中派
  • 统战团
  • 叶九条
  • 邓六条
  • 江八点
  • 胡四点
  • 胡六点
  • 习五条
  • 解放台湾

两个中国
一中一台
台湾独立

  • 一个原则、三个坚持、五个反对
  • 一边一国
  • 两国一制
  • 四不一没有
  • 四个坚持
  • 四要一没有
  • 四阶段论
  • 九六共识
  • 中国分裂论
  • 中华民国第二共和
  • 中华民国在台湾
  • 中华民国是台湾
  • 中华民国(台湾)
  • 中华民国台湾
  • 中华民国军事占领台湾论
  • 去中国化
  • 台湾主体性
  • 台湾价值
  • 台湾共和国
  • 台湾共识
  • 台湾地位未定论
  • 台湾本土化
  • 台湾民族主义
  • 台湾正名
  • 天然独
  • 法理台独
  • 独派
  • 独台
  • 华独
  • 宪法各表
  • 特殊的国与国关系

其他

  • 协防台湾
    • 美国
    • 日本
  • 弃台论
  • 美属台湾群岛方案
  • 俄罗斯不友好国家名单

历史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史

海峡两岸关系 · 台湾问题 · 台海现状

1949年前

  • 澎湖寨巡检司
  • 澎湖之战
  • 崇祯明荷海战
  • 郑荷之战
  • 丁未漂人事件
  • 康熙平定台湾
    • 澎湖海战
    • 渡台禁令
  •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 福建台湾省
  • 马关条约
  • 厦门事件
  • 开罗宣言
  • 台湾光复

1949-1979

  •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
  • 韩战战俘遣返问题
  • 台湾海峡危机
  • 金门战役
  • 舟山战役
    • 登步岛战役
    • 舟山撤退
  • 台海空战
    • 上海空战
    • 1958年空战
  • 第一次东山岛战役
  • 大担岛战役
  • 南日岛战役
  • 湄州岛战斗
  • 第二次东山岛战役
  • 陶普斯号事件
  • 中美共同防御条约
  • 台湾海峡危机
  • 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九三炮战)
  • 一江山岛战役
  • 1·20福州大轰炸
  • 大陈岛撤退
    • 金刚计划
  • 台山列岛海战
  •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 洪进山事件
  • 7·21马祖空战
  • 闽江口海战
  •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金门炮战)
  • 九二海战
  • 1958年台海空战
    • 九二四空战
    • 双十马祖空战
  • 台海心战
  • 六一九炮战
  • 湄公河战役
  • 周鸿庆事件日语LT貿易#中華民国の対応と周鴻慶事件
  • 马晴山事件
  • 国光计划
    • 东引海战
    • 东山海战
    • 崇武以东海战
  • 吴文献事件
  • 台湾海峡中线
  • 关闭政策
    • 打通南北航线
    • 海军舰队首航台湾海峡
    • 台湾海峡复航
  • 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

1979-1996

  • 告台湾同胞书
  • 三不政策
  • 六二七事件
  • 中华航空334号班机劫机事件
  • 三七事件
  • 开放两岸探亲
  • 闽平渔事件
  • 金门协议
  • 闽狮渔事件
  • 九二香港会谈
  • 汪辜会谈
  • 千岛湖事件

1996-2008

  • 戒急用忍
  • 小三通
  • 第三次台湾海峡危机(台湾海峡导弹危机)
  • 中国国民党和平之旅
  • 两岸定期航线

2008-2016

  • 活路外交
  • 两岸两会高层会谈
    • 野草莓运动
  • 两岸互赠保育类动物
  • 陆客赴台
  • 陆生赴台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 小三通
  • 大三通
  • 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
  • 服贸协议
    • 太阳花学运
  • 习连会
  • 陈云林访台争议与冲突
  • 张王会谈
  • 张志军访台争议与冲突
  • 货贸协议
  • M503航路事件
  • 习朱会
  • 习马会
  • 周子瑜国旗事件
  • 罗志祥国族事件

2016至今

  • 台湾诈骗犯遣返案
  • 雄三误射
  • 桃园火烧车案
  • 退将赴陆
  • 周泓旭案
  • 李明哲事件
  • 2019年东亚青年运动会
  • 习洪会
  • 解放军对台导弹
  • 解放军机舰绕台
  • 反红媒游行
  • 中国大陆抵制金马奖
  • 陆客赴台自由行停签
  • 武汉返台包机事件
  • 李孟居事件
  • 2019年解放军军机越线
  • 2020年解放军台海演练
  • 黄郁婷队服事件
  • 2021年所罗门群岛骚乱
  • 2022年美国教堂台裔枪击案
  • 佩洛西访台
    • 反应与影响
    • 解放军环台军演

台湾海峡 · 台湾地区

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
  •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
  • 《反分裂国家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 《“台独”顽固分子清单》
  • 《“台独”顽固分子关联机构》
  •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

中华民国

  • 《中华民国宪法》
  •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 《国家统一纲领》
  • 《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
  •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
  • 《香港澳门关系条例》
  • 《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
  • 《反渗透法》
  • 《境外势力影响透明法》(草案)
  • 《反并吞中华民国法》(草案)

海峡两岸

  • 《金门协议》
  •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
  • 《海峡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协议》
  • “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

美国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美国国会所认可通过之台湾相关重要文件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基于《美国宪法》之三权分立政府权限

  • 旧金山和约
  • 中美共同防御条约
  • 台湾关系法
  • 六项保证
  • 台湾安全加强法案
  • 台湾旅行法
  • 亚洲再保证倡议法
  • 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
  • 台湾保证法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其他

  • 《马关条约》
  • 《开罗宣言》
  • 《波茨坦公告》
  • 《降伏文书》
  • 《联合国安理会第87号决议》
  • 《联合国大会第505号决议》
  • 《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
  • 《中日和约》
  •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台湾海峡通道
  • 金厦跨海大桥
  • 国道
    • 228
    • 319
  • 高速公路
    • 北京-台北
  • 高速铁路
    • 北京-台北
    • 昆明-台北
    • 北京-香港(合肥-台北)

  •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分类
  •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共享资源
  • 中国是中华民国吗?
    文库

中国承认中华民国吗?

中国国民党认为,根据宪法一中原则,中国大陆和台湾皆属于中华民国固有领土。 外交部表示在对外外交上不会接受两岸双重承认。

中华民国合法吗?

为与大陆经贸往来及商讨和平协议,主张回归宪法一中架构,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的领土包括中国大陆,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联合国承认一个中国吗?

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中,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

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的?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把台湾交还给中国。 至此,台湾重入中国版图,重归于中国的主权管辖之下。 1949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处于暂时的分裂状态,但这并未改变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