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蘭膠是素食的嗎?

對素食朋友而言,最怕碰到的就是無色無味的食品添加物,常常讓素食者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誤食,像是「食用膠」這種添加物就是一例。

食用膠是很常見的食品添加物,加入食品中可以增添Q軟滑嫩的口感,也能達到光亮固色的效果,又不會破壞食物原本的風味,還能增加飽足感,所以像是市售的布丁、優格、巧克力、果凍、軟糖、膠囊,多含有食用膠。除了口感的改良,安全無毒的食用膠,也被當作增稠劑、懸浮劑、乳化劑、品質改良劑、安定劑及包膜等。

食用膠依原料來源可分為植物膠、動物膠及微生物膠,分別說明如下:

植物膠(素)

目前的最常市面上最使用的植物膠是由海藻中提煉出來的,像是以前很夯的減肥聖品「寒天」,就是從石花菜中提煉而來(學名:瓊脂,又名:瓊膠、菜燕、大菜、涼粉,也有從樹木提煉出來的阿拉伯膠、刺梧桐膠,從豆類提煉出的關華豆膠、塔拉膠、刺槐豆膠,從穀類中提煉出來的糯米膠、或是水果中提煉的果膠(大部份的蔬果都含有果膠,常見的果膠有葡萄柚膠、蘋果膠、檸檬膠……等),果醬類的食品最常摻入果膠。

植物膠一般放置在常溫下即可凝固,但是較不耐酸,如果加入稍酸的水果像是橘子、或草莓可能會無法凝固,成品結凍後質地較硬、彈性差,口感偏爽脆。

類別 名稱
海菜、海藻類 洋菜膠、鹿角菜膠、海藻膠( 高級素食膠囊 )、吉利T(寒天粉)
植物類 阿拉伯膠、關華豆膠、刺槐豆膠、蒟蒻膠
穀類 糯米膠(素食膠囊)、β-葡聚醣(大麥)
果膠 蘋果膠、檸檬膠

微生物膠(素)

微生物膠債由合成細胞外多醣,或細胞外發酵液中的無定型黏液中取得,因為性質安定,不受溫度、強酸強鹼或電解質的影響,在食品工業中也常常發現他們的蹤跡,其中的代表有玉米糖膠、結蘭膠、卡德蘭膠 。

結蘭膠是由假單孢菌屬之Pseudomonas elodea以葡萄糖為碳源,並加以氮源與無機鹽經發酵生成,簡單說就像醋、酵素等等發酵類的食品一樣,都是經過微生物的發酵而來。

玉米糖膠又稱三仙膠、漢生膠、黃原膠,在高溫下仍可保持膠體之安定性,在食物中保存時物香味、增加食物口感,常加入沙拉醬汁的增加稠度,或是加於麵粉中,改善烘焙產品的質地。結蘭膠及卡德蘭膠也具有微生物膠的特性,前者常用於乳製品、沙拉醬汁及果汁中,後者在日本被用來改良食品(如豆腐、果凍及魚漿)的質地。

動物膠(葷)

動物膠是從動物皮、或是骨頭,如豬骨、牛骨、魚骨中熬煮提煉而來,算是肉產業和皮革業的附產品,常見的別稱有「吉利丁」(由英文Gelatin音譯而來)、「明膠」(豬皮提煉)、「阿膠」(驢皮提煉)、「魚膠」。動物膠需要在一定的低溫下才能凝固,製成的成品的口感Q軟、綿密、有彈性,所以市售的優格、布丁、棉花糖、膠囊中大多都會添動物膠當做乳化劑(食物製程中一種經常用來穩定食物的添加物)或黏著劑。

除了食品外,動物膠也普遍用做家具、雕刻的黏著劑、美術顏料繪材。另外,從動物結締組織中萃取出的膠原蛋白也被廣泛運在化妝品、美容、醫療上。

還有一種動物膠叫「洋干膠」,又稱「蟲膠」,故名思意,這種膠是從「膠蟲」提煉而來,膠蟲的雌蟲以口器插入樹皮內吸取養分,分泌出白色蠟質與紅色蟲膠,將自己固定於樹上,人們收集這些膠蟲,把它壓碎、除去蟲體、再經過純化的手續即可製成蟲膠,膠蟲自古就被養殖利用,現代人又將它運用到食品、工業用途上。

食品E編碼

下次民眾在購買各類食品時,可別忘了翻到背後看看食品標示或是E編碼,相信可以大大減少誤食的機會!

2009/01/20 整理 2014/7/8更新


    連結:「食用膠」大蒐密

    食用膠是很常見的食品添加物,加入食品中可以增添Q軟滑嫩的口感,也能達到光亮固色的效果,又不會破壞食物原本的風味,還能增加飽足感,所以像是市售的布丁、優格、巧克力、果凍、軟糖、膠囊,多含有食用膠。除了口感的改良,安全無毒的食用膠,也被當作增稠劑、懸浮劑、乳化劑、品質改良劑、安定劑及包膜等。

    但食用膠來源可以是植物膠、動物膠及微生物膠,素食者如果一不注意可能誤食動物膠就不好啦!

    植物膠(素)

    • 海菜、海藻類 : 洋菜膠、鹿角菜膠、海藻膠( 高級素食膠囊 )、吉利T(寒天粉)
    • 植物類 : 阿拉伯膠、關華豆膠、刺槐豆膠、蒟蒻膠
    • 穀類 : 糯米膠(素食膠囊)、β-葡聚醣(大麥)
    • 果膠 : 蘋果膠、檸檬膠

    微生物膠(素)

    • 玉米糖膠(三仙膠、漢生膠、黃原膠)、結蘭膠、卡德蘭膠
    • 結蘭膠是由假單孢菌屬之Pseudomonas elodea以葡萄糖為碳源,並加以氮源與無機鹽經發酵生成,簡單說就像醋、酵素等等發酵類的食品一樣,都是經過微生物的發酵而來。

    動物膠(葷)

    • 從動物皮、或是骨頭,如豬骨、牛骨、魚骨中熬煮提煉而來,常見的別稱有「吉利丁」(由英文Gelatin音譯而來)、「明膠」(豬皮提煉)、「阿膠」(驢皮提煉)、「魚膠」
    • 「洋干膠」,又稱「蟲膠」

    小編評:疑?阿膠不是中藥嗎?怎麼會放在食品添加物裡面討論呢?


    純素食者最常誤食的食物

    對於素食朋友,最怕到的就是無色無味的食品添加劑,常常讓素食者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誤食,像是「食用膠」這種添加物就是一例。 

    食用膠是很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加入食品中可以增添Q軟滑嫩的口感,也能達到光亮固色的效果,又不會破壞食物原本的風味,還能增加飽足感,所以像是市售的布丁、優格、巧克力、果凍、軟糖、膠囊,大部份含有食用膠。除了口感的改良,安全無毒的食用膠,也被當作增稠劑、懸浮劑、乳化劑、品質改良劑、安定劑及包膜等。

    食用膠依原料來源可分為植物膠、動物膠及微生物膠,分別說明如下:

     


    植物膠()

    目前的最常市面上最使用的植物膠是由海藻中提煉出來的,像是以前很流行的減肥聖品「寒天」,就是從石花菜中提煉而來(學名:瓊脂,又名:瓊膠、菜燕、大菜、涼粉,也有從樹木提煉出來的阿拉伯膠、刺梧桐膠,從豆類提煉出的關華豆膠、塔拉膠、刺槐豆膠,從穀類中提煉出來的糯米膠、或是水果中提煉的果膠(大部份的蔬果都含有果膠,常見的果膠有葡萄柚膠、蘋果膠、檸檬膠……等),果醬類的食品最常摻入果膠。 

    植物膠一般放置在常溫下即可凝固,但是較不耐酸,如果加入稍酸的水果像是橘子、或草莓可能會無法凝固,成品結凍後質地較硬、彈性差,口感偏爽脆。

    微生物膠()

    微生物膠由合成細胞外多醣,或細胞外發酵液中的無定型黏液中取得,因為性質安定,不受溫度、強酸強鹼或電解質的影響,在食品工業中也常常發現他們的蹤跡,其中的代表有玉米糖膠、結蘭膠、卡德蘭膠。 

    結蘭膠是由假單孢菌屬之Pseudomonas elodea以葡萄糖為碳源,並加以氮源與無機鹽經發酵生成,簡單說就像醋、酵素等等發酵類的食品一樣,都是經過微生物的發酵而來。 

    玉米糖膠又稱三仙膠、漢生膠、黃原膠,在高溫下仍可保持膠體之安定性,在食物中保存食物香味、增加食物口感,常加入沙拉醬汁增加稠度,或是加於麵粉中,改善烘培產品的質地。結蘭膠及卡德蘭膠也具有微生物膠的特性,前者常用於乳製品、沙拉醬汁及果汁中,後者在日本被用來改良食品(如豆腐、果凍及魚漿)的質地。

     

    動物膠()

    動物膠是從動物皮下組織抽取之膠質或是骨頭中熬煮提煉而來,算是肉產業和皮革業的副產品,常見的別稱有「吉利丁」(由英文Gelatin音譯而來)、「明膠」(豬皮豬骨或牛皮牛骨提煉)、「阿膠」(驢皮提煉)、「魚膠」。動物膠需要在一定的低溫下才能凝固,製成的成品的口感Q軟、綿密、有彈性,所以市售的優格、布丁、棉花糖、膠囊中大多都會添動物膠當做乳化劑(食物製程中一種經常用來穩定食物的添加物)或黏著劑。 

    除了食品外,動物膠也普遍用做家具、雕刻的黏著劑、美術顏料繪材。另外,從動物結締組織中萃取出的膠原蛋白也被廣泛運在化妝品、美容、醫療上。 

    還有一種動物膠叫「洋干膠」,又稱「蟲膠」,故名思意,這種膠是從「膠蟲」提煉而來,膠蟲的雌蟲以口器插入樹皮內吸取養分,分泌出白色蠟質與紅色蟲膠,將自己固定於樹上,人們收集這些膠蟲,把它壓碎、除去蟲體、再經過純化的手續即可製成蟲膠,膠蟲自古就被養殖利用,現代人又將它運用到食品、工業用途上。

    食品E編碼

    這麼多的膠類,除了依名稱來分辦,也可以利用國際食品法典標準 //www.codexalimentarius.netCodex Alimentarius )的E編碼來判斷食用膠的來源,E編碼是一系列歐盟認可的食品添加物,因為皆為E開頭,所以被稱為E編碼,常用食用膠E編碼如下:

     

     

    下次民眾在購買各類食品時,可別忘了翻到背後看看食品標示或是E編碼,相信可以大大減少誤食的機會!

     

    1明膠(Gelatin): 是由牛、豬等動物皮下組織抽取之膠質。明膠是動物的骨頭和皮一直煮、一直煮所形成的膠質。使用於茶果凍、優酪乳、優格、布丁、軟糖、QQ糖、棉花糖(除了註明素食的)、雷根糖(長的像豆子,有點透明度)(歸納以上:嚼起來QQ的糖,都很有可能是)、養樂多、口香糖、糖果、藥用膠(膠囊)的製作添加、原料,常以動物膠或吉利丁標示。動物膠來源 E編碼吉利丁、明膠、魚膠 E441蟲膠(Shellac) E160

     

    補充:gelatin / gelatine ( 吉利丁 ):由動物骨骼關節以酸萃取之,故酸性頗高,不適合用於紅茶凍,但常用於慕司,起士蛋糕之類,市售有粉狀,片狀。 

    2猶太明膠:獸骨和獸皮被認作是不含肉和奶的(pareve)OU pareve 認可的成份允許有動物製品,如魚、蛋、和明膠。 

    以下幾類食品中均含有骨膠




    泡泡糖、口香糖、巧克力、牛奶糖等產品,沒有加上骨膠是無法製做的。現在技術改良後食用膠還可做冷飲食品,例如:優酪乳、雪糕、霜淇淋、果凍等,在這裡骨膠主要起凝固作用,不容易溶解融化。我們去天津市紅星冷飲食品廠、康樂冷飲食品廠做暗訪調查時,我們向技術員說明來意並進行通融後弄到了這些產品的製作配方,證明了以上產品中均含有大量的骨膠。這裡的產品主要銷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而且銷量很大。 

    瓶裝罐頭瓶裝罐頭,如桃、梨、果、橘子、葡萄等罐頭1985年以前這種罐頭的傳統工藝做法是用一斤蒸餾水放六兩糖,抽淨空氣後密封瓶口來到達保鮮的目的,此類產品含糖量較高,導致糖尿病、肥胖癥、高血壓等患病人數增多,國家新頒布的食品品質條例中明確要求此類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減少糖質,降低糖分,後來製作罐頭類的企業利用把食用膠放入蒸餾水,少加糖的技術,讓罐內的果品保鮮,如果你把罐頭內的水倒出後就會看到狀稠水劑,這就是使用了骨膠的證據。 

    單晶冰糖現在製作的小方塊冰糖,又叫單晶冰糖,吃後覺得脆甜,不硬而且透明性好,更重要的是在高溫季節不易溶化,好保存。這也是在糖製作中加入了食用膠。 

    甜蜜,幼滑的果凍時下市場上各類名牌或非名牌果凍均是用食用膠、甜味素以及色素製作而成的。在這三種主要原料中,甜味素是一種化學提煉品,它的口感甜度是食用糖的十五倍,廠家為了謀取最大的經濟利潤,連糖都不放,果凍的製做配方是我們去雲南一家果凍機械造設備廠對有關技術人員進行一番打點以後才獲得的,廠家賣機械設備後才提供配方。 

    果汁生產使用明膠單寧澄清法: 明膠的用量因果汁的種類和明膠的種類而不同,故對每一種果汁,每種明膠和丹寧,均需在使用前進行澄清試驗,然後確定其使用量。一般情況下明膠用量為1%左右,丹寧用量約為0.3%~0.5%在不斷攪拌下徐徐加入到果汁中,混合均勻後在室溫8~12℃下靜置5~10小時。若溫度過高,常導致澄清速度緩慢;溫度過低則可能出現渾濁現象。 

    掛麵也不是素食!第五類掛麵中也放入食用膠,九七年我們去天津市掛麵廠跟車間技術工人調查中他公開講:「如果掛麵中適當比例不放食用膠,在水中煮的時間長了怕煮,」吃後覺得口感柔筋的感覺。你把掛麵煮後的湯聞一下,有一股骨膠的臭味。所謂骨膠,顧名思義,就是指各種動物的骨頭和爛皮熬製成的粘性強的膠製品。這一點大家都知道,這個老傳統產品以前是粘木製品用的,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人們從骨膠中可以提煉出食用膠、明膠或磊膠。 

    果凍用「明膠」是因為便宜,故大多數果凍都內含明膠,只有少數由「洋菜粉」做成的果凍才是素食者可食的。

    [純素的明膠替代品]

    洋菜、瓊脂(agar-agar燕菜,由海草製成的)、瓜爾豆膠(guar gum)、菜膠(carrageenan)、纖維素(cellulose)、黃(xanthan)、角豆果(carob fruit)Gum Arabic / Acacia gum ( 阿拉伯膠)等。

     


    海草膠(Agar-agar)的精煉物,植物性的,可用在素食的材料上,適合紅茶,咖啡水果凍。

    Gum Arabic / Acacia gum ( 阿拉伯膠):是一種天然植物膠,取自一種名為Acacia的樹(豆科植物,金合歡樹屬)

    素食者常誤食、誤用的成份,以下內容尚有詳細的報道。

    3鈣粉(Calcium):最普通的來源於牛骨、魚骨、貝殼珊瑚鈣質。標示高鈣或加鈣的營養食品、奶粉中。

    4香辛料(Spices):是由多種香料混合而成的香料總稱。在臺灣標示的香辛料成份中,大多包括蔥、蒜。常於零食類、調味品、速食湯包、速食麵中標示。

    5凝乳酵素(Rennet):製作起司用的由小牛第四個胃中的酵素抽出物。使用於起司加工時的凝固劑。取得時須將小牛屠宰後才能抽取,方式殘忍。故為國外保護動物組織抗議,也為環保人士不滿。現在已研發出真菌、微生物的凝乳酵素,可避免使用動物性來源。補充:購買起司時一定得要選"No Animal Rennet" 的起司。這種起司在其成份上有特別註明是用 vegetable setting agent 製作的。

    6起酥油(shortening):俗稱白油)在製作餅乾、糕點、蛋撻皮或酥皮等烘焙食品過程中,加入起酥油可以讓產品呈現酥軟鬆脆的口感。起酥油有三種:包括動物性、植物性、加工混合製品,但通常只會標示「起酥油」,因此使用時,最好先詢問製造廠商,以明白其成分。

    7日本黑輪(Tempura): 常以大包裝或小包裝銷售。在素食市場的素食專賣店出售。產品特性以火鍋料煮湯為主,進口商以日本素食的定義(日本素食可放魚漿煉製品而標示為素食品,國內也有製造商直接以葷食魚漿煉製品而買進換包裝外箱,銷售至素食專賣店或經銷商,進而讓素食消費者認知混淆。此類產品特色是口感、口味都近似葷食。

    8動物乳化劑(Emulsifier) 120, 161, 252, 322, 422, 441, 471~477, 491, 492, 542, 570, 572, 627, 631, 920, 1518, 1520, 481E(以上號碼的乳化劑皆不可使用)來自一位讀者的消息:乳化劑既可以是從動物中提取出的也可以是從植物中提取,還可以從細菌和真菌中生產出來。如果一種產品特別標明它的乳化劑不是從動物中提取的,那你就清楚了。但是,大多數情況下,該產品不會列出它的成分是否來自於動物。我的經驗法則是:•如果一種牌子的產品標明某種成份不是從動物提取的,那麼它是可信的 - •如果同樣的牌子的另一種產品的同一種成分未標明它是否是動物來源的,那麼它很有可能是 -•若一個牌子從來不標明其成分是否是動物來源的,那有50%的可能性是從動物來源的(我可以打賭這有超過 80%的可能性,從我的消費經驗來看,大多數凡有可能是從動物中提取的成份往往是從動物中提取出的)

    9甲殼素:是一種泛稱,它含有幾丁質(Chitin)及聚甲殼醣(Chitosan)(或是俗稱為甲殼質、殼醣安)。甲殼素目前大都採自螃蟹的外殼,但仍廣泛存在於螃蟹、蝦子的外殼及表皮、貝殼、烏賊的軟骨、松耳,蕈類(香菇、靈芝...)酵母菌類的細胞。

    10水解膠原蛋白 (Gelatin hydrolysate) 水解膠原蛋白是由豬皮經濃縮後再水解精製而成的產品。

    11蜂膠 (Beeswax)

    12卵磷脂:是從蛋類或動物製品中提取出來的。卵磷脂通常也有食品商寫蛋卵磷脂。可能有些巧克力會用到。補充:大豆卵磷脂是從大豆中提取的。

    13甘油 ( glycerin / glycerol )

    它們都可能是從動物中提取的。香皂、牙膏中多含有此成分。補充:植物甘油:臺灣已有某些廠商販售使用植物甘油的純植物性牙膏。

    14乳化安定劑:杜老爺的冰淇淋芒果冰砂、芒果口味的冰棒、以及芒果口味的雪糕中的乳化安定劑是動物的成分,素食不可食用。

    15牛油:牛油一詞,有人以為是從英文 butter 翻譯而來,但是butter 原指的是 "奶油" ,是牛奶中的脂肪,奶素的人可以食用。牛油 cattle fat 是指牛肉中的脂肪,當然素食者就不能食用了。人造奶油 ( Margarines ) 可能有魚和其他海魚油。許多人造奶油中有乳清。

    16胭脂紅(Carmine)

    為胭脂紅酸(Carminic acid)的鋁螯合物,而胭脂紅酸來自乾燥雌性胭脂紅蟲(Dactylopius coccus costa)。下次要買果醬時一定要注意有否含胭脂紅。胭脂紅也用在化妝品工業。

    17蟹色素及蝦色素:常用於機能性保健食品中,此兩種色素被歸為類胡蘿蔔素,所以編碼E160和胡蘿蔔素相同,無法只從E編碼中辨別葷素。

    18紫膠紅(Lac Red):寄生於印度、泰國、緬甸、中國等地豆科、桑科植物上的紫膠蟲所分泌的樹脂狀物質補充:色素名稱來源 E編碼胭脂紅胭脂蟲 E120蟹色素、蝦色素由蟹、蝦之甲殼取得 E160

    19蜂蜜:素食者千萬要注意!*純素不可以吃的食品:蜂蜜是素食嗎?在釀蜜的過程中,蜜蜂常常會被弄死。最糟的是,如果養蜂人不想讓它們過冬的話,蜂箱很可能會整個被毀壞。雖然並非所有的養蜂人都這樣做,但是,這種普遍行為體現了人們的一種態度:生物僅僅是一種物質材料,除了能從中搾取商品價值外,毫無內在價值可言。人工授精通常會導致工蜂死亡,但現在這也成為促使產生新蜂王的慣用方法。獲得蜜蜂精子的通常做法是透過拔掉工蜂的頭,用電脈衝刺激其神經系統,從而引起性亢奮,然後擠壓無頭的蜜蜂,擠出精液,最後收集到註射器中。

    20精煉糖:糖也是素食嗎?有些精煉糖用骨頭焦(bone charcoal)作脫色劑。英國TateLyle Billingtons牌的糖不含動物成份。英國銀匙糖業公司(Silver Spoon,英國最大的供應商),宣稱他們的白糖是純素,但他們不敢保證紅糖,因為供應商有可能會使用骨頭焦。目前其他國家有關白糖的資料暫缺。

    21巧克力:含有動物成份嗎?大部分的巧克力不適於嚴格素食者,大部分的巧克力包括乳清,奶固體和精煉糖。選購時要特別註意香料以及使用油來源,較高檔的歐洲巧克力有時會添加動物性油脂來增加口感,在澳洲例如「Mars」跟「Snickers bars」就都使用動物油,另外「M&M巧克力」外層的糖衣含明膠,故這三種巧克力皆非素食。相關閱讀:巧克力禍心

    22果醬:果醬裡的胭脂蟲紅素(Carmine)為胭脂紅酸(Carminic acid)的鋁螯合物,而胭脂紅酸來自乾燥雌性胭脂紅蟲Dactylopius coccus costa。下次要買果醬時一定要注意有否含胭脂紅。

    23胭脂紅:也用在化妝品工業。沐浴乳、洗髮精您可以在以下的兩種列表中,找到沐浴乳、洗髮精產品常含有的動物成分:從動物中提取的成分列表可能從動物中提取的成分列表補充:台灣目前已有裡仁等佛教徒商家販售純植物性手工肥皂,以及純天然成分提煉的清潔劑取代品。

    24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內含一種成分叫做「阿膠」(donkey-hide gelatin),是由驢皮煎煮濃縮後的固體膠。

    25三合一速食湯包:鹹味沖泡式的湯包(包含五穀粉)大多數標示都不清楚,許多產品明明有添加五腥類萃取物卻只標上「調味劑、調味粉」,模擬兩可的標示往往混淆消費者,使素食者上當。

    26雪餅:米果上方的白色雪花塗膠,內含較為便宜的動物性乳化劑,卻無標示出來。

    27Mister Donut甜甜圈:雖用植物油去炸,但甜甜圈本身內含動物油。

    28麥當勞薯條:該公司雖宣稱使用植物油,但事實上內含的「天然甘味劑」主要是牛肉萃取物,其使用的「胭脂紅色素」(carmine)來源則是一種甲蟲。

    29奶精:咖啡中奶精的乳化劑含牛奶:粉末狀比較沒問題,若是液狀奶精則有添加「明膠」跟「乳化劑」的可能。

    30乳化劑:最簡單來說,乳化劑的功能主要是讓""""能夠混合,能夠讓食品安定,而不會讓產品產生油水分離的情況發生!乳化劑是一種食品添加物,而表面活性劑則是另一種用詞而已。像一般我們喝咖啡時,若加入奶油球或者奶精時,會在咖啡杯上有一層白色的東西浮在上面,這就是油水分離。所以乳化劑能夠使其互溶,而增加風味。乳化劑有些本身就是油質,如單甘油質類,卵磷質類....,另外乳化劑也會和一些膠體混合,當成安定劑,效果會加倍。奶精主要的成份為棕櫚油或部份氫化食物油,也含一些單、雙甘油酯、糖、人工香料等其它成份,奶精粉則是油脂氫化乾燥後的氫化油脂粉,由植物性脂肪、香料、乳化劑、玉米澱粉等混合製造而成。奶精它本身並沒有鈣的成份,它的成份是植物性脂肪及澱粉,而植物性脂肪是奶精主要的成份,是為油脂類,所以未含鈣的成份。

    31椰子油:中含大量飽和脂肪酸,會加速體內製造膽固醇,血脂肪也會急速上升,形成血管硬化,長期大量飲用,容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32冰淇淋:製作過程為使油水混合,故一定要使用「乳化安定劑」或「乳化劑」,「乳化安定劑」基本上是葷的,「乳化劑」的來源則有大豆萃取跟動物性來源兩種。在超市選購時若成分只標示乳化劑而沒說明來源,都是不合格的;此外一般店家、夜市或路上賣的冰淇淋基本上連員工自己都不清楚其產品的來源到底是哪一種,故若不確定寧可不要買。

    泡麵現在市面上雖有不少標榜素食的泡麵,但選購時仍要特別注意調味包的成分,因其成分標示往往不清楚,只標示「調味料」、「香辛料」的基本上都不合格;加上其所使用的劣質油跟醬料也不健康,故建議在泡泡麵時若能自己動手調味是最好的。

    33酸奶:市售的酸奶大多都不安全,一般為了增加濃稠感都會加入動物膠,且很多廠商都不會誠實地標示出來,或只標示「黏稠劑」,若無法確定或看到類似標示的話最好都不要買,自己製作是最保險的方法。

    34蛋糕:注意蛋糕本身是否使用「植物油」、含動物性油脂的「奶油」。蛋糕上方「透明的膠狀物」,基本上都是明膠;另外有些蛋糕(如巧克力蛋糕)為了增加香氣,會添加紅酒或水果酒,而為了增加口感則會使用來源不明的乳化劑;如「提拉米蘇」蛋糕就含有動物性的原料成分,故通常來說都是葷的。

    35可樂:據約旦雜志報導,Delhi大學科技博士Mangoshada以科學方式證明,百事和可口可樂含有豬腸子萃取成分,會導致癌症和其他致命性疾病。

    36納豆:雖經黃豆發酵製成,但有些產品含有「酒精」和「魚粉」,且這兩樣成分大多不會被標示出來,故無法確定是否為全素的話千萬不要購買。

    37運動飲料含有乳化劑(含牛奶)

    38樂事 (原味/檸檬):樂事原味有很多版本!有的有標示乳化劑!許多有標示乳化劑或是未標示乳化劑的食品都只敢標示奶素!正確全素產品的成份應該標示"素食乳化劑"!也許樂事等廠商不懂乳化劑有區分是否素食!看到烘烤版樂事原味有使用植物油卻不敢標示乳化劑,很可疑!!!

    39原味覺醒(牛奶巧克酥)

    40乖乖(奶油椰子)

    417-11 杏仁茶,M&M's等巧克力 (牛胃凝乳脢)芬達Orange (魚膠).統一西瓜牛奶 (魚膠)可口可樂公司只要內含胡蘿蔔素,均含魚膠其實可樂本身就曾採用毒品!1860由可可葉中提煉出古柯鹼,1886開發可口可樂含古柯鹼與咖啡因。1906可口可樂排除古柯鹼(仍保留咖啡因)。仍保留其他古柯葉萃取物。

    42旺旺米果:寶島有8種以上版本,不只是雪餅有問題。1. 吉嘉賣的7種旺旺米果分3:旺旺系列-福旺米果 ; 雪裡果 (只標示素食,未說明是全素/純素,不合素食標示新規定) 旺旺系列-厚燒海苔 (未標示素食,成分標示含柴魚膏)旺旺系列-厚燒鹽味;雪之月家庭號;銀雪;旺旺仙貝家庭號 (未標示素食,可能含葷食乳化劑) 2. YAHOO拍賣的旺旺仙貝家庭號 (標示素食,未說明是全素/純素,不合素食標示新規定)有標示售價50元。雞音莊家於2011/10/18 00:22回覆這些食品公司其實採用許多添加物!目前只是乳化劑(混合油與水),胡蘿蔔素內含動物成份,其他添加物有沒問題很難說!旺旺仙貝早期只要外面沒有加白色物質,應該還好!請放心!沒想到海苔也混入柴魚!又多一樣危險添加物!

    其實還有很多純素不能吃,如素肉!所以我到餐廳點素菜:告知素食不要素肉,他們沒聽懂!!下次要改口說: 素食只要豆腐、豆乾、豆皮!

    素食飲奶者可能破戒!添加在奶中的維他命D3是豬腦和豬皮提煉維他命 D 是一個統稱,其中較主要的是維他命 D2 D3。以往添加在奶中的維他命D2(藻類和紫外線照射過的細菌之混合物)現在被維他命D3所代替,因為維他命D2使乳品發苦;而維他命D3是從豬腦和豬皮提煉的!美國早在牛奶中添加維他命D3,而市面上所賣的鈣片,也大半添加維生素D3。但是,實際上我們多曬太陽,絕大部份人體所需的維他命 D 都能由皮膚在陽光下自然製造出來。乳類,一種毒品 (Le Lait Actualite) 作者 Dubon,原文為法文該書出自一位生物學家,它揭示了衛生當局如何被多國大亨所腐蝕,這些大亨們為追求不斷增長的利潤而把我們的社會推向了自我毀滅的邊緣。美國人所消費的食品中,40%是牛奶、乳品製成的霜淇淋、優酪乳、乳酪及其他品種。1公斤乳酪的荷爾蒙含量20倍於1公斤的乳汁。Robert Cohen寫道:「乳類,其實更是粘膠、荷爾蒙和膿。」他甚至發現那些食用乳品的素食者、猶太人和穆斯林會驚訝地得知他們竟在無意中吃了豬肉!實際上,以往添加在奶中的維他命D2(藻類和紫外線照射過的細菌之混合物)現在被維他命D3所代替,因為維他命D2使乳品發苦;而維他命D3是從豬腦和豬皮提煉的!乳品中的乳糖刺激腸道吸收鈣質,被吸收的鈣質使已經附著有來自動物食品的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的動脈內壁變硬。除所述的一切問題外,牛乳可以說是真正的垃圾,因為乳牛體內聚集了隨草和食物顆粒吃進的殺蟲劑、除草劑及其他毒素。

    看來蔗糖似乎對修行人來說不能再食用了/請見以下有關甜菜糖的報導,大約70%的糖是蔗糖,30%是甜菜糖,大部份的蔗糖來自於氣候溫暖的國家, 如巴西,印度,中國,泰國,墨西哥及澳洲.甜菜糖則來自較涼爽氣候的地區 : 歐洲,俄羅斯,及美國.甜菜糖的製造絕不使用骨粉。另一方面,蔗糖在過濾過程中會使用骨粉,黑糖也可能使用骨粉,視生產的公司而定。

    粉絲(好像是冬粉)粉條、掛麵……都不是純淨素食看了好可怕,難怪吃很多東東,喉嚨會長痰不舒服....很多純淨素體質都有這樣變化,越看越敏感了,外面東東,太多陷阱了.... 愛家還是最安全粉條、掛麵…… 都不是純淨素食!!一直對粉皮、粉絲很忌憚,不敢食用,因為有次看電視,說粉皮、粉絲裡面含有明膠。但對粉條只是存疑,未見其含有明膠的報導。剛好有點時間,何不網上查查?記得以前查過粉條工藝,但沒有查出。今天乾脆輸入「粉條明膠」查,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粉條裡面有明膠、骨膠!明膠,以動物皮加工而成,骨膠以動物骨頭加工製成:應用於醫藥、膠囊、片劑;食品糕點、糖果、冰糕、香腸、粉絲、飼料加工;工業:膠合板、紗布、砂石、印刷、粘合劑等。粉條含有非素成份?看了下面的調查,答案是肯定的。六類粉條、粉絲、粉皮。我們去天津粉絲廠,山東龍口粉絲廠調查,因為這二大企業的粉製品在天津、北京、河北一帶銷售量大,我們就選為調查物件。粉條、粉絲原料是豆類、高粱、土豆{洋芋}薯類製作的澱粉,在第二道製作工序時按澱粉原料內放入有比例的骨膠,麻辣粉類放入的骨膠比例高,其他粉比例少,如果麻辣粉在小沙鍋內煮上一天不會散,這是骨膠發揮粘膠作用。你把薯類粉用開水發燙,聞水的味道就有骨膠的臭味。令人震驚的是,輸入「粉條素食」,得到的資訊是,很多朋友誤將粉條當作素食加以推薦,例如,「麻醬三絲,原料:粉皮100克,黃瓜,紅蘿蔔各50克,芝麻醬適量。

    [加入盈康社營養學教室群組]

    本會盈康社有whatsapp營養學教室群組,群組內最主要是發放一系列前瞻性的健康資訊和醫學訊息文章,亦歡迎群組成員可免費健康性諮訊,如各界對健康有追求和想學懂一些自然醫學基本知識的人士亦歡迎閣下加入,有興趣加入者請whatsapp62978955留言寫明:請把本人加入[盈康社營養學教室]群組,及寫下閣下的個人稱呼便可。

    whatsapp群組成立日期:

    〔盈康社120131012

    〔盈康社〕2014129

    〔盈康社2201552

    〔盈康社3201667

    盈康社專業顧問團隊成員:

    醫事顧問--

    王長天教授

    //blog.xuite.net/yield.life/hkblog/426634496

    陳玉輝先生(整全營養治療師/經筋治療師)

    //blog.xuite.net/yield.life/hkblog/128443587

    梁秀芝Bonnie(素食烹飪導師/催眠治療師)

    //blog.xuite.net/yield.life/hkblog/128443106

    義務導師--

    Freedom (退休護士)

     

    健康新知

    201709061623口水能抗菌修復蛀牙、降低齲齒的發生率

    201707171545誰說美國沒假貨?在美這些食物都是「假」的

    201704260208腹瀉或患克隆氏症 港人發病率高

    201703171549經絡阻塞亦會誘發憂鬱症

    天然個人護理品

    201502092325愛爾(陰道黏膜消毒劑)

    201502091835樹脂寶(排毒貼)

    201409011403神恩CHARISMS有機濕疹膏

    201507160216(神恩)CHARISMS有機修護沐浴露

    鹿角菜膠是素食嗎?

    卡拉膠是素食主義 及維根主義支持者對明膠使用的另類選擇,因為在甜品中經常使用的明膠動物製品。

    阿拉伯膠是素食的嗎?

    營養學上,阿拉伯膠基本不產生熱量,良好的水溶性膳食纖維, 被用於保健品糖果及飲料。 由於它由樹木的汁液凝結而成的,所以素食主義者可以食用的唷。

    洋菜粉是素食嗎?

    洋菜粉、吉利T、吉利丁(片)果凍、布丁常見的凝固劑,因為口感及特性不同,適用的甜點品項也大不相同。 若以來源區分,洋菜粉、吉利T(片)屬於植物性,而吉利丁(片)為動物性。 植物性來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果凍是素食嗎?

    講到明膠,大家可能都會知道用動物的皮骨去熬製、提煉出來的膠狀物質,除了小熊軟糖之外,像布丁、棉花糖、果凍、珍珠,都可能為了增添口感而添加明膠的成分,讓素食變成葷食。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