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 里 長 選舉 登記 名單

111年九合一選舉即將在11月26日進行投票,將選出新一屆的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等9類地方公職人員,本屆有近兩萬爭奪席位,到底誰能出線,完全由選民手中的選票來決定。各位選民們清楚自己的選區有哪些人參選嗎?快來參考《聯合新聞網》精心製作的選舉專題「選將點名」專區,看清楚各候選人的背景、政見,選出心中最滿意的候選人。

➤ 還不知道你選區有哪些候選人?點這裡快速查詢票能投誰!

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是哪九個?

‧直轄市(6都)/直轄市長(6名、黃色選票)、直轄市議員(377名)、里長、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6名)及區民代表(50名)。

‧13縣3市/縣市長(16名)、縣市議員(533名)、鄉鎮市長(198名)、鄉鎮市民代表(2089名)、村長和里長。

九合一選舉共有多少人參選?

根據中選會統計,此次共有19825位候選人完成登記,將角逐11023個名額。有95人爭取22席縣市長席位,包括30人參選直轄市長、65人參選縣(市)長,其中以參選台北市長12人為最多;有1686人角逐910席縣市議員名額,最基層的村里長也有14,060人登記參選,爭取幾近打對折的7748個席位。

市長出線率0.23%競爭激烈 四成里長躺著選就能贏

這次有95人競逐22席縣市長名額,六都競爭猶為激烈,共有30人搶6席,平均出線率只有0.2%,其中首都台北市共有12名候選人爭奪市長寶座,出線率0.08%最低,但除了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三腳督」外,你知道其他9名候選人是誰嗎?有沒有「蜂蜜檸檬水」?

六都以外縣市,以每天都在火線話題上的新竹市長選舉最受關注,除了高虹安話題不斷,國、民兩黨的候選人名字有記住嗎?事實上,新竹市長共有6名候選人喔,是參選人數次多的縣市,出線率只有0.16%,另外還有宜蘭、金門也是各有6人參選。

被視為「基層樁腳」的村里長,這次同額競選率達到四成,其中最高的是新北市,1032個里當中,近半的里長只要1票就當選,等同提前當選,根本就是「躺著選」就能贏。「老神在在」同額競選的縣市里長,還有台南市四成,彰化市近五成,這些人你都認識嗎?

搞清楚戶籍在哪裡 選票別領錯

依據選民戶籍所在地區分為3類別,領的選票張數不一樣,也要注意選票顏色喔,其中「議員票」還依「選民身分」區分為3種顏色,一般身分民眾領的是「白色」選票,若是具備「原住民」身分,則必須領「淺藍色」或是「淺綠色」選票,千萬別搞錯喔。

(一)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15條規定,有選舉權人在各該選舉區繼續居住四個月以上者,為公職人員選舉各該選舉區之選舉人。前項之居住期間,在其行政區域劃分選舉區者,仍以行政區域為範圍計算之。但於選舉公告發布後,遷入各該選舉區者,無選舉投票權。

(二)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24條規定,選舉人年滿二十三歲,得於其行使選舉權之選舉區登記為公職人員候選人。

(三)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26條規定,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登記為候選人:

  1. 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曾犯內亂、外患罪,經依刑法判刑確定。
  2. 曾犯貪污罪,經判刑確定。
  3. 曾犯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之罪,經判刑確定。
  4. 犯前三款以外之罪,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但受緩刑宣告者,不在此限。
  5. 受保安處分或感訓處分之裁判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
  6. 受破產宣告確定,尚未復權。
  7. 依法停止任用或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
  8. 褫奪公權,尚未復權。
  9. 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

(四)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27條規定,下列人員不得登記為候選人:

  1. 現役軍人。
  2. 服替代役之現役役男。
  3. 軍事學校學生。
  4. 各級選舉委員會之委員、監察人員、職員、鄉(鎮、市、區)公所辦理選舉事務人員及投票所、開票所工作人員。
  5. 依其他法律規定不得登記為候選人者。

前項第一款之現役軍人,屬於後備軍人或補充兵應召者,在應召未入營前,或係受教育、勤務及點閱召集,均不受限制。第二款服替代役之現役役男,屬於服役期滿後受召集服勤者,亦同。當選人因第一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三款情事之一,經法院判決當選無效確定者,不得申請登記為該次公職人員補選候選人。

巴黎聖母院(法語:Notre-Dame de Paris,发音:[nɔtʁə dam də paʁi] ( 聆聽); 意為 巴黎聖母"),正式名稱為巴黎聖母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是位於法國巴黎第四区西堤島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於哥特式建筑,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中具有代表意義的一座,並以其開創性地使用的尖肋骨拱和飛扶壁,巨大而多彩的玫瑰窗,以及豐富雕塑而聞名[2]聖母院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歷史古蹟、觀光名勝與宗教場所。更是法國最廣為人知的象徵之一,每年約有1200萬人參觀巴黎聖母院,使其成為巴黎最多人造訪的觀光景點。

2019年4月15日,圣母院发生重大火灾,造成屋頂尖塔与主体木結構屋顶燒毀,鉛製瓦片融化,石造拱頂燒破三個大洞,然而正面双塔、建筑整体结构得以留存,包括耶稣荆棘冠在内的大部分文物被救出,圣母院宝物库基本完好。事發當時巴黎聖母院正在進行修繕工程,电线短路可能是引发火灾的原因。火灾后法國總統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宣布将启动修复工程,多名法国富翁宣布捐款协助修复。[3][4][5]文物暫時移往羅浮宮修復及保存。[6]

聖母院的重建工程於2021年開始。法國政府表示希望在2024年春季前完成重建工作,以趕上20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開幕式。[7][8][9]

歷史事件[编辑]

  • 1200年 – 中殿完工,並在合唱團牆壁增加了飛扶壁。
  • 1210–1220年 – 開始建造塔樓。
  • 1210–1220年 – 兩條新建的橫梁將塔與中殿連接起來。西玫瑰窗於1220年完工。
  • 1235–1245年 – 建造教堂中殿和合唱團間的扶壁。
  • 1302年,腓力四世在此召開第一次全國三級會議。
  • 1431年12月16日,亨利六世在此加冕為法國國王。
  • 1455年,聖座在此為聖女貞德召開平反訴訟會。
  • 1802年,拿破侖又重新賦予巴黎聖母院宗教之職。
  • 1804年12月2日,拿破侖在此加冕。
  • 1944年二戰期間,自由法國收復巴黎後,戴高樂將軍在此感謝聖母的庇佑。
  • 1977年,在18世纪被破坏的部分国王塑像之头部被找到,并被安放在国立中世纪博物馆。
  • 1996年,法國前總統密特朗逝世,百餘國家代表在此為他舉行追思彌撒。
  • 2019年4月15日,整修中的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14],失火點位於教堂閣樓處,[15]大火導致其尖頂坍塌,巴黎警察局表示起火原因很有可能与现场修缮施工有关。另外由於有大量鉛製品熔化,因此有鉛汙染的疑慮。而不久後附近地面鉛含量超過標準,也因此關閉附近區域。

早在西元前,聖母院今址就可能是宗教用地。根據教堂地下挖掘出來的一些文物,可以回溯到羅馬皇帝提庇留時代,在西堤島的東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來祭祀羅馬與高盧神祇的神殿。 至於在此地址上所修築的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則眾說紛紜,有說法認為在4世紀時這裡修築了一座用來崇敬聖斯德望的大型教堂,位於現在圣母院以西約40公尺(130英尺)處,但也有說法認為教堂是在7世紀所建,但是使用了一些更早期時的建築要素,或有說法認為教堂是在墨洛溫王朝的希尔德贝特一世在528年時,以先前已經存在的教堂為基礎進一步改建。[16][17]

聖母院的前身早在10世紀時,就已經成為巴黎、或整個法國的宗教中心。但是,也正因為這般的重要性,人們開始發現原有的聖斯德望教堂與它所承擔的重任不相符,再加上原本的教堂已經隨著時間而老舊,而開始思索重新修築教堂的必要性。1160年時,巴黎主教莫里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發起教堂的重建計畫,並於1163年時埋下第一顆基石,象徵教堂開始興建。不過,關於到底是誰負責埋下聖母院的基石眾說紛紜,除了莫里斯·德·蘇利是可能的人選外,也有說法認為是當時的教宗亞歷山大三世負責奠基,由於缺乏文獻,聖母院最早的一批建築師到底是誰,也沒有明確的記載。

中殿雙支撐拱門和扶壁的橫截面,由歐仁·維奧萊-勒-杜克繪製,它們約在1220年至 1230年間完工。

111年 里 長 選舉 登記 名單

箭頭顯示拱頂和飛扶壁支撐聖母院的力量 (詳細說明)。

雖然在中世紀,教堂的修築通常都有當地統治者的介入與支持,但並沒有文件顯示聖母院興建時的法國統治者路易七世有真的主導這項工作。路易七世曾在1180年時捐款給教堂,而在教堂東北角小門「紅門」(Porte Rouge)的弧形頂飾(Tympanum)上屈膝跪著的皇家人像,傳統上被認為是象徵聖路易國王(路易九世)與他的皇后普羅旺斯的瑪格利特(Queen Marguerite de Provence),這點間接暗示法國皇家可能還是有稍在此計畫中做出貢獻,但卻不能把教堂視為是一座皇家建築。真正作為教堂修築過程中主要財務來源的,其實是一般民眾的捐獻與當地的教會分會,只不過因為缺乏文獻,無法判斷教會是否在教堂建設初期就已定期地提供財務支援。目前只能知道的是在進入13世紀之後,他們開始在管理工地的事物上擔負重任,尤其是在主宮醫院(Hôtel-Dieu,聖母院附設的教堂醫院)的修建部分。

而後,聖母院決定在祭壇所在的唱詩班座位增加耳堂,以便為教堂的中心帶來更多的光源。教堂的平面上承襲自老教堂的基本格局,聖母院被設計成有五個縱艙(Nave)的規劃,包括一個中艙與兩側各兩個的翼艙。但相對的,整棟建築的尺度規模都放大許多,此時的教堂全長128公尺,光是中艙就有12.5公尺寬,而整座教堂的全寬則為40公尺,穹頂(Vault)則為33公尺寬。1196年,在莫里斯·德·蘇利主教去世後,他的繼任者敘利的奧東監督橫斷面的完成,逐漸的將哥德式建築招牌的肋拱式大跨距穹頂完成,並繼續在教堂中殿進行工作,在敘利的奧東於1208年去世前,此時教堂規模已經接近完工,西立面已經基本建成,但直到1240年代中期才完成。 在1225年至1250年間,中殿的上層廊道以及西立面的兩座塔樓完工。

腓力四世於1302年在聖母院展開第一個三级会议。

13世紀的一項重要創新是侧向支撑系统飛扶壁的引入。在扶壁之前,屋頂的所有重量都向外向下壓到牆壁和支撐它們的橋台上。有了飛扶壁,重量由拱頂的肋骨完全在結構之外傳遞到一系列反支撐,這些支撐頂部是石尖,賦予它們更大的重量。扶壁的存在意味著牆壁可以更高更薄,並且可以設立更大的窗戶。根據文獻資料,聖母院除了初估約13世紀的安裝日期之外,第一個扶壁設置的實際日期還沒有任何精確度。藝術史學家安德魯·塔隆在基於對整個結構的詳細激光掃描後,認為扶壁是原始設計的一部分。根據塔隆的說法,掃描表明「建築物的扶壁在800年中從來沒有移動過」而如果稍後增加它們,則能預期會發生一些移動。塔隆因此得出結論,飛扶壁從一開始就存在。第一個扶壁在14世紀被更大更強的扶壁所取代。[24]

  • 歐仁·維奧萊-勒-杜克於19世紀繪製的巴黎聖母院平面圖。左側是拱门和中殿,中間是唱詩班座位,右側是後殿和走廊。南部的附屬建築是聖器收藏室。

  • 中殿早期的六座肋拱頂。肋骨的功能能將屋頂重量的推力向下,並向外傳遞到支柱和支撐物上。

  • 巨大的飛扶壁平衡了中殿肋骨拱頂的侧向推力。建築物尖頂的重量有助於將推力安全地保持在支撐內。

原本哥德式建築在鐘塔的頂端,還會設計有尖塔在其上,但因為尖塔的工程難度過高,在法蘭西島地區的這麼多座哥德式教堂中,實際上將尖塔完成而且沒有在之後毀壞傾倒的教堂,數量極少。聖母院雖然在剛開始時的確有計畫要興建尖塔,但卻沒有付諸實行,因此從某個角度,我們可以說縱是過了幾百年,聖母院仍然一直處於未完工的狀態,雖然實際上後人並沒有真的想將這部分原案補建上去的打算。

1698年時,在路易十四世的要求下,罗贝尔·德·科特(Robert de Cotte,凡爾賽宮教堂的建築師)將唱詩班席附近進行了改裝以符合當時的審美標準。

法國大革命時期,聖母院教堂蒙受了非常大的損害而曾經一度殘破。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编辑]

拿破崙抵達巴黎圣母院,加冕為法國皇帝,1804年12月2日

近代修復[编辑]

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的幾十年裡,巴黎圣母院面臨年久失修的危機,以至於巴黎官員考慮將其拆除。1831年,對這座大教堂十分欽佩的維克多·雨果,為拯救巴黎圣母院而寫了小說《鐘樓怪人》。小說的成功刺激了初生的歷史保護運動,並促進了哥德式建築的再次復興,然而,在雨果小說出版的同一年,一群反對正统派主義者掠奪了聖母院的聖器收藏室。[29]1844年,路易·菲利普國王下令修復聖母院。

18世紀中期,在教會的要求下,蘇弗洛(J.G.Soufflot,萬神殿的建築師)將教堂正面中央的門口擴大,以便能讓大型的遊行列隊或是抬轎之類的事物能夠直接穿門而入,教會方面拆除了原本造於中世紀時的老式花窗玻璃,改為單一塊玻璃面積較大但是圖樣較欠缺複雜華麗感的新式透明玻璃,僅有教堂西、北、南三面的玫瑰窗部分,保留了原始設計。

在19世紀,歐仁·維奧萊-勒-迪克負責全面整修教堂,以尊重中古時期設計原味的理由給全部恢復,只留下了極少的蛛絲馬跡(他新加上了現在看到的屋頂尖塔)。,因此今日我們見到的巴黎聖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來重新詮釋的。例如最有代表性的石像鬼,就是想象力天马行空的歐仁·維奧萊-勒-杜克所发明的,在其生平修复的众多建筑物都能找到石像鬼的踪迹,例如皮耶枫城堡。

21世紀[编辑]

2019年的火災[编辑]

2019年4月15日18时50分左右,此時再進行修復工程的巴黎圣母院發生火災[43],該火災摧毀了聖母院的屋頂和尖頂,但教堂的主體結構完好無損。據推測,火災與正在進行的翻修工作有關。发失火点位于教堂阁楼處。[15][44]

自1905年以來,法國的大教堂(包括巴黎圣母院)一直歸法國政府所有,如果發現火災是由在現場工作的承包商引起的,一些費用可能會通過保險範圍收回。法國保險公司AXA為火災前巴黎圣母院修復工作的兩家承包公司提供保險。還為大教堂的一些文物和藝術品提供保險。此後,該火灾受到法国和全世界的关注,時任總統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表示,大約有500名消防員幫助撲滅了大火。在大火中約一名消防員重傷,兩名警察受傷。[45]

大火過後的重建[编辑]

火災發生後,馬克龍總統立即承諾修復聖母院,並要求在五年內完成這項工作。重建期间圣母院的艺术品将暂时转移到卢浮宫保管。[46]

塔樓和尖頂[编辑]

  • Georges Rendon 於1910 年繪製的塔樓近景

  • 尖頂上的公雞聖物。在2019年的火災後,它在瓦礫成功尋回。輕微損壞。

巴黎聖母院的兩座塔樓高69公尺(226 英尺),過去曾是巴黎最高的建築,直到1889年艾菲爾鐵塔完工。這兩座塔是聖母院最後一個完工的主體結構。南塔建於1220年至1240年之間,北塔建於1235年至1250年之間。其中北塔結構較為略大。[47] 遊客能夠通過樓梯進入南塔,其樓梯的入口位於塔樓南側。樓梯共有387階台階,在玫瑰窗層的哥特式大廳停靠,遊客可以在那裡俯瞰巴黎的景觀,同時也能欣賞聖母院歷史早期的繪畫和雕塑收藏。

大教堂的尖塔位於教堂橫斷面的上方。最初的尖頂建於13世紀,約於1220年至1230年之間建造。但是自五個世紀以來經歷年久失修的風險下,最終在1786年被拆除。後在19世紀的修復過程中,歐仁·維奧萊-勒-杜克決定重建尖塔,並鉛覆蓋橡木的結構。整個尖塔重達約750噸。[48]

圖像誌與穷人的圣经[编辑]

  • 巴黎聖母院的三座門,瑪利亞門、末日審判門和聖亞納門

  • 米迦勒和撒旦在最後的審判中衡量著人類的靈魂,位於末日審判門。

哥特式風格的聖母院宛如一本「穷人的圣经」,由於在中世纪時,巴黎绝大多数的教区居民是文盲,因此聖母院的建築物雕塑生动地展示關於圣经故事的內容。為了增加效果,聖母院立面上的所有雕塑最初都塗上了油漆和鍍金。[51] 西立面面向著廣場,共有約於1220年前完工的三座大門作為入口:瑪利亞門、末日審判門和聖亞納門,其中末日審判門的龕楣生動地描繪《最後的審判》中,耶稣再臨并親自審判世間善惡的戲劇性場景,代表著善者上天堂,惡者下地獄的形象,瑪利亞門展示了聖母瑪利亞的生平和及後升天的故事.[52],聖亞納門則展示了對巴黎人很重要的聖人,如聖亞納、5世紀的巴黎總主教聖馬塞爾以及莫里斯.德蘇利和法王路易七世等人形象的雕刻。

聖母院的外部也裝飾著各種神話般,帶有恐怖怪誕特徵的鬼怪雕塑。這些雕塑又被稱為雨漏或滴水嘴兽,是作為建筑输水管道喷口终端的一种雕饰。作用是把屋顶流下来的雨水,通过嘴上的孔洞排出。不过巴黎聖母院上的大多数怪兽像并不是都為滴水嘴兽,還包括以喀邁拉、思提克斯(Strix)為形象的石像,其中思提克斯是一種類似貓頭鷹或蝙蝠的生物,據說吃人肉。他被譽為是邪惡和危險的象徵,威脅那些不遵守教會教義的人。許多雕像,尤其是鬼怪的雕像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摧毀。但在19世紀的修復過程中被歐仁·維奧萊-勒-杜克設計的哥德式人物取代。

至於宗教人物方面,一些雕塑裝飾則專門用於說明中世紀的科學和哲學。西立面的末日審判門裝飾具有手持圓形牌匾,上面有煉金術符號的人物雕刻。在中央柱子上有一個坐在寶座上的女人雕像,其左手拿著權杖,右手拿著兩本書,具有一本打開具有公共知識的象徵,另一本關閉,則代表著深奧的知識,以及一個七級階梯,象徵著煉金術士在試圖將普通金屬轉化為黃金探索所遵循的七個步驟。

彩色玻璃窗[编辑]

巴黎圣母院的三扇彩色玫瑰窗是教堂最偉大的傑作之一。門廊上方的西立面玫瑰窗是巴黎圣母院第一扇,也是最小的玫瑰窗。直徑為9.6公尺(32 英尺),大約在1225年製造,玻璃片鑲嵌在一個厚實的圓形石框架中。原來的玻璃原件並沒有保留;現今的玻璃窗是在19世紀重新製作的。[54]

南玫瑰上方是一扇窗戶,描繪了基督凱旋坐在天空中被他的使徒包圍。下面是十六個窗戶,上面有先知的彩繪圖像。這些都不是原來窗戶的一部分;它們是在19世紀修復期間由Alfred Gérenthe在歐仁·維奧萊-勒-杜克的指導下,根據沙特尔主教座堂的類似窗戶繪製的。

1543年,南玫瑰窗因磚石牆的沉降而受損,直到1725-1727年才得到修復。在1830年的法國大革命中,南玫瑰窗遭到嚴重的破壞。騷亂者燒毀了大教堂旁邊的大主教官邸,導致許多玻璃窗被毀。最後則是在1861年杜克對這扇窗進行全面重建。並將窗戶旋轉了15度,使新窗戶具有清晰的垂直和水平軸線,並以相同風格的新玻璃替換了被破壞的玻璃片。因此今天保存的窗戶則包含中世紀和19 世紀的玻璃。

2019年的火災中,三扇中世紀的大玫瑰窗在大火之後並沒有損壞的痕跡,處在狀況良好只有輕微損壞的狀態。教堂牧師長指出,必須拆除一扇玫瑰窗,因為該物件具不穩定而有危險。[56]

墓葬和墓穴[编辑]

1858年,合唱團的地下室被擴大到了合唱團的大部分長度。在這個興建工程中,許多中世紀的墓葬被重新發現。同樣,中殿的地下室也在1863年被重新發現。[58][59]

  • 位於高壇後面的馬蒂福特主教墓(卒於1304年)是聖母院唯一倖存的中世紀喪葬雕塑。

管風琴[编辑]

1990年至1992年,讓-盧布·布瓦索、貝特朗·卡蒂奧、菲利普·梅里奧、米歇爾·吉魯和Société Synaptel公司對樂器進行了全面修改和擴充。為讓·赫爾曼組裝的控制台創建了一個新框架。2012 年至2014 年間,伯特蘭·卡蒂奧和帕斯卡·奎林修復、清潔和修改了管風琴。並將停止和鍵操作已升級,並對於風琴箱和立面管道進行了修復,並進行了總體調音。目前的管風琴共有115個音位(156個音階),設有5個手動和踏板,以及8,000多個管子。

除了西區的大管風琴外,大教堂的教堂裡還有一個中型合唱管風琴,該管風琴由2個手冊、30個停止和37個等級組成,不過由於內澇而嚴重受損,但至少部分可重複使用。它還有一個5檔單手動連音器,在2019年大火中被消防員的水完全摧毀。據報導,大風琴本身在2019年4月的火災中幾乎沒有損壞,但需要清潔。

巴黎圣母院目前設有十個鐘聲。其中兩個最大的鐘安裝在南塔上。其他八個鐘則安在北塔。在1198年就已經有聖母院敲鐘的紀錄,14世紀末開始至今,鐘聲標誌著報時和召集人們前來祈禱。目前除了伴隨大教堂的常規活動外,鐘聲還在紀念具有國家和國際意義的事件中響起,例如1918年11月11日的國殤紀念日、巴黎解放、柏林墙倒塌和九一一袭击事件。

鐘是用青铜製成的,具有共振和耐腐蝕的特性。在中世紀時期,它們通常直接在大教堂的地面上建鐘,因此不需要特地進行長途運輸[60] 。根據傳統,巴黎主教會舉行了一個儀式,並為大鐘獻上祝福和施洗,一位教父則正式為大鐘命名。大多數教堂的早期鐘聲都是以捐贈者的名字命名的,但它們也會以聖經人物、聖徒、主教和其他人的名字命名。 洗禮後,大鐘將通過拱形天花板上的圓形開口吊入塔中,並安裝在琴頭上,讓鐘擺動。圣母院的鐘則在直線擺動軸上擺動,這意味著旋轉軸就在鍾冠的上方。這種振鈴方式會產生更清晰的音調,因為拍板在上風時敲響,稱為飛拍板。然而這也會產生很大的水平力,可能高達鐘的重量的一倍半。[61]出於這個原因,鐘被安裝在從塔的石牆上凹進的木製鐘樓內。這些吸收水平力能夠防止鐘損壞,同時也能相對易碎的石製結構。[62]

大革命之前,大鐘經常出現斷裂的情況,它們經常被拆除進行維修或完全重鑄,有時還會重新命名。例如,紀堯姆鐘在1230年至1770年間曾三度改名並重鑄不少於五次。大革命期間,聖母院的大部分鐘被拆除並熔化。後在19世紀的修復過程中為北塔製作了四個新鐘。作為大教堂850週年慶典的一部分,這些古鐘後於2012年退役,並被替換為九個新鐘。

除了主鐘外,大教堂還有較小的次鐘。其中包括中世紀尖頂上的鍾琴,18世紀的三個鐘,以及19世紀增加的六個小鐘,三個在重建的尖頂上,三個在屋頂上,可以在聖殿聽到。[63]這些小鐘已經在2019 年的火災中被摧毀。

  • 北塔下方天花板上的圓形多功能門(中心右側),最初使用於升降大鐘的功能。

  • 波登·伊曼紐爾鐘,巴黎圣母院最大和最古老的鐘,鑄造於1686 年[64]

  • 1767年鐘形琴頭和安裝組件(左)和聖母院的原始南鐘樓(右)的插圖[65][a]

  • 1854年勒-杜克的插圖,展示了1850年鐘樓結構的細節[66]

聖物和遺物[编辑]

另一件極具價值的聖物是由查爾斯·卡希爾於1804年製作的的荊棘聖冠的聖物箱。根據傳統,這個荊棘王冠是法國國王路易九世從君士坦丁堡最後一位拉丁皇帝鮑德溫二世手中獲得的。它在四旬期和聖週期間展示。聖物箱則是在1845年至1862年製作,由鍍金的青銅和銀、鑽石和寶石製成,它是由金匠魯桑德(Placide Poussielgue-Rusand)在由勒-杜克設計後製作的,聖器收藏室還收藏了路易九世的遺物:包括襯衫、他的顎骨碎片和一根肋骨。在2019年的大火中,上述多件聖物都由巴黎消防隊及時救出。

所有權[编辑]

在法國大革命之前,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總主教的財產,因此也是羅馬天主教會的財產。它於1789年11月2日被國有化,此後一直是法國國家的財產。根據1801年的協約,大教堂的使用權歸還給教會,但教會並未有圣母院的所有權。[68]

1833年和1838年的立法闡明,教堂的維護費用由法國政府承擔。1905年政教分離法也重申了這一點,指定天主教會擁有永久將其用於宗教目的的專有權利。目前巴黎圣母院是法國擁有此地位的七十座歷史悠久的教堂之一。總教區負責支付員工工資、安保、供暖和清潔費用,並確保大教堂對遊客免費開放。另外大主教管區不接受法國政府的補貼。[69][70]